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一章 行业概况

1.1 前言

银行行业是一个复杂且庞大的金融体系,涵盖了多种类型的银行机构,包括国有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以及外资银行等。这些银行在国民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各类客户提供金融服务,包括存贷款、支付结算、理财投资等。是中国金融业最重要的机构。

图 银行产业链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资料来源:千际投行 资产信息网 iFinD

银行业的上游是指在银行业产业链中,位于最初环节的企业或机构。这些企业主要从事银行业相关的技术研发、金融产品设计、金融市场咨询等工作,如金融科技公司、金融咨询公司等。银行业的上游企业的发展水平和创新能力直接影响到银行业的产品和服务水平。

银行业的中游是指在银行业产业链中,处于中间环节的企业或机构。这些企业主要从事银行业相关的信息技术、风险管理、资金清算等工作,如支付机构、信用评级机构、银行清算机构等。银行业的中游企业的发展水平和市场运营能力直接影响到银行业的运营效率和风险控制能力。

银行业的下游是指在银行业产业链中,处于最后一环节的企业或机构。这些企业主要从事银行业的客户服务、资产管理、投资理财等工作,如个人客户、企业客户、投资公司等。银行业的下游企业的发展水平和市场拓展能力直接影响到银行业的市场份额和用户满意度。

中国银行业截止到2024年5月份共有4309家,遍布全国各省市县等,上市企业有66家,注册资本从几十万到4000亿。总资产4188501亿,总负债3837256亿,2023年末,人民币贷款余额237.59万亿元,2023年六大国有银行合计总收入为3.53万亿元,2023全年商业银行实现净利润2.38万亿元,六家国有大行累计实现归母净利近1.38万亿元,每日盈利约37.73亿元。2019年从业人员380万人,截至2020年末,拥有员工总数最多的前五家银行依次是农行、工行、建行、中行、邮储银行,员工数量分别为45.9万人、43.98万人、34.97万人、30.91万人、17.78万人。

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包括3家政策性银行、5家大型商业银行、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133家城市商业银行、5家民营银行、859家农村商业银行、71家农村合作银行、1373家农村信用社、1家邮政储蓄银行、1家中德住房储蓄银行、1311家村镇银行以及48家农村资金互助社等。

全球最大的4家银行分别是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和中国银行,然后才是美国的摩根大通、美国银行、花旗、富国等银行。根据英国《银行家》杂志2023年全球银行1000强排行榜,中国有140家银行上榜,中国银行的资产总额增长1.12%达到42万亿美元,贷款总额增长1.57%达到24.8万亿美元,存款总额增长0.87%达到31.3万亿美元。按总量计算,中国银行业持有全球32.67%的一级资本和27.69%的资产。

表 英国《银行家》杂志2023年全球银行1000强排行榜 TOP2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资料来源:千际投行 资产信息网 《银行家》杂志

银行业整体运行平稳,主要金融机构经营稳健,金融监管得到全面加强,重点领域风险得到了有效防范和化解。尽管面临全球经济复杂多变与国内经济的多重挑战,银行业依然为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在资产规模和增速方面,银行业保持了稳定的增长态势。例如,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总资产规模达到了417.3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9%。上市银行总资产增速平稳,其中大型商业银行以较高的资产增幅领跑市场。股份制银行的资产增长则呈现出持续放缓的趋势,而城商行则继续保持了较高的资产增速。

本研究报告旨在对商业银行收并购的背景、原因、影响和风险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研究,以期为相关投资者和从业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背景和原因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速,金融市场的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银行为了拓展海外市场、提高国际竞争力,往往会选择通过收并购来实现快速扩张。在中国,金融改革不断深化,银行业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和机遇。为了应对这些挑战,银行需要通过收并购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营效率。金融科技的发展对银行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推动了银行业务模式的创新和变革。银行为了跟上这一趋势,往往会选择收购具有创新能力的金融科技公司。因此我们可以认识到银行收并购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 扩大市场份额:通过收并购,银行可以迅速扩大市场份额,提高市场占有率,从而增强自身的竞争力。
  • 实现业务多元化:收并购可以帮助银行实现业务多元化,降低经营风险。通过收购其他类型的金融机构或企业,银行可以拓展业务领域,提高盈利能力。
  • 优化资源配置:通过收并购,银行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经营效率。例如,收购一家具有先进技术的金融科技公司,可以帮助银行提升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
  • 获取人才和技术:收并购是获取人才和技术的一种有效途径。通过收购其他金融机构或企业,银行可以获得对方的优秀人才和先进技术,为自身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 应对监管政策变化:随着监管政策的不断变化,银行需要不断调整自身的业务结构和经营策略。通过收并购,银行可以更加灵活地应对监管政策的变化,降低合规风险。

千际投行认为,银行收并购的背景和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外部环境的影响,也有银行自身发展的需要。银行在进行收并购时,需要充分考虑市场环境、自身实力、战略目标等多方面因素,做出明智的决策。

第二章 交易案例分析

银行间的并购活动是金融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全球经济格局和金融市场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随着银行业竞争加剧,特别是在市场饱和、利润空间压缩的环境下,银行通过并购可以扩大市场份额,提高行业集中度,增强竞争力。参与过多起银行业并购案的千际投行认为,银行数量过多和主营业务吸引力下降是促成分散银行体系整合的主要因素。同时,部分国家和地区对于银行监管政策的放松为收并购创造了有利条件。

收并购可以帮助银行实现规模经济,降低运营成本,优化资源配置,同时通过资产组合多样化来分散风险。千际投行认为,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发展,跨国并购也为银行带来新趋势和更大的新市场。在趋于多元化与复杂化的市场环境下,银行收并购也需注意日趋严格的监管问题和风险管理。

2.1 国内成功案例分析

1、2023-07-29 泛海国际股权投资有限公司出售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90508743股H股股票

2023年7月28日,为偿还在瑞士银行伦敦分行的部分债务,泛海境外附属公司泛海国际股权投资将其持有的90,508,743股民生银行H股股票根据贷款协议约定转让至瑞士银行伦敦分行,交易金额为243,293,963.51元;结合前期贷款协议项下购买的期权工具升值,对应抵消债务金额为322,688,240.50元。

公告提到,本次交易的交易标的为公司境外附属公司泛海国际股权投资持有的90,508,743股民生银行H股股票。

本次交易前,标的资产已被泛海国际股权投资抵押给瑞士银行伦敦分行,本次交易系泛海国际股权投资根据贷款协议约定将标的资产转让至瑞士银行伦敦分行账户以偿还部分债务。

本次交易标的于2023年3月31日的账面价值为106,290.98万元。

经初步测算,本次交易将使公司产生亏损约83,884.82万元,从公司全局发展来看,本次交易所得的转让价款将主要用于偿还泛海国际股权投资对债权人的部分欠款,目的在于缓解公司目前面临的债务压力,符合公司当前阶段的发展战略和实际情况。

原因:偿还泛海国际股权投资对债权人的部分欠款,缓解公司目前面临的债务压力。

2、2023-07-20 泛海国际股权投资有限公司出售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31701244股H股股票

2023年7月18日,为偿还在瑞士银行伦敦分行的部分债务,公司境外附属公司泛海国际股权投资将其持有的3170.12万股民生银行H股股票根据贷款协议约定转让至瑞士银行伦敦分行,交易金额为8290.1万元;结合前期贷款协议项下购买的期权工具升值,对应抵消债务金额为1.48亿元。

原因:偿还泛海国际股权投资对债权人的部分欠款,缓解公司目前面临的债务压力。

3、2023-05-31 浙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6.33%股权拍卖/司法裁定

5月18日,浙商银行发布《关于股东股份司法拍卖执行裁定的公告》称,联合竞买人太平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下称“太平人寿”)和山东省国际信托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山东国信”)以30.06亿元的最高价,成功竞得原股东旅行者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旅行者汽车”)持有的13.47亿股份。

其中,7.08亿股股票的所有权归太平人寿所有,6.38亿股股票的所有权归山东国信所有。上述股份过户完成后,太平人寿将持有浙商银行3.33%的股份,山东国信将持有浙商银行3%的股份,分别成为浙商银行第六、第七大股东。

