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往事:潘家屯的秀芹嫂子,陪伴我们渡过了九年枯燥的知青生涯

秀芹嫂子是个大大咧咧的农村女人,她性格开朗,不拘小节,屯子里的乡亲们都说她有点“二“,可我们北京知青都很敬重她,因为在下乡插队期间,秀芹嫂子给了我们知青很多关爱和照顾,她是我们北京知青最贴心的人。

有关我们北京知青和秀芹嫂子的暖心故事,还要从我们到镇赉县下乡插队说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

1969年3月下旬,我和十几名同学结伴坐上了北京开往东北的火车,我们是到吉林省白城地区的镇赉县下乡插队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火车到达白城后,我们又乘坐汽车来到了镇赉县潘家屯,我们九名(六名男生三名女生)北京知青被分派在潘家屯二队插队落户,大家临时住在了队部的三间土坯房子里。

3月下旬的天气原本是春意融融的时候,可东北的3月还没有春的气息,甚至比北京的寒冬还要冷。好在东北农村屋里都有火炕,再加上东北老乡的淳朴和热情,我们没有感觉到天气的寒冷,反倒觉得很温暖。

我们居住的地方是二队的队部,院子挺大,一排六间正房,还有三间厢房。三间厢房的中间那间房子是厨房,两边的房间里都有火炕,我们九名知青就住在厢房里,三名女生住那间小一点的房子,我们六名男生住宽敞一些的那间房子。

二队的队长姓马,叫马大力。马队长当年四十多岁,一脸络腮胡子,高大魁梧,典型的东北汉子。别看马队长表情很严肃,可他很淳朴很善良,对我们北京来的知青很热情,特意安排了一位年轻妇女帮我们烧炕做饭,他还到水泡子里凿开冰面给我们抓鱼熬鱼汤。

过了两天我们才知道,帮我们做饭的大嫂娘家是二龙屯的,她姓张,叫张秀芹,我们知青都喊她秀芹嫂子。秀芹嫂子是二队记工员潘承生的媳妇,结婚不到两年,她女儿还不满一岁,婆婆替她照看孩子。秀芹嫂子性格特别开朗,嗓门也大,特别爱开玩笑,有时弄的我们男知青都脸红。

记得是来到潘家屯插队落户的第四天早上,秀芹嫂子做好了早饭,我们男生还没起床,秀芹嫂子突然闯进我们的房间,拽开我们的被子喊道:“太阳都晒腚了还不起来吃饭,你们又没娶媳妇,睡的哪门子懒觉。”

被秀芹嫂子这一折腾,我们慌忙穿好衣服下炕洗漱吃饭。也是从那天起,谁都没敢睡过懒觉,都害怕秀芹嫂子来掀被窝。其实,秀芹嫂子一点坏心眼都没有,她就是那样大大咧咧的性格,我们知青吃的咸菜,都是她从自己家拿来的,还把家里仅有的几个水萝卜和几棵秋天储存的大白菜都给我们拿来了。

到了4月末,江河的冰冻渐渐融化,天气逐渐转暖,一年一度的春耕春播生产也就开始了。春耕春播是一年中的农忙时节,东北的春脖子短,春耕春播要抢农时,错过了春耕春播农时,就会影响秋天的收成。

潘家屯地多人少,春耕春播的农忙时节男女老少,但凡能出工劳动的,都要下地干农活。这个时候,秀芹嫂子也要下地干农活,马队长就不让秀芹嫂子帮我们做饭了。我们跟着秀芹嫂子学习了一段时间,基本也都学会了自己做饭,即便是秀芹嫂子不帮我们,我们自己也能做饭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

可每天一大早,秀芹嫂子还是照样来帮我们做饭,她说下地干活要出大力,不好好吃饭哪有力气干活。秀芹嫂子就是担心我们早晨起不来或起晚了没时间做早饭,她怕我们饿着肚子出工劳动,所以才天天一大早就来帮我们做饭,做好饭把我都叫起来,她才回家吃早饭(她婆婆做饭)。

