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稻盛和夫说过:“不要有感性的烦恼。

人生总有失败、犯错的时候,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才能不断的成长。

但人总会产生感性的烦恼,纠结过去的错误,无休止地沉浸于悔恨之中。

人都有理性和感性的一面,但人天生却是感性动物,所以常会表现出感性大于理性的行为,这也成为了很多人常陷入感性的烦恼难以自拔的根因

感性之所以带来烦恼,正是佛家所说的贪嗔痴三念引起的。我们姑且按照这个说法,把感性的烦恼分为三个类型。

1、贪念

对于喜好的过分偏执。

个人过于追求美好的愿望,不容有失。一旦有误,则陷入悔恨、自卑、焦虑的情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李做事谨小慎微,总希望在领导眼里保持好的印象。但在昨天,领导对他交付的任务,并不满意,作出重新修改的指示。

这对他来说,犹如当头一棒,小李不淡定了,开始惶恐不安。各种胡思乱想,埋怨自己为什么没好好做,是不是被领导视为差员工了,一天过去了,什么工作都没做。

2、嗔念

对于讨厌的过分偏执。

别人不按照自己的想法或意愿做事,则陷入猜疑、不满、发怒的情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王是某项目的负责人,在一次推进会议中,骨干成员小天对他制定的计划提出异议,然后就争执了起来,最后以不愉快收了场。

小王回到办公室,独自生起了闷气:“哼,小天就是在找茬,自打我负责项目时,就感觉他有意见”“他要是在背后揭我短,我会不会被害”,越琢磨越觉得自己的推理是正确的。

日后,小王将小天视为敌人,不理不睬,避而远之。但也影响到项目的推进进度,被领导怼了一顿,小王更郁闷了。

3、痴念

根本的不明事理的实相而做出贪或者嗔的反应

指人不明事理,也不愿明事理,一味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思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点家长里短的事儿,邻居家吴妈妈有两个儿子,大儿子生活殷实,衣食无忧,二儿子经济窘迫,捉襟见肘。
吴妈妈经常拿出一些财物救济二儿子。大儿媳就整天跑我家里抱怨不公,说吴妈妈偏心。讲道理吧,但她压根不听,就觉得偏心,每次闹得天翻地覆。

沉浸于感性的烦恼,除了深陷纠结、悔恨、埋怨、发怒等负面情绪外,现状一丝未变,毫无意义,还会浪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

产生感性的烦恼的源头,就是遇到问题了。我们只需加以理性思考,找到问题症结,付出行动,去解决问题,就搞定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你想摒弃感性的烦恼,记住一句话,“除了死,其他皆是擦伤!

所有人都会犯错,这个错误总会通过感性演化成为烦恼困扰我们,但是犯错并未殃及性命,本来就是一件很庆幸的事情。

大仲马说过:“人生是一串无数的小烦恼组成的念珠,乐观的人总是笑着数完这串念珠

感性也是有正面作用的,乐观的人很善于运用感性的正面影响,它能给我们带来勇气、自信、一往无前的动力。

因此,让我们做一个乐观的人,忘却感性的烦恼,笑着过完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