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茶之心

茶觉先生,食茶交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宋茶人

1.吴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 王禹偁

王禹偁(954~1001)北宋文学家,字元之。济州巨野(今属山东)人。太平兴国进士。以刚直敢言著称。三次被贬官仍不屈。所作诗文能针砭时政,揭露现实黑暗。平生好茶,写过《茶园十二韵》。在得到皇帝恩赐近臣的龙凤茶后写《龙凤茶》诗云:“爱惜不尝惟恐尽,除将供养白头亲。”因珍惜龙凤茶舍不得吃,作为孝敬父母之用。《谷帘泉》诗云:“何当结茅屋,长在水帘前。”贪爱谷帘泉水品茗,竟引发隐居庐山之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禹偁《茶园十二韵》

3. 丁谓

丁谓(966-1037)北宋茶政官员。字谓之,后改字公言。苏州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淳化进士。排挤寇准,代之为相。迎合帝意,大兴土木,祭神封禅。天禧四年(1020)封晋国公。仁宗即位后被贬。曾出任福建路转运使,造“大小龙团”茶进贡。世谓大小龙团始于丁晋公(谓),成于蔡君漠(襄)。宋代苏轼《荔枝叹》:“武夷溪边粟粒芽,前丁后蔡相宠加。争新买宠各出意,今年斗品充官茶。”丁氏嗜茶。撰《茶图》,论采造之本。又作《北苑茶诗》:“北苑龙茶著,…万物更无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 王端礼

王端礼(生卒年未详)宋代学者。字懋甫。吉水(今属江西)人。元祐戊辰(1088)进士。于哲宗元符三年(1100)撰《茶谱》,已佚。另撰《强仕集》、《易解》等书。

5. 范仲淹

范仲淹(989~1052)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字希文。吴具(今属江苏)人。大中样符年间进士。后参知政事,与高弼、欧阳修等推行庆历新政,后以“朋党”黑参政,出知邠州兼陕西四路宣抚使等;后在途中病死。范氏爱茶,尤精茶的鉴评。有和章岷从事斗茶歌》,闻名于茶界。诗中多处用典,描述了当时斗茶情景。《诗林广记》引《艺苑離黄》:“玉川子有谢孟谏议惠茶歌》,范希文亦有《斗茶歌》,此二篇皆佳作也,殆未可以优劣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 叶清臣

叶清臣(1000~1049)北宋文学家。字道。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好茶,善品茶。于1040年前后著《述煮茶小品》

7.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北宋诗人。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宣州宣城(今安徽宣州)人。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以欧阳修为诗友,共致力于北宋诗文革新运动。平生嗜茶、尚茶,善品茶。对七宝茶、碧霄峰茶、洪井茶等均有研究,尤其推崇建溪茶,说它“价与黄金齐”,“一吸同醉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8. 孙长卿

孙长卿(1004~1069)北宋官员。字次公。扬州(今属江苏)人。官至兵部侍郎。初为江浙判准发运使,反对茶禁。《宋史》本传:“时又将弛茶禁而收其征,召长卿议。长卿日:“本祖宗権茶,盖将备二边之来,且不出都内钱,公私以为使。今之所行,不足助边来十国用耗矣。”乃条所不便十五事,不从。”

9. 文彦博

文彦博(1006~1097)北宋文学家字宽夫。沿州介体(今属山西)人。天圣进士。庆历七年(1047),任参知政事,后拜相。好茶,称道蒙顶茶,作诗《谢人惠蒙顶茶》:“旧谱最称蒙顶味,露芽云液胜醍醐。”

10. 欧阳修

欧阳修 (1007~1072)北宋文学家字水叔,号醉菊、六一居士。言州庐酸(今江西言安)人天圣年间进士,为北宋古文运动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平生爱茶,最推崇洪州(今江西修水)双井茶。所著《归田录》载:“自景祐(1034~1037)以后,洪州双井白芽渐盛,近岁制作尤精,囊以红纱,不过一二两,以常茶十数斤养之,用辟暑湿之气,其品远出日注上,遂为草茶第一。”又写过多首茶诗,其中以《双并茶》最令人喜爱:“长安富贵五候家,一啜尤须三日夸,”双井茶也因欧阳公的诗文而蜚声京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1. 蔡襄