刚参加生产劳动时,我们知青也和社员们一起往地里挑粪拉粪,秀芹嫂子看那三名女知青挑粪的时候总是用手摸肩膀,她就给三名女生每人缝了一个棉垫肩。听女生说,有了秀芹嫂子缝的棉垫肩,她们挑粪的时候扁担就不硌肩膀了。我们男知青也找秀芹嫂子要垫肩,秀芹嫂子笑话我们说:“你们都是大小伙子,一个个皮糙肉厚像牤子似的,要什么垫肩。”秀芹嫂子虽然这么说,她还是东家西家找棉絮找旧布,给我们一人做了一个垫肩。

就这样,秀芹嫂子成了我们北京知青的贴心人,我们从心里感激秀芹嫂子。

之后的日子里,秀芹嫂子不光义务帮我们做饭,在生产劳动中,秀芹嫂子对我们知青也特别关照,帮我们干农活,谁的纽扣掉了,谁的衣服破了,她都帮我们缝补。到了夏天她家院子里种的黄瓜结了,她第一个就想到了我们知青,一次就给我们送来了半水桶黄瓜,她家都没舍得吃。后来她家院子里的西红柿,也差不多一大半都送给我们知青吃了。

1972年夏天,我们知青点(知青集体户)的周小亮不慎掉进了屯子北边的那个水泡子里,周小亮是我们知青点唯一一个不会凫水的男知青,他在水泡子里扑腾了几下,就沉入了水中。幸亏马队长及时赶来,把落入水中的周小亮拖到了岸上。周小亮喝了不少水,肚子鼓鼓的,已经昏死过去了。

一位牵着耕牛路过的老人看周小亮淹着了,他就喊着让周小亮趴在牛背上控水,秀芹嫂子干脆抱起周小亮的双腿,让他头朝下,用力抖动。来回转了几圈,周小亮的裤子已经褪到了膝盖处。在场的姑娘和女知青都捂着脸跑开了,秀芹嫂子很生气地说:“这个时候还装什么假正经,啥事还能比上生死重要……”

在秀芹嫂子和乡亲们的努力施救下,周小亮肚子里的水都吐了出来,他总算捡回了一条命。看周小亮死而复生,秀芹嫂子搂着周小亮呜呜大哭。

那年冬季我们回北京探亲,秀芹嫂子给我们摊了高粱和玉米两掺的杂粮煎饼,还把她秋天晒干的茄子丝和豆角丝分给我们,那个年代物资匮乏,这样的干菜北京都很少见。我们从北京回来,都给秀芹嫂子家带来了北京的特产和糕点,周小亮还送给了秀芹嫂子两条肥皂和一身国棉厂发的工作服。

那次带回北京的煎饼我们的父母和亲属都说好吃,我们知青也说煎饼比窝头大饼子好吃,大伙就让我去求秀芹嫂子,希望秀芹嫂子帮我们摊煎饼吃。我知道摊煎饼很费事,要提前把高粱和玉米用水浸泡,还要推磨糊,我也不好意思去麻烦秀芹嫂子。可我是知青集体户的户长,既然同学们都强烈要求想吃煎饼,我只好硬着头皮去求秀芹嫂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

我刚来到秀芹嫂子家的院门口,只见秀芹嫂子正在和几位大嫂一起唠嗑,秀芹嫂子见我来了,就问我有啥事吗?我用手挠着头皮,有点不好意思地说:“嫂子,我想求你帮个忙,不知行不行?”“保成兄弟(我的名字叫张保成),啥事你尽管说,只要不是钻嫂子的被窝,就没有不行的事。”秀芹嫂子粗鲁的玩笑逗的大家都哈哈大笑,弄的我脸都红到了脖子根。