原因:问题股权出清。(此前,旅行者汽车持有浙商银行6.33%股权,位列公司第三大股东。但自从2018年安邦保险被接管后,旅行者汽车作为安邦保险原实控人吴小晖的关联公司之一,持有的该笔股权被司法冻结,此次二拍进一步降价至30.06亿元,相当于市场价40亿元的七五折,平均折合2.23元/股。截至5月19日收盘,浙商银行股价报2.99元/股,意味着太平人寿与山东国信此次交易浮盈逾10亿元。)从投资主体看,险资和信托资本积极参与竞购,银行股权投资主体更加多元化,有助于股权市场深广度。与此同时,银行股权投资更倾向于稳健、价值型的资金,这点与险资的投资特点也较为匹配。

4、2023-05-26 西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3.52%股权权益变动

5月25日,西安银行发布公告称,为落实国有企业创新改革优化整合工作方案,推进金融类股权集聚管理,股东西安经发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拟将所持公司约1.56亿股,占公司总股本3.52%的股份,以协议转让方式全部转让至经发控股的子公司西安经开金融控股有限公司持有。

原因:落实国有企业创新改革优化整合工作方案,推进金融类股权集聚管理。

5、2023-05-16 江苏银行股份有限公司1.98%股权无偿转让

3月2日,江苏银行(600919)发布股东权益变动提示性公告称,近日该公司收到国信集团与江苏投管公司签订的《国有股份无偿划转协议》相关文件。根据划转协议,国信集团同意将其持有的江苏银行普通股全部无偿划转至江苏投管公司。此次划转股份完成前,国信集团持有江苏银行普通股2.92亿股,占该行总股本的1.98%,江苏投管公司未持有江苏银行股份。

公告显示,国信集团为江苏银行股东江苏信托的实际控制人,江苏信托持有江苏银行普通股12.07亿股,占江苏银行总股本的8.17%。江苏投管公司为国信集团100%控股公司。此次划转股份完成后,江苏信托及其一致行动人持有江苏银行股份数量不变,仍为该行合并第一大股东。

6、2023-05-16 兰州丽尚国潮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出售兰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0.92%股权

4月21日兰州银行(001227)发布股份减持预披露公告,股东兰州丽尚国潮(600738)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拟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5260.39万股,减持比例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0.92%。

原因:公司根据证券市场股价走势择机出售所持有的交易性金融资产,有利于提高资产流动性及其使用效率,规避证券市场投资风险,收回投资资金;同时,由于公司持有的兰州银行股份数量多,市值变动所带来的损益占比上市公司当期主营业务利润权重大,择机出售有利于还原公司主营业务利润真实状况,消除二级市场股价波动对经营业绩的影响,防范股价单边下跌导致上市公司业绩亏损的风险。

7、2023-05-13 宁波中百股份有限公司出售西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14%股权

宁波中百(600857)3月28日晚间公告,公司拟择机出售西安银行不超过2.14%股份;拟使用不超过2000万股西安银行的股票市值参与网下新股申购;以约1亿元认购谱尼测试定向发行股票180.83万股。

宁波中百股份有限公司根据证券市场情况,于 2023 年 5 月 10 日至 5 月 11 日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出售所持西安银行的股票,累计出售 31,354,398 股,占其总股本的比例为 0.71%。成交均价为 4.75 元/股,累计交易金额合计为 14,887 万元。本次出售后,公司尚持有西安银行 63,757,818 股的股票,占其总股本的比例为 1.43%。

原因:为优化公司资产结构,提高资产流动性及使用效率,满足公司未来发展的资金需求。

8、2023-05-10 上海顺威电器有限公司出售上海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0.008%股权

顺威股份公告,公司近日出售子公司上海顺威所持沪农商行80万股股票,成交均价6.15元/股,扣除各项费用后的交易金额为491.38万元,影响公司2023年度税后净利润约15.74万元。此次出售后,上海顺威不再持有沪农商行的股票。

9、2023-04-29 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64.18%股权无偿转让

中信银行(00998.HK)发布公告,中信有限将向中国中信金融控股有限公司(中信金控)无偿划转其持有的该行A股股份289.39亿股和H股股份24.68亿股,合计314.07亿股股份,占该行总股本的64.18%(简称“本次股份无偿划转”),并已于2022年6月22日与中信金控分别签署了关于无偿划转该行A股股份、H股股份的无偿划转协议。

10、2023-04-19 长沙银行股份有限公司3.46%股权拍卖/司法裁定

据悉,因新华联及下属子公司未按约定偿还华融资产债务,涉及债务本金8.801亿元,故新华联全资子公司湖南新华联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持有的长沙银行(601577)股份有限公司股票1.39亿股被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在北京产权交易所进行网络司法拍卖。经公开竞拍,竞买人长沙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以最高价竞得拍卖标的“湖南新华联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持有的长沙银行1.39亿股股票”,拍卖成交价为10.06亿元,该笔款项将在扣除相关费用(如有)后,主要用于支付偿还新华联欠付华融资产的债务本金及利息等。

观点新媒体了解到,本次拍卖后,湖南华建持有长沙银行1,119,879 股股票,持股比例由3.49%降为0.03%,不能再对长沙银行实施重大影响。本次拍卖将导致新华联资产总额、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及投资收益分别减少182,727.46万元、94,900.00万元(不含罚息)、87,827.46万元、98.754.07万元(暂未考虑税费)。

原因:支付偿还新华联欠付华融资产的债务本金及利息。

11、2023-03-22 包头华资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出售华夏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部分股权

华资实业公告,为满足公司未来发展的资金需求,公司董事会同意出售部分或全部持有的华夏银行股份,同时授权经营管理层自董事会通过之日起12个月内择机完成相关事宜。本次交易将通过集中竞价交易、大宗交易等合法方式完成,具体交易对方尚不特定。公司持有华夏银行股票6150.41万股,占华夏银行注册资本的0.39%,全部为无限售流通股。

包头华资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于2023年3月21日召开第八届董事会第二十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公司拟出售持有的华夏银行股份的议案》,授权经营管理层自董事会通过之日起12个月内择机完成相关事宜。截至2024年3月18日,公司持有的华夏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00015,以下简称“华夏银行”)股票61,504,100股,已出售39,076,900股,剩余持有22,427,200股。剩余持有股份占华夏银行注册资本的0.14%,全部为无限售流通股。前述出售股份产生的收益,已按照会计准则计入留存收益,不会影响公司净利润。

原因:满足公司未来发展的资金需求。

12、2023-02-15 现代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购买长沙银行股份有限公司3.46%股权

2月13日,现代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关于参与竞拍长沙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的公告。

根据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发布的拍卖公告,湖南新华联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持有的部分长沙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股票(1.39亿股,占长沙银行总股本的3.46%)将于2023年2月13日上午10点至2023年2月14日上午10点止在北京产权交易所进行网络司法拍卖。

现代投资董事会审议并通过了《关于参与竞拍长沙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的议案》,同意参与竞拍新华联建设持有的长沙银行1.39亿股股票,并授权该公司副董事长全权办理本次竞拍具体事宜,授权期限自董事会审议通过之日起12个月内有效。

根据北京产权交易所网络司法拍卖结果显示,现代投资未能成为该竞拍项目的最终受让方。

另据了解,经过32轮竞价,长沙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以10.06亿元竞得湖南新华联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持有的长沙银行约1.39亿股股份,溢价16.02%。以长沙银行总股本计算,长投控股此番竞得的股权占比约3.46%。

原因:增加公司优质金融资产,提升现代投资盈利能力。最终失败。

13、2022-11-17 西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1.12%股权无偿转让

西安银行公告,公司股东西安浐灞生态区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西安浐灞管委会”)拟将所持公司5000万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1.12%,全部无偿划转至其控股子公司西安金融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安金控”)持有。