蔡襄(1012~1067)北宋书法家。字君谟。兴化仙游(今属福建)人。天蚤年间进士。先后任大理寺评事...书法与苏轼、黄庭坚、米芾齐名,并称“宋四家”。

蔡氏喜茶、懂茶,对福建茶业发展有贡献。在福建任职期间,著有《茶录》,对茶品、制茶、烹茶、贮茶都有独到论述。当时视为朝廷珍品的小龙团茶,有“始于丁谓,成于蔡襄”之说。宋《泡水燕谈录》载:“庆历中,蔡君谟为福建路转运使,始造小团以充岁贡,一斤二十饼,所谓上品龙茶者也,仁宗尤所珍惜。”蔡氏还爱评茶斗茶,宋代江休复《嘉枯杂志》有载。直到老年,蔡氏仍“烹而玩之”,茶不离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2. 刘异

刘异(生卒年未详)宋代学者。好茶,于仁宗庆历元年(1041)编著《北苑拾遗》),对宋时北苑贡茶有专门研究。

13. 黄儒

黄儒(生卒年未详)宋代文学家。字道辅。建安(今福建建瓯)人。神宗熙宁年间进士。博学能文,不幸早亡。平生爱茶,精于茶的审评。嘉祐二年(1057)前后著有《品茶要录》,对茶叶采制与烹试以及鉴别审评茶的品质提出十说,为中国早期系统论述茶叶审评之作。

14. 吕陶

吕陶(1027~1103)北宋文学家。字元钩,号净德。成都(今属四川)人。皇祐进士。好茶,知茶情。《宋史·吕陶传》载,吕氏知彭州时,三司干当公事李杞和著作佐郎蒲宗阅来権茶,西州(今新疆吐鲁番及部善一带)骚动。吕氏陈述“川蜀产茶,视东南十不及一,诸路既皆通商,两川独蒙禁権。茶园本是税地,均出赋租,自来敷卖以供衣食,盖与解盐、晋矾不同。今立法太严,取息太重,使良民柱陷刑辟,非陛下仁民爱物之意也”。宗怒,陶日:“吾欲假外郡之虚名,救蜀民百万之实祸。幸而言行,所济多矣,敢有荣辱进退之念哉!”

15. 沈括

沈括(1031~1095)北宋科学家。字存中。杭州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累官至翰林学士三司使。晚年居润州梦溪园(今江苏镇江市东),依平生所见撰《梦溪笔谈》,约成书于元祐绍圣间(1088~1095)《说郛》和《五朝小说)录出该书卷十二谈茶文字作为专书,并以该段首四字题名为《本朝茶法》。主要记述宋代権茶、茶税的沿革,为茶法专文,对研究宋代茶政有参考价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6. 吕惠卿

吕惠卿(1032~1111)北宋文学家。字吉甫。泉州晋江(今属福建)人。嘉祐进士。助王安石变法。王安石罢相再任,两人交恶,出知陈州、延州、太原府。好茶,元丰三年(1080)撰写《建安茶记》。

17.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用州用山(今属四川)人。苏洵之子,神宗时,任杭州通判,徒知密、徐、湖三州,因讥讽王安石变法被贬,后复贬谪惠州等地,后病死常州,谥文忠。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连称“苏辛”,书为“宋四家”之一。苏轼精于煎茶、饮茶,在岭南还曾种茶,写过《漱茶说》、《书黄道辅(品茶要录)后》等专论,又有咏茶诗词数十首,其中(次韵曹辅寄壑源试焙新芽》:“要知玉雪心肠好,不是膏油首面新。戏作小诗君勿笑,从来佳茗似佳人。”最为后人称道,特别是“从来佳茗似佳人”一句,后人把它与东坡所作《饮湖上初晴后雨》中的“欲把西湖比西子”一句,集成一副茶联用以誉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8. 苏辙

苏辙(1039~1112)北宋文学家。字子由,号颖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进土。历门下侍郎。与父洵、兄轼合称“三苏”,“唐宋八大家”之一,平生爱茶,用江苏惠山泉水煎浙江日铸茶。对煎茶有研究,在《和子瞻煎茶》诗中,将煎茶归纳为“西蜀法”,特点是“煎茶只煎水”。在“北方法”中,要加“盐酪椒姜”。苏撤的“自有煎茶法”是掌握“火候”达到“铜铛得火蚯蚓叫,匙脚旋转秋萤光”的程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 黄裳

