乔治·奥威尔

乔治·奥威尔

乔治·奥威尔是20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大师,代表作《动物农场》《1984》。他被称之为“一代人的冷峻良知”。

《1984》

《1984》

《1984》发表于1949年,这是乔治·奥威尔最具代表性的作品。《1984》和扎米亚京的《我们》、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一起并称为“世界三大反乌托邦小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故事其实很简单,就是虚构了对于当时还是未来的未来世界,那时的世界被划分为三块区域:大洋国、欧亚国和东亚国。其中大洋国由美国控制,包括南北美和大西洋岛屿,英国只不过是其边缘的一个“一号空降场”;欧亚国由俄国统治,从葡萄牙到白令海峡,占欧亚大陆的整个北部;东亚国主要是亚洲东部区域以及岛屿。

三者永远处于联合或战争之中。其中,大洋国是一个典型的极权社会。整个社会权力高度垄断,社会相当专制,充满了剥削、压迫、奴役,等级,人们毫无权利,更无自由可言,一切都在统治的控制之下,管控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最明显的就是等级森严,大洋国是一个典型的金字塔,高高在上的是“老大哥”。“老大哥”统摄着国家和社会的一切,半人半神。大洋国取得的每次成功、每次胜利、每项科学发现、所有知识、所有智慧、所有幸福、所有德行都称为是在他的鼓舞和领导下完成的。

“不论在钱币上、邮票上、书籍的封面上、旗帜上、招贴画上、香烟匣上——到处都有。眼光总是盯着你,声音总是在你的耳边响着。”
“老大哥一贯正确,全才全能。一切成就、一切胜利、一切科学发明、一切知识、一切智慧、一切幸福、一切美德,都直接来自他的领导和感召,没有人见到过老大哥。他是标语牌上的一张脸,电幕上的一个声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之,老大哥是一个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神”,谁也没见过他,但他却无处不在。那么,我们的问题是,为什么极权社会总是热衷造神?

为什么极权社会总是热衷于造神?

为什么极权社会总是热衷于造神?

极权社会之所以热衷于造神,根本原因在于权力的高度垄断和统治。在权力高度垄断下,比如《1984》中,权力垄断于“老大哥”。“老大哥”一个人掌握了一切权力,权力不受任何限制、制约、约束和监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凌驾于一切之上,而且组织所有官吏都是从这个权力中心出发的,自上而下层层任命,也就是说官吏们权力来源于“老大哥”,而不是民众。官吏们为了任命和升迁,自然溜须拍马,趋炎附势,不断吹捧“老大哥”。将“老大哥”当成神一样的看待。

将“老大哥”当成神一样看待,就是想从得到更多利益罢了。官吏们推动“老大哥”成为神,吹捧,于是整个社会自然而然热衷于造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次,造神的目的是为了统治。因为极权社会,权力来源于上级,来源于“老大哥”,“老大哥”为什么权力这么大,凌驾于一切法律、制度之上,就是因为他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是全能之人,所以能够承载这么大的权力,垄断的权力。

既然“老大哥”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我们普通人自然不能比拟,必须臣服于“老大哥”的统治,因为民众的一切所想所知,都在“老大哥”的掌握之中。所以,你怕不怕,服不服?“造神”是为了“天下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礼记》:“百众以畏,万民以服。”

害怕了, 所以就“服”了。在《1984》中,“老大哥”通过电幕这种技术统治手段强化了自己的权力。电幕无处不在,不仅能够宣传“老大哥”的思想,对民众进行洗脑,还能够监视所有人,每个人的一言一行都被电幕所监视和记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统治面前,每个人都是透明人,人们的一切“老大哥”都知道,你要是有一丝的不满和反抗,马上就会被消失。甚至这种控制已经深入到了思想之中,叫你连想都不要想。所以说这种臣服要从身体到思想的完整臣服。

这种臣服到最后就是鲁迅说的他奴,自奴,奴他。在身体、物质和精神压迫、奴役之下,民众会被动被奴化,臣服于极权统治。到了一定程度后,不需要外界过于的干预,最终人们会自我奴化,自我臣服。甚至会集体让不愿意臣服的人臣服,最终不费吹灰之力完成统治,极权社会形成。

本文参考文献:

乔治·奥威尔.《1984》

陈四益.《造神与造圣——精神现象零拾之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