近日,公司收到西安浐灞管委会转来的由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出具的《过户登记确认书》,确认上述国有股份无偿划转的过户登记手续已于2022年11月15日办理完成。本次国有股份无偿划转完成后,西安浐灞管委会将不再持有公司股份,西安金控持有公司股份将由6361.02万股变更为1.14亿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将由1.43%变更为2.56%。

14、2022-10-01 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16.91%股权无偿转让

2022年7月26日至2022年10月18日,福建省财政厅累计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以集中竞价方式增持兴业银行股份14953587股,增持金额262324134.37元。

截至9月29日,兴业银行普通股总股本20,774,243,773股,福建省财政厅与其全额出资设立的福建金投合计持有本公司普通股股份3,927,962,439股,占本公司总股本的18.91%,为兴业银行合并持股第一大股东。福建省财政厅直接持有股份416,043,814股,占比2%,其中:普通账户持有12,781,400股,社保划转专户持有403,262,414股;福建省财政厅通过福建金投持有股份3,511,918,625股,占比16.91%。

原因:隔离运营管理风险,协同促进国有金融资本优化布局,保持国有金融资本在金融领域的主导地位。

15、2022-07-12 厦门银行股份有限公司18.19%股权无偿转让

7月11日,厦门银行收到金圆集团提供的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出具的《过户登记确认书》,本次无偿划转的股份过户登记手续已经办理完毕。

本次股份过户登记完成后,金圆集团直接持有公司480,045,448股股份,占公司股份总数的18.19%,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金圆集团及其关联方、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公司488,457,723 股股份,占公司股份总数的18.51%。本次股权划转后,公司无控股股东、无实际控制人的情况不变。

16、2022-07-01 杭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10%股权权益变动

5月6日,杭州银行收到《中国银保监会浙江监管局关于杭州银行股权变更的批复》,同意杭州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和杭州市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分别受让澳洲联邦银行持有的公司股份各2.97亿股,分别占公司总股本的5%。

受让完成后,杭州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及其关联方、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杭州银行3.03亿股股份,持股比例为5.1%;杭州市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合计持有公司2.97亿股股份,持股比例为5%。

杭州银行表示,公司将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办理后续股权变更手续,并依法履行相应信息披露义务。根据此前3月1日杭州银行发布的股权转让协议公告,此次股权转让价格为13.94元/股,股份转让价款总额82.75亿元。转让完成后,澳洲联邦银行持有杭州银行股份也将由此前的15.57%降低至5.56%。

本次权益变动后,杭州市财政局仍为杭州银行实际控制人,该行仍无控股股东。至此,杭州银行的国有股占比将提升至40.2%。

原因:对澳洲联邦银行,本次交易将释放资本,优先用于支持澳洲联邦银行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业务发展。澳洲联邦银行将继续持有杭州银行股份,支持杭州银行发展,并持续完善在浙江省的商业伙伴关系。对杭州银行,天风证券认为,杭州银行的股权结构进一步优化,夯实本土服务能力。本次受让完成后,更强化了国有资本对公司的控制,有利于充分发挥股东协同优势,助力业务开拓。比如杭州市城建投资集团和杭州市交通投资集团均为杭州市城市基础设施的大型投资与营运主体,两者的入股将帮助公司在民生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打开增长空间。光大证券表示,此次受让方杭州城投、杭州交投均为杭州市属国企,后续有望在拓宽存款来源、市政建设项目等方面给予杭州银行相关资源支持。

17、2022-06-09 创意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出售成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部分股权

6月9日晚,创意信息披露,拟根据证券市场情况及公司经营状况,通过集中竞价方式择机出售所持成都银行股票,出售数量不超过444.66万股。公告显示,创意信息持有成都银行的股份为444.66万股,占成都银行总股本的0.12%,全部为无限售条件流通股,股份来源为成都银行首次公开发行前股份。

原因:公司择机出售股票资产事项有利于盘活公司存量资产,提高公司资产流动性及使用效率,不存在损害公司及全体股东特别是中小股东利益的情形。

18、2022-05-20 南通万达能源动力科技有限公司出售江苏银行股份有限公司0.039%股权,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0.00028%股权等

中材节能(603126)公告,所属子公司南通万达能源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拟通过二级市场将其所持有的江苏银行(600919)股份有限公司、交通银行(601328)股份有限公司全部股份对外出售。目前,公司所属子公司南通万达分别持有江苏银行597.06万股(对应持股比例为0.039%)、交通银行20.99万股(对应持股比例为0.00028%);苏银行出售价格不低于7.4元/股,交通银行出售价格不低于5.5元/股。

原因:增加资产的流动性。

19、2022-04-20 宁波中百股份有限公司出售西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部分股权

4月20日,宁波中百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年度股东大会通过公司关于授权择机出售参股公司股权的议案。

20、2022-03-04 厦门银行股份有限公司48004.5448万股股权权益变动

厦门银行(601187.SH)公告称,收到该行第一大股东厦门市财政局的书面通知,根据中共厦门市委和厦门市人民政府要求,厦门市财政局持有的该行4.8亿股股份将全部划给厦门金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圆集团”)。

原因:中共厦门市委和厦门市人民政府的要求,或因国企大规模重组。

21、2022-02-17 新华都特种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出售北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100万股优先股

公司向中信证券管理的资产管理计划出售所持有的北京银行非公开发行优先股,交易金额为人民币10,086万元。

原因:经营发展需要。

22、2022-01-15 浙江广厦股份有限公司购买浙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00万股股份

根据公告,2021年第四季度,浙江广厦分别召开第十一届董事会第五次会议、2021年第五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并通过了《对外投资暨关联交易的议案》。浙江广厦于2021年11月12日参与拍卖,以共计6,414.30万元的价格成功竞得浙江省东阳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持有的浙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浙商银行”)A股限售流通股共计2,000万股。

2021年第四季度,公司收到浙江省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出具的《执行裁定书》,相关内容如下:(1)将被执行人浙江省东阳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持有的浙商银行2,000万股限售流通股股票归买受人浙江广厦股份有限公司所有;(2)解除对浙商银行2,000万股限售流通股股票的冻结;(3)买受人浙江广厦股份有限公司可持本裁定书到登记机关办理相关所有权过户登记手续。

23、2022-01-01 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0.5%股权权益变动

民生银行(01988)发布公告,2021年12月22日,中国泛海与厦门国际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签署《质押证券处置协议》,中国泛海将其持有的该公司2.16亿股A股股份(占该公司总股本的0.5%)转让给厦门国际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本次股份转让后,中国泛海持有该公司A股普通股18.03亿股,其关联方中国泛海国际投资有限公司、隆亨资本有限公司、泛海国际股权投资有限公司持有该公司股份数量不变。中国泛海及其关联方持有该公司股份数合计为25.54亿股,占该公司总股本的5.83%。

原因:因企业经营发展需要而开展的正常借贷活动,满足公司经营发展的资金需求。

24、2021-09-25 江苏张家港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7.58%股权无偿转让

江苏张家港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于2021年6月3日披露《关于部分国有股份无偿划转的提示性公告》(公告编号:2021-020),公司股东江苏国泰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拟将持有的公司136,962,673股股份无偿划转至江苏国泰南园宾馆有限公司。

近日,公司收到由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出具的《证券过户登记确认书》。江苏国泰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持有的公司136,962,673股股份无偿划转至江苏国泰南园宾馆有限公司事项已完成过户登记手续,过户日期为2021年9月23日。

本次股份划转完成后,江苏国泰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持有公司1,136,002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0.06%;江苏国泰南园宾馆有限公司持有公司136,962,673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7.58%,为公司第三大股东。(公告)

25、2021-09-23 长沙银行股份有限公司4.45%股权拍卖/司法裁定

本次拍卖股份过户完成前,新华联建设持有本行 289,430,762 股股份,占本 行总股本比例为 7.2%,其一致行动人湖南新华联国际石油贸易有限公司持有本 行 52,530,995 股,占本行总股本比例为 1.31%。新华联建设因未偿还到期债务,被司法拍卖 126,298,537 股,该等股份被湖南华菱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拍得,并已于 2021 年 9 月 16 日办理完成股份过户登记手续。本次拍卖过户完成后,新华联建设所持本行股份将降至 163,132,225 股,持股比例降至 4.06%。