听说我们知青想吃煎饼,秀芹嫂子爽快地答应了我们的要求,那几位大嫂也说来帮忙给我们摊煎饼。那次秀芹嫂子详细告诉了我们摊煎饼的流程,还手把手教我们知青学习摊煎饼,我第一个跟秀芹嫂子学会了摊煎饼。

1974年秋天,周小亮被推荐为工农兵学员,他也顺利通过了文化课考试和政审,成了我们潘家屯第一个被推荐上大学的北京知青,也是唯一一个被推荐上大学的北京知青。离开潘家屯的前两天,周小亮跑到县城给秀芹嫂子买了一块的卡布料,秀芹嫂子的救命之恩,他还没报答呢。

周小亮离开潘家屯那天,秀芹嫂子哭了,她拉着周小亮的手一直把他送到村口,哽咽着说:“你们一个个都要离开潘家屯了,嫂子真舍不得你们走。以后要是有空闲,你们就回来看看,嫂子给你们摊煎饼吃……”周小亮回到北京才知道,他的挎包里不光有秀芹嫂子煮的鸡蛋,里面还有五块钱。

因为我是二队知青集体户户长,之前有招工招干的机会,我都让给了别人,到了1977年秋天,潘家屯就剩下我一个人了,秀芹嫂子看我很失落,就半开玩笑半认真地对我说:“保成兄弟,不能招工进城就在咱潘家屯安家,你等着,嫂子给你介绍一个漂亮姑娘,有了媳妇天天搂着你睡觉,到时撵你走你都不会走。”秀芹嫂子就是这么个人,说话不拘小节,爱说粗话爱开玩笑,乡亲们都说她有点“二”,可我们北京知青都很敬重她,都很感激她。

1977年12月份,我参加了刚刚恢复的全国统一的大中专院校招生考试,当时觉得被录取的希望很渺茫,可到了来年春天,我意外地接到了北京工学院的录取通知书。手捧录取通知书,我泪流满面,泣不成声,离开学校十年,我做梦也不敢想,我还有机会上大学。

1978年3月上旬,带着对第二故乡的留恋,带着对秀芹嫂子和乡亲们的感激,我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我插队落户生活了九年的第二故乡,回到了北京。九年的知青生活,秀芹嫂子给了我们无微不至的照顾和关爱,要是没有嫂子的关爱和陪伴,漫长又枯燥的九年我们都不知道该怎样面对,有了嫂子的关爱和陪伴,我们九年的知青生活在欢声笑语中轻松度过。谢谢你秀芹嫂子,你是我们北京知青的恩人,你更是我们的贴心人。

退休后,我和周小亮回到镇赉县看望了秀芹嫂子,当时秀芹嫂子已搬到城里和女儿女婿一起生活,她的老伴在旧货市场打更看大门。我们离开时,秀芹还专门回到屯子里,给我俩摊了煎饼,给我俩弄了二十多斤粘玉米碴子和十多斤大豆,她说东北没啥稀罕东西,大豆和玉米碴子好赖也算东北的特产。

今年3月下旬,当年我们一起到镇赉插队落户的同学们重返第二故乡看望了乡亲们,七十九岁的秀芹嫂子身体还很硬朗,她和她老伴(潘承生)回到屯子里待了两天,还要给我们摊煎饼吃。说起当年嫂子对我们知青的关爱和照顾,潘承生大哥苦笑着说:“你嫂子就是个半吊子,她爱说粗话爱开玩笑,你们别见笑就行。”

嫂子是一位正直善良又热心的人,她对我们知青亲如姐弟,她是我们的亲人,是我们的恩人,我们怎会见笑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拍图片

前两天,我和嫂子视频聊天,她邀请我们国庆节以后再回去游玩,她说国庆节以后玉米高粱都收获了,大麦也收获了,到时她用新粮给我们摊杂粮煎饼,用煎饼卷油炸的小河鱼吃,那可是一道难得的美食。

我们和嫂子约定好了,今年国庆节以后,我们镇赉再相聚。

作者:草根作家(根据张保成老师讲述编写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