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越来越热,很多人的胃口都越来越差,尤其是阴雨天,气压低,又闷又热让人非常烦躁,总是忍不住去吃一些冰冰凉凉的冷饮或是水果,一来二去,湿寒都积在身体中了,阳气也会受到压制,不利于升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句老话说得好,冬吃萝卜夏吃姜,到了夏天,越热我们越应该吃这3种食物,能护住自身的阳气,代谢掉身体多余的水液,祛湿气。

第一种:生姜

虽然夏季炎热,但是人却相较于其他三季,更容易虚,因为气血和阳气都集中于体表,内里实则空虚,加上我们毛孔都是打开的,一直在流汗,这时候受风受寒就更容易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无论是吃进去寒湿(冷饮,水果等)还是外界吹进去的寒湿(空调,淋雨等),这些寒湿不会自己散掉,需要我们去化解它,排出去。

像是咱们喜欢吃冷饮,但是吃完容易拉肚子,长痘痘,小腹温度比身体其他部位都低,生理期疼痛,总是困倦没力气,胃口差的朋友,都可以时常吃一些生姜制品,把我们的身体暖起来。

姜是驱寒祛湿,温中散寒的佳品,我们除了炒菜时候放一些姜片姜末,也有很多别的生姜吃法,味道好,还能驱寒祛湿,温阳扶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红糖姜片:甜滋滋的姜片是我从小吃到大的零食,对于不喜欢吃姜的人来说,这款姜糖片也更容易接受。

准备生姜150克,红糖100克,生姜洗净后切成片,找一口炒锅,要无油的状态哦,倒入红糖和少许的清水,把红糖溶解,倒入姜片,用中小火炒到糖浆冒大泡,转成小火翻炒,当锅边出现糖霜,姜片黏在一起时关火,继续不停翻炒,姜片会慢慢变干,上面裹满糖霜。晾凉后分装在小袋子里或装入大罐子里即可,随时吃。

第二种:艾草

温阳,驱寒又祛湿的食物除了姜,还有艾草,每次提到艾草,大家都会想到泡脚,艾灼等等,事实上,青团,艾草糍粑,艾叶鸡蛋等等,都是非常不错的美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艾草祛湿散寒,活血化瘀,健脾胃,温阳扶正,还镇咳平喘,温补阳气,家里的老人们也喜欢用艾草来烹制美食,好吃对身体又好。

分享一些艾草的常见吃法,我们体寒,湿气重,阳气不足的朋友可以经常吃。

艾草煮鸡蛋:新鲜的艾草清水洗净,铺满过低,准备鸡蛋,放在艾草上面,加入足量清水,中火加热,5分钟后来处鸡蛋,用勺子轻轻敲碎蛋壳,重新放入锅中,继续煮10分钟,关火浸泡一夜,让艾草汁充分渗入鸡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次日再把鸡蛋捞出,艾草煮过的鸡蛋,味道清香,吃起来有股青草的鲜感。

第三种:茯苓

前两种主要都是帮助身体排寒的,茯苓这种食材更多偏向祛湿,夏季雨水多,外湿重,加上我们吃水果,吃冷饮,内湿也不少,夏天是最需要祛湿的季节。

茯苓其实是一种真菌,寄生在赤松或马尾松根上的真菌的干燥菌核,又称松苓。表面粗糙,内部为白色或淡粉色,俗话说“一两茯苓一两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茯苓健脾渗湿,消水肿,加速我们体内湿气的排出,很适合湿气重的人,且茯苓祛湿不伤正气,利水而不伤津,无论体内是湿寒还是湿热,都可以用茯苓,适合大多数人的体质。

而且茯苓养心安神哦,像是我们工作压力大,睡不好,总是感觉不开心,也适合吃点茯苓。

茯苓一般都是用来煮粥煲汤,煮茯苓粥是最简单的吃法,但需要注意的是,最好把茯苓打成粉,更容易吸收,清代名医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里记载:“茯苓若入煎剂,其切作块者,终日煎之不透,必须切薄片,或捣为末,方能煎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平时只要把粥煮到半熟的时候,放入2~3勺茯苓粉,搅匀煮熟就可以啦。

学点咱老百姓用得上的健康知识~

图文来源于网络,我们尊重原著版权,本号只作喜好分享,若涉及版权,敬请及时私信或者留言给我,我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