26、2021年9月18日成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0.027684%股权无偿转让。

成都天府水城城乡水务建设有限公司向成都欣天颐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其目的是为进一步加强成都市金融资本规范化、专业化管理。这一划转行为得到了成都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下称“成都市国资委”)的同意和批复。划转之前,成都市国资委通过多家企业合计持有成都银行29.999937%的股份。

划转完成后,成都市国资委将间接持有成都银行股份比例提升至30.027620%,从而成为成都银行的实际控制人,同时成都交子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交子金控”)成为成都银行的控股股东。该次股权无偿划转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地方金融类企业健康发展,更好服务地方实体经济。同时,成都市国资委承诺在未来12个月内不会改变成都银行的主营业务或对其作出重大调整,也不存在对成都银行及其子公司的资产和业务进行出售、合并、与他人合资或合作的重大计划。

27、2021年6月3日青岛银行股份有限公司9.08%股权权益变动

2021年6月3日青岛银行股份有限公司9.08%股权权益变动,具体来说,这一变动涉及青岛海尔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卖方)与青岛海尔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买方)之间的股份转让协议。根据协议,青岛海尔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拟通过协议转让方式,向青岛海尔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转让其所持有的青岛银行409,693,339股A股限售股,占青岛银行股份总额的9.08%。交易金额达到22.94亿元(即229428.27万元)。

在交易前青岛银行无控股股东,交易后虽然青岛银行股权结构发生变化,但海尔集团合并持有青岛银行的股份数额及占比未发生变化。海尔集团(以合并持股计算)仍为青岛银行第一大股东。所以2021年6月3日青岛银行9.08%股权权益的变动,主要是海尔集团内部基于战略发展规划的调整,通过子公司之间的股份转让来实现的。这一变动未改变海尔集团作为青岛银行第一大股东的地位,且未对青岛银行的持续运营产生重大影响。

28、2021年5月25日宁波中百股份有限公司出售西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9,511万股份。

2021年5月25日,宁波中百股份有限公司原计划出售其持有的西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9,511万股股份,但这次出售并未实际完成,而是被撤回。原计划出售的主要原因其一是宁波中百可能希望通过出售部分西安银行的股份来优化其资产结构,提高资产流动性和使用效率。其二出售股份可能是为了筹集资金,以满足公司未来发展的资金需求。但由于涉及刑事案件的关联,此次出售被撤回。公司将继续关注此事进展,并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29、2021年3月23日成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1.46%股权无偿转让

2021年3月23日,成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1.46%股权无偿转让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成都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成都市国资委)对于成都银行部分国有股份的重新配置和管理。

根据成都市国资委的批复和决策,成都交子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成都交子金控集团)以无偿划转的方式从成都市协成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协成公司)取得了成都银行52,796,468股股份,占成都银行股份总数的1.46%。这种划转属于行政划拨,不涉及要约收购。这一股权划转是成都市国资委为了优化国有资本配置、加强金融资本规范化、专业化管理而进行的。通过这一划转,成都市国资委能够更有效地管理和利用其在成都银行的股份,同时也有助于成都交子金控集团增强其在金融领域的实力和影响力。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无偿划转并未导致成都银行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的变更。成都交子金控集团在划转前已经是成都银行的重要股东之一,此次划转只是进一步增加了其持股比例。

30、2021年2月26日杭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0.94%股权无偿转让

2021年2月26日杭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0.94%股权无偿转让。根据《杭州钱塘新区管理委员会关于同意将新区财政金融局持有的杭州银行股权无偿划转至产业集团的批复》的要求,进行了此次股权的无偿划转。杭州钱塘新区财政金融局,作为杭州市财政局的一致行动人,持有杭州银行55,663,206股普通股,占该行普通股总股本的0.94%。向钱塘新区产业集团(杭州钱塘新区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转让。

划转完成后,杭州钱塘新区财政金融局将不再持有杭州银行股票,而钱塘新区产业集团将持有公司55,663,206股普通股,占该行普通股总股本的0.94%。此次股权无偿划转是为了更好地管理和配置国有金融资产,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并未对公司的实际控制权产生任何影响。

2.2 国内失败或暂缓案例分析

案例

1、山西安泰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增资收购山西介休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部分股权失败

*ST安泰公告表示,近日收到山西介休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介休农商行”)通知,其控股子公司山西安泰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泰国贸”)参与该行增资扩股事宜未获相关银监部门审核通过。

股权结构显示,*ST安泰持有安泰国贸97%的股*ST安泰又披露了关于银行债务逾期的最新公告,表示公司所处的焦化、钢铁行业在2018年整体运行情况良好,公司主营业务盈利能力明显改善,但由于前几年公司经营业绩受到宏观经济和行业形势的持续影响,公司目前的偿债能力依然较弱,致使部分银行贷款到期未能偿还或续贷。截至2018年12月5日,公司及控股子公司累计逾期的银行贷款本金余额为12.35亿元。

介休农商行是晋中市第五家完成改制的股份制农村商业银行,2014年12月27日正式挂牌成立。截至2017年末,该行资产总计144.06亿元,所有者权益10.64亿元,股本金余额为7亿元,法人持股比例40.36%。

2、北京数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出售北京中关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1.81%股权失败

北京数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回笼资金偿还相关债务,有效压缩公司有息债务规模,降低财务费用,提升公司偿债能力,改善公司资产质量与财务状况,最终改善上市公司的持续经营能力。历经60天的公开变卖,北京中关村银行7240万股股权于近期因无人出价流拍。

北京中关村银行2022年营业收入、净利润均实现正增长。据该行2022年报显示,2022年该行实现营业收入14.80亿元,同比增长27.48%;净利润4.43亿元,同比增长24.09%。资产质量方面,截至2022年末,北京中关村银行不良贷款率1.57%,较上年末增加0.74个百分点,高于同期全国民营银行1.52%的平均水平,且该行不良贷款率达到该行近年来最高水平,据该行历年年报显示,2018年-2021年该行不良贷款率分别为0、0、0.89%、0.83%;拨备覆盖率161.12%,较上年末下降156.49个百分点,远低于同期全国民营银行282.54%的平均水平。

3、报喜鸟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购买温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0.44%股权失败

某某房地产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和某某混凝土集团有限公司持有的温州银行股权拍卖分别于2022年2月25日12时1分、12时3分竞买结束,起拍价均为3,097.50 万元,竞买增价幅度均为5.00万元,根据网络拍卖竞价结果显示,公司未能竞价成功。

4、广东宝丽华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出售广东南粤银行股份有限公司9.3%股权失败

宝新能源6月4日晚间公告,6月3日,公司分别与广州格菲、茂名英豪签署《<股权转让协议>终止协议》,并与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签署《股权转让协议》,将宝新能源持有的全部南粤银行股份转让给金立通信。本次交易转让股份总数为7亿股,占南粤银行总股份的9.30%,转让价格为人民币1.74元/股,转让总价款为人民币12.2亿元。本次转让完成后,宝新能源不再持有南粤银行股权。

目前,公司正加紧推进梅州客商银行开业前期工作,力争于年内完成前期准备并顺利开业。此外,2016年,宝新能源先后设立了广东信用宝征信管理有限公司和宝新融资租赁有限公司,将全资子公司广东宝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更名为广东宝新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并完成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

5、上海爱建信托有限责任公司增资收购曲靖市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不超过20%股权

在审核过程中由于与中国银监会新出台的《商业银行股权管理暂行办法》相关规定不符,爱建信托的股东资格未能获得监管审批,本次对外投资终止。而在4月17日,经云南银监局批准,曲商行增资扩股事项也尘埃落定,引进览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紫光集团有限公司两名新股东,持股比例分别为19.50%、13.50%。

爱建集团完善金融业务链条的意图显现,也透露出爱建集团想要补足银行板块的迫切。因为无论是在盈利或是资产质量上,曲商行都不算上佳。根据曲商行在中国货币网发布的2018年度同业存单发行计划中的相关数据显示,曲商行2014年~2017年11月末的营业收入持续下降,分别为10.43亿元、9.09亿元、9.05亿元、7.96亿元。截至2017年11月,净利润渐渐止跌,呈现回升趋势,为2.51亿元。不尽如人意的业绩背后,是曲商行不良贷款率的节节上升以及逼近红线的拨备覆盖率。