黄裳(1044~1130)北宋诗人、官员。字冕仲,号演山。南剑浦(今福建南平)人。官至礼部尚书。著有《龙风茶寄照觉禅师》诗:“寄向仙庐引飞瀑,一簇蝇声急须腹。”自注:“急须,东南之茶器。

20. 黄庭坚

黄庭坚(1045~1105)北宋诗人、书法家。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又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出苏轼之门,为“苏门四学士”之一。黄氏早年好茶、酒,中年因病止酒,“煮若当酒倾”,比茶作“故人”。元祐二年(1087)在京任职,乡人送来家乡“双井茶”,马上分送给苏轼,并作《双井茶送子瞻》诗,以表诚意。黄氏尤精茶道,著有《奉同六舅尚书咏茶碾煎烹三首》,对茶之碾、茶之煎、茶之烹颇有见地。《品令·茶词》云:“味浓香永。醉乡路、成佳境。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对影。口不能言,心下快活自省。”视品茶作“万里归来”“故人”,又推崇茶之功效,《谢刘景文送团茶》“鹅溪水练落春雪,果面一杯增目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1. 宋子安

宋子安(生卒年未详)宋代学者。对茶树生长习性,以及茶的栽培有研究,因丁谓《茶图》、蔡襄《茶录》写福建建安茶事尚有未尽,故于公元1064年前后撰《东溪试茶录》,对建安东溪茶园及其历史沿革、生态环境、茶叶品质等作详细介绍,并就茶树品种特性和分类标准,以及茶树品种的演化过程作论述,为茶树育种学的发展作出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2. 赵顼

赵顼(1048~-1085)即宋神宗。1067-1085年在位,熙宁二年(1069)任用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实行变法,谋富国强民,改“积贫积弱”局面。宁七年(1074)遭李杞入蜀置买马司,于秦风、熙河诸路设立官茶场,规定以四川之茶易西番之马,正式颁布“以茶易马”政策,为明、清沿用。在川、陕创立办理茶马互市专门机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3. 赵佶

赵佶(1082~1135)即宋徽宗。在位期间(1100~1125),先后任用察京、童贯变乱新法,穷奢极侈。赵佶工书画,通茶艺。以皇帝之尊,于大观元年(1107)编著《茶论》(后《说郛》中收此书称之为(大观茶论),共二十目,从茶树栽培、茶叶采制,直到茶的烹试、鉴评都有记述,至今尚有借鉴和研究价值。赵佶自已嗜茶,还擅长斗茶和分茶之道,提倡百姓普遍饮茶。宋代斗茶之风盛行,制茶之工益精,贡茶之品繁多,与赵估的爱茶倡茶关系密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4. 熊蕃

熊蕃(生卒年未详)北宋学者。字叔茂,号独善。建宁建阳(今属福建)人。学亲王安石,善诗文。曾奉遺去建安(今福建建瓯)风凰山施的北苑造茶,宣和年间(1119~1125),建茶名闻天下,北苑茶岁为贡物。熊氏深感陆羽著《茶经》未提北苑产茶为憾,遂著《宣和北范贡茶录》,专述北苑茶采焙入贡法式。南宋淳年间,其子熊克为之刊刻,附贡茶图38幅。书末收录熊蕃所作《御苑采茶歌》10首,以示仰幕前修之意。熊氏为后人研究宋代建茶历史、贡茶发展,以及名茶创新作出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5. 朱松

朱松(1097~1143)宋代史学家。字乔年,号韦。徽州登源(今属江西)人,朱之父。历任著作佐郎、史馆校勘等职。后因触怒秦桧,出知饶州。平生好茶,有《答卓民表送茶》诗:“仿佛三生玉川子,破除千饼建溪春。唤回窈窕清都梦,洗尽蓬蓬渴肺尘。”

商务合作约茶微信:744373898(主营福建茶,以乌龙茶、红茶、白茶、绿茶、花茶为主,品类覆盖全面。同时提供定制礼品服务。)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同时也感谢作者的辛勤付出。如有侵权,请与我们及时联系!

— END —

福茶之心

微信 | fuchazhixin

茶觉先生,食茶交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