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是差这1毛钱,我转给你吧”,网友都被这位服务员“气笑了”。做了不该做的,反而那么理直气壮,感觉消费者“太小气”。

殊不知,少收1毛钱没有问题,多收1毛钱,那问题就大了。

因为辽宁大连某顾客在某餐饮店消费930.9元被商家收取931元事件被曝光,“反向抹零”话题被推上热搜,成为热门网络用语。

反向抹零,按照百度百科的解释,是指不法商家将零头超过5就往上抹。短短一句话的解释,涵盖的意义非常广泛。一是定性,反向抹零是违法行为;二是零头超过5往上抹,而不是将零头往下抹;三是商家反向抹零违反了法律,是不良商家,应受到法律制裁。

这件事在网上发酵后,有两大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涉及金额小,经常有商家这样做,没必要大惊小怪,抹了就抹了,损失也不大,较真不划算;另外一种观点是,反向抹零违反了法律,虽然针对个人损失不大,但是对于商家来说,出现大量反向抹零,将会产生大量不法收入,应该受到查处,要坚决制止这种商家不法行为。

哪种观点是正确的呢?当地市监局给出了答案。“反向抹零”是一种违法违规行为,属于“在标价之外加价出售商品或提供服务”,将采取零容忍态度严厉打击。

换句话说,这不是钱多钱少的问题,而是破了法律底线。法律是什么?法律是人们在社会活动中必须遵守的最低要求,任何人都不能逾越。930.9元被反向抹零收931元,这不是1毛钱的问题,而是法律问题,是商家在经营中突破了法律不允许触碰的“红线”。多收取的1毛钱虽然金额小,却蕴含着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大问题。

“抹零”本来是商家为了减少收款麻烦,或者为吸引顾客获得顾客好感而采取的让利于民的善意行为,但却被个别经营者反向抹零,与民争利,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扰乱了市场价格秩序。

“反向抹零”到底违反了哪些法律规定呢?一是违反了《价格法》中关于商家应该履行明码标价的义务,多收1毛钱属于标低价高结算;二是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的消费者公平交易权,别说多收1毛钱,哪怕是一分钱,也是不允许的;三是违反了《明码标价和禁止价格欺诈规定》的明码标价应当真实准确,多收1毛钱,说明标价不真实;四是违反了《银行法》,人民币单位有元角分,反向抹零事实上限制了人民币流通。根据《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多收1毛钱,当地管理部门可没收商家不法经营所得,并处以5000元以下的罚款。

商家反向抹零并不是第一次,以前也出现过,但都没有引起太多的关注,反向抹零似乎成了一些商家多收取费用的合法途径,即便有消费者较真,当地管理部门也多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进行批评教育,鲜有受到处罚的。

辽宁大连这次多收1毛钱的“反向抹零”事件及当地市监局的果断迅速回应,值得所有消费者和商家进行反思。消费者对于商家“反向抹零”的纵容,不能成为不法商家利用消费者的善良非法获利的工具,不能让这种突破法律底线的“潜规则”披上合法外衣让商家谋利敛财。

通过这次事件,消费者要增强法律维权意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经营者要增强合法合规经营意识,不能“消费”顾客的善意,经营者在收费时可以“四舍”,没有任何问题,但“五入”在没有得到消费者同意的情况下,就是侵害了消费者的切身利益,没有得到惩处是侥幸,得到法律制裁才是应有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