分析

根据上面的部分失败或暂缓案例,千际认为在银行并购案例中,失败或暂缓的原因往往具有复杂的背景和多元的因素。从原因来看,主要可以归结为几个方面:

一是市场环境的变化常常是导致并购计划受阻的首要原因。市场环境对股权融资的成功与否具有重要影响。当市场环境不景气或行业前景不明朗时,投资者可能会持谨慎态度,减少投资或选择更安全的投资渠道。例如,在某些行业周期性调整或全球经济形势不稳定的时期,股权融资的难度可能会增加。另外也会影响价格或估值问题:股权融资中的价格或估值问题是投资者关注的重点。如果企业给出的价格或估值过高,可能会让投资者认为投资风险过大;而价格或估值过低则可能使融资方无法接受。因此,企业需要合理定价和估值,以平衡投资者和融资方的利益。竞争激烈:在股权融资市场上,竞争是常态。如果企业所处的行业或领域竞争激烈,可能会导致投资者在选择投资对象时更加谨慎。此外,如果市场上存在更具吸引力的投资机会,投资者可能会选择其他项目而忽略企业的融资计划。

二是资产质量或盈利能力不足:投资者在进行股权投资时,往往关注企业的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如果企业的资产质量不佳或盈利能力不足,可能会让投资者担忧投资风险,进而选择避免投资。例如,曲商行在融资前的业绩不佳和不良贷款率上升等问题,可能影响了投资者的信心,导致融资失败。

三是监管政策的调整也是导致期货公司并购失败或暂缓的不可忽视的原因。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监管部门可能会出台新的政策标准与法规,对并购活动进行更严格的监管。这些新政策可能对并购的条件、程序、信息披露等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使得原本可行的并购计划变得不可行或需要更多的时间和资源来适应新的政策环境。例如,上海爱建信托增资收购曲靖市商业银行股权的案例中,未能符合中国银监会新出台的《商业银行股权管理暂行办法》的相关规定,导致了融资的失败。

四是还有一些其他因素也可能影响银行并购的成败。例如,并购双方的战略规划可能存在差异,导致对并购目标的认知不同;或者并购双方的企业文化、管理模式等方面存在不兼容之处,使得并购后的整合工作难以进行。此外,外部竞争环境的变化、技术创新的不断涌现等也可能对并购产生重要影响。

千际认为,公司通常希望通过并购来扩大市场份额、提升品牌影响力、增强竞争力或实现业务多元化。银行并购失败或暂缓并不意味着这些计划完全无法实施。相反,通过深入分析和评估失败或暂缓的原因,公司可以调整并购策略、优化交易方案、加强与监管机构的沟通,以及寻找新的并购机会。同时,随着市场环境和政策环境的变化,原本不可行的并购计划也可能在新的条件下变得可行。

因此,对于公司在进行股权融资时企业应合理定价和估值确保价格或估值既符合市场实际情况又能满足融资方的需求。企业应充分考虑投资者的利益诉求与自身发展需求之间的平衡制定合理的融资方案和定价策略。在融资失败后企业应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分析失败的原因并调整融资策略。通过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和改进融资策略企业可以提高未来的融资成功率并为企业的长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3 国内并购做大做强案例分析

案例

1、花旗出清广发银行股权,中国人寿233亿接盘

2016年2月29日,花旗集团与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中国人寿)签署了一份股份出售协议,根据协议内容,花旗集团将其持有的广发银行20%的股份出售给中国人寿。经过一系列的协商和准备工作后,双方最终于2016年8月29日完成这一交易的最终交割。成为中国银行业历史上的大额收购案。

原因: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外资抛售中资银行股权的现象,其背后存在双重动因。一方面,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速放缓,银行业面临着不良贷款攀升和净利润下滑的双重压力,这导致外资对于中资银行的长期投资价值产生了疑虑。另一方面,部分外资银行自身也面临经营困境,需要通过减持中资银行股权来筹集资金,以应对自身的财务压力,实现自救。这两方面的因素共同作用,促使了外资抛售中资银行股权的现象出现。

2、工商银行收购南非标准银行20%股权的并购案

2007年10月25日,中国工商银行在成功获取澳门诚兴银行控股权后,继续深耕新兴市场,宣布以约54.6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南非标准银行20%的股权,从而成为其第一大股东。双方最终同意“10%+10%”的双重收购结构,10%系标准银行向工商银行定向发行新股,另外10%系工商银行收购标准银行已发行的普通股,认购新购和收购老股互为前提条件。这一交易不仅体现了工商银行在全球市场布局的雄心,也是其上市以来最大规模的境外收购。该项交易已于2008年3月3日完成交割手续。

标准银行在工商银行的精心管理下,展现出稳健的经营态势和稳定的分红能力,为工商银行带来了显著的投资回报。从2008年初至2017年6月末,标准银行累计为工商银行贡献了320亿兰特的净利润,平均净资产收益率(ROE)高达14.7%。在此期间,工商银行共收到标准银行支付的现金股息约147.5亿兰特,并获得了额外的1995万股股票股息。按权益法核算,工商银行对标准银行的年均投资收益率高达7.65%,这一数字超过同期国内外市场的平均水平,也高于本外币债券的投资收益率。在享受高额分红的同时,工商银行还通过这项投资实现了数亿美元的战略合作收益,进一步彰显了其全球化战略布局的成效。

原因:工行制订国际化拓展的战略规划,尤为关注具有发展潜力的新兴市场,谨慎地通过设立分支机构或并购方式进入上述市场。

3、平安银行与深圳发展银行合并案

2009年6月12日,中国平安集团正式对外公布,已与深发展银行达成了《股份认购协议》和《股份购买协议》。2011年7月,深发展顺利通过向中国平安发股买资产的方式实现控股平安银行90.75%。2012年1月19日,深圳发展银行与平安银行董事会通过议案,同意深发展吸收合并平安银行,并更名为平安银行。合并后,平安银行所有权益由深发展承继,客户权益不受影响。小股东可选择现金或股票作为对价,每股定价为人民币3.37元,确保股东利益得到保障。

2012年6月14日,深发展银行宣布,平安银行已于6月13日,收到了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出具的《企业注销通知书》,深发展完成吸收合并平安银行的所有法律手续,深发展和平安银行已经正式合并为一家银行。

这次合并在中国银行业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合并后的新平安银行,总资产飙升至惊人的1.5万亿元,其网点数量也大幅扩充至410家,一跃成为了全国中型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佼佼者。

原因:根据相关要求,避免同业竞争。

4、中国民生银行并购美国联合银行

2007年,民生银行计划并成功通过董事会决议,以25亿元人民币收购美国联合银行控股公司9.9%的股份,并计划增持至20%,这是中国银行首次通过股权投资方式进入美国市场。然而,尽管民生银行成为联合银行的第一大股东,但在银行运营和决策中却难以获得话语权。2009年9月,联合银行因内部监管不足和高管不当行为被揭露面临严重财务问题,同年11月,其被加州金融管理局勒令关闭,导致民生银行投资大幅减值,累计损失近9亿元人民币,进军美国市场的尝试以失败告终。

原因:民生银行在跨国并购联合银行时,未充分评估法律风险、政治风险及联合银行的真实状况,导致投资性质不明,缺乏话语权,并过度依赖外部意见,最终遭受重大损失。

5、招商银行并购香港永隆银行

2008年6月2日晚间,招商银行宣布5月30日与香港永隆银行主要控股股东伍氏家族达成协议,计划以每股156.5港元的价格,或总计193亿港元(约合172亿元人民币)的现金,有条件地收购永隆银行53.12%的股权。这些股份的分配中,伍絮宜有限公司持有28.22%,伍宜孙有限公司持有13.89%,而宣康有限公司则持有11.01%。

