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杨传旨 通讯员 底祎文)分享感受,赋能共建。惠济区实验幼儿园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师成长途径,以幼儿园发展规划和学期计划为依托,以搭建教师专业化发展为宗旨,以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为最终目的,立足教师当下发展水平,惠济区实验幼儿园举行了以教师实践经验为基础的分享活动,此次活动,班主任教师聚焦“班级区角活动组织与实施”,教学老师则聚焦“一日生活常规的组织亮点”进行。

一、立足幼儿之本,深探区角活动

区角游戏活动是如何让材料和孩子们之间建立起一种“关系”,这种关系如何建立,怎样更好地建立以及如何发展与老师的指导息息相关。

本次班主任老师从区角活动的组织与开展、区角材料的投放、教师的观察与指导、区角活动总结与评价这几方面出发,分享了班级区角活动的组织经验。

沈盼老师围绕如何将科学关键经验融入区角游戏来展开分享,以个人困惑为抓手,依据《指南》《幼儿园科学领域教育精要》等梳理中班幼儿科学领域关键经验,并将其融入区角活动中。王柯老师以语言区材料如何投放、数学区人员较少,以及区角结束后的评价问题为出发点,不断思考,总结梳理经验,提出让材料“活用”“畅聊”、儿童教会儿童以及自助式成长策略。

老师在交流中共享,在共享中学习与深思,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创新区域活动思路是本次活动的收获,更是以后努力的方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聚焦班级常规,共话培养策略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幼儿园一日常规的形成,不仅有助于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能减少幼儿安全事故的发生,更直接关系到幼儿的成长和教师组织一日活动的质量。教学老师从一日常规入手,重点分享了班级在进行一日常规培养过程中的经验与方法。

赵珂依老师以班级具体案例为依据,进行审思、重塑,通过入园时用声音和拥抱给予幼儿安全感,散步时用嘴巴说出环境中的课程最终小朋友们爱上幼儿园,懂得幼儿园的规矩,从而有了规则下的自主。刘竟舸老师依据《指南》社会领域和《入学准备要点》社会准备中的目标,通过同伴评价和组内评价,幼儿获得了自豪感。老师们精彩纷呈地分享,不仅是一个输出的过程也是输入、内化的过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本次教师论坛的开展,使教师们在研究中成长,在分享中共进。漫漫长路,其修远兮。在教师专业发展这条道路上,我们从“问题”中来,到“发展”中去。在今后的道路上我们将不断努力,强化教师队伍,坚定教育使命,砥砺前行在办高质量学前教育的道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