为了完全掌控永隆银行,招商银行在2008年10月7日开始向剩余股东发起全面要约收购,每股价格仍为156.5港元。一个月后,招商银行就完成了对永隆银行的全面收购,耗资约363亿港元,并持有永隆银行全部已发行股份的97.82%。

随着收购的完成,永隆银行在港交所的上市地位也发生了变化。2008年10月28日,永隆银行在港交所停止交易。为了彻底整合永隆银行,招商银行在2008年11月开始了对剩余2.18%股份的强制性收购,并于11月15日完成了这一收购,使永隆银行正式成为招商银行的全资附属公司。

从盈利能力角度来看,这次收购对招商银行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截至2008年末,招商银行的资产总额达到了人民币15,717.97亿元,比年初增长了19.90%。

原因:扩大招商银行在香港的业务布局、加速国际化步伐、深化经营战略调整,以及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更为全面、优质且境内外一体化的金融服务。

分析

千际投行认为,在以上五个代表性并购案例,普遍体现了中国金融机构在全球化背景下面向内外市场实施积极扩张策略,无论是通过出售、收购还是合并的方式,都旨在优化资源配置、扩大市场份额、提升竞争力,并寻求更广阔的业务发展空间。比如,工商银行收购南非标准银行20%股权的并购案,不仅扩大工行国际业务版图,还在与标准银行的合作中成立了由两行最高层领导组成的战略合作联合指导委员会和多个对口合作团队,全面推进公司与投行业务、结算与现金管理、全球托管、金融市场、跨境人民币业务、风险管理、信息科技等多个领域务实合作,提升运营质量;招商银行并购香港永隆银行的案例也展示了并购对于快速扩大市场份额和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性。招商银行通过收购永隆银行,进一步巩固了其在香港市场的地位,有机会拓展更广泛的客户群体和业务范围。同时,招商银行在并购后提升了服务效率,同时带动招商银行与永隆银行盈利能力,进一步增强了自身的竞争力。

这些并购交易不仅带来了市场份额的扩大,更重要的是实现了资源的有效整合。通过合并或收购,金融机构能够整合双方的优势资源,提高运营效率,降低成本,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并购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挑战。这些案例也凸显了并购过程中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包括充分评估目标公司的真实状况、法律风险、政治风险以及文化差异等,以确保并购的成功并为企业带来长期价值。如中国民生银行并购美国联合银行失败案所示,跨国并购可能面临更复杂的风险。因此,在进行并购时,收购方需要充分评估目标公司的真实状况,审慎决策,并注意风险防范。

千际投行认为,并购是银行实现扩张和竞争力提升的重要途径之一。然而,在并购过程中,收购方需要充分评估风险,审慎决策,并注意资源整合等关键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提升并购的成功,实现长期发展目标。

2.4 国际收并购案例分析

在国际银行领域,收并购案例屡见不鲜,这些案例不仅影响了金融机构自身的战略和业务布局,也对全球金融市场的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案例

1、大通曼哈顿兼并JP摩根

大通曼哈顿公司(the Chase Manhattan Corporation)与JP摩根公司(J.P. Morgan & Co. Incorporated)的兼并案于2000年12月31日正式完成。新组成的公司取名为J.P.摩根大通公司(J.P. Morgan Chase & Co.)。据测算,新公司的收入将超过520亿美元,利润高达75亿美元,拥有9万员工,6600亿美元总资产,成为位于花旗集团和美洲银行公司之后的全美第三大银行集团。新公司在全球投资银行领域位列前列,与摩根斯坦利添惠、高盛和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并驾齐驱。

合并后的新公司在规模和资源上得到显著增强,能够更好地应对市场挑战和竞争压力。双方在业务上具有较强的互补性,合并后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提高整体运营效率,降低成本。通过合并,新公司能够更好地进入国际市场并扩大自身的市场份额,特别是在金融咨询、商业贸易、债券发行以及银行抵押贷款、保险销售等领域。合并后的新公司在全球投资银行领域地位得到进一步提升,与主要竞争对手并驾齐驱。在合并前,大通曼哈顿和JP摩根都面临一定的战略调整和资源整合需求。通过合并,双方可以共同应对这些挑战,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战略的协同。合并后的新公司可以更好地应对金融市场的变化和风险,提高整体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美联储理事会对该兼并计划的批准为合并提供了重要保障。同时,美国政府在金融领域的宽松政策也为并购活动提供了有力支持。

2、旅行者集团与花旗银行的合并

1998年4月6日,美国花旗银行与旅行者集团宣布合并。合并组成的新公司名为花旗集团(Citigroup)。合并后的花旗集团,其总资产达到近7000亿美元,成为当时世界上资产价值最大的金融公司。

旅行者集团与花旗银行的合并案例是金融界一次典型的“小鱼吃大鱼”的成功案例。通过合并,花旗集团不仅在资产规模上成为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金融公司,而且在业务种类、地理范围等方面实现了互补,极大地提高了盈利能力。此外,合并的成功也展示了企业在面对生存危机时采取积极策略的重要性,以及法律和政策环境对企业并购的深远影响。

3、德意志银行收购美国信孚银

在1999年,德意志银行以一定的金额收购了美国信孚银行,这一事件成为当时金融界的一大焦点。德意志银行,作为欧洲的重要金融机构,而信孚银行则是美国市场上的一家知名投资银行。此次收购不仅改变了两家银行的命运,也对全球金融市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收购前,德意志银行已经是一家跨国大银行,拥有广泛的海外业务,特别是在美国市场。然而,尽管德意志银行在美国市场有一定的业务基础,但在投资银行、私人银行业务等方面还未达到理想水平。信孚银行作为美国市场上的一家知名投资银行,信孚银行在资本市场业务、固定收益债券交易、风险管理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然而,在1994年,信孚银行因一个融资方案被宝洁和吉布森公司起诉,导致名誉受损,并面临一系列的法律问题。

此次收购对全球金融市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进一步推动了全球金融市场的整合和发展。德意志银行希望通过并购信孚银行来弥补自身在投资银行、私人银行业务等方面的不足,实现业务的多元化和全球化。90年代后期,美国资本市场和公司并购业务市场迅速发展,为德意志银行提供了良好的市场机遇。同时,信孚银行因法律问题而面临困境,为德意志银行提供了并购的良机。德意志银行和信孚银行在业务、技术、市场等方面具有较强的互补性,通过并购可以实现协同效应,提高双方的整体竞争力。当时的全球金融环境和政策环境为跨国并购提供了良好的支持和保障,使得德意志银行能够顺利完成对信孚银行的收购。

4、安联保险公司收购德累斯顿银行

2001年,德国保险巨头安联保险公司(Allianz SE)与该国第三大银行德累斯顿银行达成收购协议,安联保险以240亿欧元收购了德累斯顿银行的多数股份,组成了全球第四大金融集团。

安联保险希望通过收购德累斯顿银行,实现其银行业务的快速发展和规模扩张,以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在德国金融市场上,各大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异常激烈。安联保险通过收购德累斯顿银行,可以避免与其他金融机构在银行业务领域的直接竞争,从而保持其市场地位。安联保险在保险业务方面具有强大的实力,而德累斯顿银行在银行业务和投资信托等领域具有显著优势。通过收购,双方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提高整体竞争力。德累斯顿银行在德国拥有1150家分支机构,并下属德国投资信托公司,这是一家在德国公共投资基金领域颇具实力的企业。安联保险看中的是德累斯顿银行的这些业务实力,希望通过收购来扩大自己的金融业务。

5、蒙特利尔银行收购美西银行

在2023年,蒙特利尔银行(BMO.US)宣布将以163亿美元的价格收购美国的美西银行(Bank of the West)。收购完成后,蒙特利尔银行的美国子公司BMO Financial Corp.的合并资产将达到2868亿美元,约占美国保险存管机构持有资产的1%。这使得蒙特利尔银行在美国市场的地位得到了显著提升,并扩大了其在西部地区的业务网络。虽然美西银行被收购,但其品牌和业务得到了延续。蒙特利尔银行表示将继续保留美西银行的品牌和业务模式,以确保客户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此次收购对全球金融市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不仅推动了银行业的整合和竞争加剧,还促进了跨国金融交易的增加和全球金融市场的融合。

蒙特利尔银行收购美西银行是其在美国市场进行战略扩张的重要步骤。通过收购美西银行,蒙特利尔银行能够迅速扩大在美国的业务网络和客户基础,提高其在美国市场的竞争力和市场份额。蒙特利尔银行和美西银行在业务、客户基础和地理位置等方面具有互补优势。通过收购,蒙特利尔银行能够利用美西银行在西部地区的业务网络和客户资源,进一步扩大其在美国的业务范围和服务能力。由于加拿大银行业监管机构提高了银行业所需的资本缓冲,蒙特利尔银行被迫出售了部分股权以提高其资本水平。通过收购美西银行,蒙特利尔银行能够进一步提高其资本水平,增强其抵御风险的能力。当时的市场环境为蒙特利尔银行提供了收购美西银行的良好机遇。美国银行业的竞争格局正在发生变化,而蒙特利尔银行通过收购美西银行能够抓住这一机遇,实现其在美国市场的快速发展和规模扩张。

现状

近年来,国际银行业并购市场呈现出活跃态势。根据金融平台公司 Dealogic 的统计数据显示,全球并购交易总额在2024年第一季度实现同比大幅增长30%,达到约7,551亿美元。其中,交易价值超过100亿美元的大型交易数量显著跃升,显示出市场并购活动的强劲势头。根据摩根士丹利的预测,2024年全球并购交易量有望实现50%的增长。特别是在银行业,由于企业信心逐步恢复以及全球通胀压力与经济衰退担忧的缓解,并购市场步入复苏通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Dealogic

千际投行根据自身参与多起银行并购案经验认为银行产业正逐渐由市场分散走向市场集中,且从各国向全球集中发展。从宏观因素来看,金融全球化的发展为银行并购提供了较为宽松的宏观环境。从微观因素来看,并购可以扩大市场份额,提升全球竞争力、节省资源和优化资源配置、降低经营成本并增加利润。因此并购活动对全球银行业产生了深远影响。一方面,它推动了银行业的整合和集中,提高了行业的整体效率和稳定性。另一方面,并购也带来了挑战,如监管环境的变化、文化差异和整合风险等。

第三章 主要企业股权变动分析

在银行业中,股权变动不仅是企业战略调整的重要手段,更是行业竞争格局变化的直接反映。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环境的变化和金融市场的波动,银行业的收并购活动显著增多,股权结构的调整频繁。通过分析主要企业的股权变动情况,可以深入了解行业内部的资源配置、战略合作、以及资本市场对银行业发展的预期。特别是在中国市场,国有银行与股份制商业银行之间的股权变动尤为引人注目,涉及到政府政策导向、市场竞争力的提升以及跨境资本流动等多重因素。

3.1 案例分析

新余农商银行

2019年,新余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余农商银行”)的第一大股东江苏晋和电力燃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苏晋和”)拟清仓退出,挂牌转让其持有的9.79%的股权,即1.37亿股股份,转让底价为36181万元。江苏晋和作为第一大股东,其清仓退出的决策可能基于其自身发展战略调整或资金需求等考虑。银行股权结构的变动也是市场环境和经济形势变化的结果。通过股权转让,银行可以优化股权结构,提高治理水平,以应对可能出现的风险和挑战。

2022年,新余农商银行通过资本公积转增股本的方式,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0.5股,合计转增72704144股。资本公积转增股本是一种增加股本的方式,可以提升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增强银行的抗风险能力。这种方式,银行可以更好地支持其业务发展和扩张,提升市场竞争力。

宜宾商行

宜宾市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宜宾商行”)经历了多次增资扩股,导致股权结构发生变化。例如,在2020年的增资扩股中,五粮液集团通过定增成为该行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达到19.99%。五粮液集团等大型企业通过增资扩股成为宜宾商行的主要股东,这反映了战略投资的需求和对宜宾商行未来发展的信心。增资扩股有助于提升宜宾商行的资本实力,支持其业务发展和扩张。其他主要股东包括宜宾市财政局、宜宾市翠屏区财政局、宜宾市南溪区财政局等,分别持有该行一定比例的股份。

第七大股东成都西南石材城与第十大股东超宇集团持有的股权质押比例超过95%,均失去在股东大会的表决权。成都西南石材城持有的1.37亿股股权被法院冻结至2024年6月15日。部分股东将持有的宜宾商行股权进行质押,可能是为了满足其自身的融资需求。高比例的股权质押和冻结可能影响股东的表决权和宜宾商行的治理结构。

长春发展农商银行

由于长春乾源房地产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和吉林省乾源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债务问题导致司法拍卖,使得这两家公司多次成为被执行人。由于执行标的合计数额较大,因此其持有的长春发展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春发展农商银行”)股权被法院进行拍卖以偿还债务。

长春发展农商银行受让河北银行股份可能是出于战略布局和多元化发展的考虑。通过持有河北银行股份,长春发展农商银行可以拓展其业务范围,增强与其他金融机构的合作,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

普宁农商行

2022年2月,广东普宁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普宁农商行”)进行了定向募股,并获得了广东银保监局的批复。广东粤财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粤财控股”)利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认购了普宁农商行3.12亿股股份。认购后,粤财控股占普宁农商行本次发行后总股本的比例为29.81%,近30%。普宁农商行的管理权从广东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以下简称“广东省联社”)整体移交至东莞市政府。

普宁农商行的股权变动是在广东省农村信用社改革和地方政府主导下的区域金融资源整合背景下进行的。通过优化股权结构、提升治理能力、加强区域金融资源的协调配合等措施,普宁农商行将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支持小微企业及“三农”发展。

西宁农商行

2019年,青海西宁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宁农商行”)获批增资旗下村镇银行,向青海乐都三江村镇银行投资入股。据公开信息,西宁农商银行此前对乐都三江村镇银行投资2550万元,持股比例51%。经过追加投资3500万元后,对乐都三江村镇银行投资金额达到6050万元。

银行为了扩大业务规模、增强市场竞争力,可能需要增加注册资本或引入新的战略投资者,从而引发股权变动。银行可能通过股权变动来优化其资本结构,包括提高资本充足率、降低不良贷款率等,以满足监管要求,增强自身风险抵御能力。银行可能通过引入具有特定资源或优势的战略投资者,加强在某一领域或地区的业务合作,以推动业务发展和创新。股东可能因为自身经营策略、财务状况或市场判断等因素,选择增持或减持银行股份,从而导致股权变动。银行业监管政策的调整和市场环境的变化也可能对银行股权变动产生影响。例如,监管政策可能对银行股权结构、股东资质等方面提出新的要求,而市场环境的变化可能影响投资者的投资决策。

石狮农商行

福建石狮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石狮农商行”)的第二大股东福建建德集团有限公司将其持有的部分股权进行了质押,质押比例高达49.08%。这一信息显示了石狮农商行股权结构的一个显著特点,即部分大股东可能存在较高的财务压力或资金需求。大股东质押股权的行为通常与资金需求相关,如需要筹集资金用于其他投资、偿还债务或满足其他财务需求。福建建德集团有限公司高达49.08%的质押比例可能反映了其较高的资金需求。

福建石狮渝农商村镇银行(与石狮农商行有关联)的股权在近年来发生了变动。具体而言,重庆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受让了多家公司持有的该行股份,持股比例从51%升至91%,股权情况进一步集中。这一变动体现了村镇银行股权结构的变化趋势。村镇银行股权的变动可能是为了优化股权结构,提高银行的治理效率和市场竞争力。例如,重庆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增持福建石狮渝农商村镇银行股份,可能有助于提升其对该行的控制力和影响力。

锦州农商银行

工商银行和信达投资也在2019年受让了锦州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锦州农商银行”)的部分股权,其中工商银行拟通过全资子公司工银投资出资不超过30亿元受让锦州农商银行10.82%的内资股股份,而信达投资则拟受让锦州农商银行6.49%的内资股股份。

增资扩股的主要目的是进一步提高锦州农商银行的综合竞争力,优化股权架构,增强风险抵御能力,并改善资本充足率及核心资本充足率。通过增资扩股和股权转让,锦州农商银行能够筹集更多的资金来补充其核心一级资本,从而改善其资本状况。部分股东可能因经营策略调整或资金需要而选择出售或转让其持有的锦州农商银行股权。

鹿城农商银行

2023年12月29日(审批时间),浙江温州鹿城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鹿城农商银行”)通过受让等方式增持了长顺富民村镇银行、纳雍富民村镇银行、大方富民村镇银行、金沙富民村镇银行四家村镇银行的股权。

鹿城农商银行连续增持旗下四家村镇银行股权,彰显了对村镇银行长期发展的信心,并希望通过此举帮助村镇银行提高持营能力,化解潜在风险。通过增持村镇银行股权,鹿城农商银行可以更好地整合资源,实现优势互补,提高整体经营效益。随着金融市场的变化和监管政策的调整,鹿城农商银行可能需要通过股权变动来适应市场环境和监管要求。通过对村镇银行的控制和管理,鹿城农商银行可以进一步扩大其在农村金融市场的影响力,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汇通银行

福建福清汇通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汇通银行”)拟受让泉州农商行持有的福建罗源汇融村镇银行15%的股权,共计569.25万股,受让总金额为901.75万元。同时,汇通银行拟将其持有的长汀汀州红村镇银行15%的股权,合计1200万股,转让给泉州农商行,转让总金额为2362万元。通过股权互换,汇通银行将持有福建罗源汇融村镇银行30%的股权,成为该村镇银行的主发起行,从而加强对该行的管理。同时,泉州农商行也将成为长汀汀州红村镇银行的主发起行,实现对其管理的加强。

股权互换后,汇通银行和泉州农商行在各自受让的村镇银行中的持股比例均有所提高,这将有助于增强主发起行在村镇银行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通过股权互换,汇通银行和泉州农商行可以优化各自在村镇银行中的资源配置,实现资源的互补和共享,提高整体运营效率。在千际投行的分析师看来,村镇银行应明确立足三农、服务好基层,做好小而美的定位和发展模式。股权互换有助于汇通银行和泉州农商行更好地满足监管要求,推动村镇银行的稳健发展。

3.2 总结

通过对中国银行业主要企业股权变动的深入分析,可以发现近年来中国银行业的股权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这些变动不仅反映了企业内部战略调整的需求,也体现了行业发展的整体趋势和政策导向。

总体来看,中国银行业主要企业的股权变动主要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驱动:一是政策因素,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银行业优化股权结构,提高资本充足率;二是市场因素,金融市场的波动和资本需求的变化促使银行通过股权变动来增强竞争力;三是战略因素,企业为了实现长期发展目标,通过股权调整引入战略投资者,提升管理水平和运营效率。

通过对中国银行业主要企业股权变动的系统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股权变动已成为中国银行业提升竞争力和实现战略转型的重要手段。未来,随着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和改革的深入,中国银行业的股权结构将继续优化,企业间的资本合作和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因此,对于投资者和行业从业者来说,密切关注股权变动的动向和趋势,深入分析其背后的战略意图和市场影响,是制定投资决策和战略规划的重要依据。

第四章 买家分析

银行业收并购活动中,买家的多样性反映了金融市场的复杂性和融合趋势。根据千际投行的收并购案例库分析,参与银行收并购的主体包括金融信托公司、金融控股公司、商务服务业公司、保险公司、制造业大型公司以及房地产开发公司等。这些买家在银行业收并购中的活跃表现,不仅体现了其对金融资产的战略需求,也反映了各行业通过银行资源进行资本运作和扩展业务版图的趋势。

4.1 买家分析

下面我们将对各个主体的购买原因进行简要分析:

金融信托公司

通过资本运作增强市场竞争力,优化资源配置,并实现长远的业务发展和财务目标。

通过持有银行股票,信托公司可以与银行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促进业务协同。银行广泛的客户基础和销售渠道能为信托产品提供更广阔的市场,而信托公司则可以为银行客户提供更多样化的金融服务和投资选择。此外,银行能够提供持续且稳定的分红收入,可以从银行的盈利中分得股息,实现其固有资金的保值增值。同时,投资银行有助于分散投资风险,能够为信托公司的投资组合带来必要的多元化,平衡其他高风险投资。在某些情况下,如果信托公司持有的银行股份达到一定比例,可能会在银行的经营管理中拥有发言权,影响银行的战略决策,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双方的共同利益。

金融控股公司

购买银行股票是一种基于风险分散、收益追求、战略匹配及市场影响力考量的综合性投资策略。

通过购买不同银行的股票,金融控股公司可以实现其投资组合的多元化,分散风险。银行股作为金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与其他行业周期性不同,有助于平衡整体投资组合的风险。银行股分红稳定,许多银行每年提供相对较高的股息收益率,这为金融控股公司提供了稳定的现金流收入,尤其是在低利率环境下。

如果金融控股公司已经拥有或计划建立一个包含多个金融服务的生态系统,购买银行股票或控股权可以促进业务协同,比如在零售银行、企业贷款、资产管理等方面的整合,增强集团的整体竞争力。

在某些情况下,购买足够的股份可以让金融控股公司对银行的经营决策产生影响,甚至获得董事会席位,从而更好地保护自身利益,并可能推动两家机构之间的合作或资源整合。

商务服务业公司

商务服务业公司可能拥有一定的闲置资金或投资预算,为了分散风险并寻求稳定的回报,它们可能会选择购买银行股票。银行股通常被视为相对稳定的投资,因为银行业作为经济的核心部分,通常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和稳定的分红政策。

银行股往往提供较为稳定的股息收入,对于追求稳定现金流的公司来说,这是一个吸引点。特别是在低利率环境下,高质量的银行股可能提供比债券或其他固定收益产品更有吸引力的回报。

如同个人投资者一样,公司也可能基于对市场的判断进行投资。例如,在预期降息、降准等政策利好银行股时,或者在判断金融市场即将进入牛市初期,银行股有望获得较大增值时,公司可能会选择购入银行股票以期获得资本增值。

对于一些依赖于金融环境稳定性的商务服务公司,购买银行股票也可以作为一种对冲策略,帮助公司在特定的经济环境下减少风险。

保险公司

是一种基于财务、战略及风险管理多方面考虑的投资决策。

保险公司管理着大量的保费收入,需要通过多元化投资来分散风险。银行股票作为一种相对稳定的投资标的,可以平衡保险公司投资组合中的风险,尤其是在与债券和其他资产类别结合时。

银行通常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并且定期向股东分红,这为保险公司提供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投资回报来源。特别是在低利率环境下,银行股的高分红特性对寻求收益的保险公司特别有吸引力。同时,持有银行股票旨在促进双方在产品交叉销售、客户资源共享、金融服务整合等方面的协作。例如,保险公司可以通过银行渠道销售保险产品,同时银行也能借助保险服务来丰富其产品线。

银行因其重要性通常受到严格监管,经营相对透明且风险可控,尤其是大型国有银行,其倒闭风险较低。

制造业公司

制造业公司购买银行股票是其财务管理的一部分,既可能是基于财务收益的考虑,也可能是出于战略联盟或风险管理的需求。

通过购买银行股票,制造业公司可以将其资金投资于非直接相关的行业,从而实现资产配置的多元化,减少因自身行业周期性波动带来的风险。同时,银行股票收益稳定,有较高的分红比例和稳定的盈利模式。

持有银行股票可以为公司提供潜在的资本增值机会,同时银行股的高股息特性可以帮助公司获得比普通储蓄更高的回报,增强其财务状况。

房地产开发公司

购买银行股票不仅是为了追求投资回报,更是为了通过资本纽带构建与金融机构的深层次合作,实现资源互补和战略协同。

房地产公司可能会将购买银行股票视为一种投资手段,以期获得股票价值增长带来的资本收益。银行股票因其相对稳定性和较高的分红政策,常被视为较为稳健的投资选项。通过持有银行股票,房地产公司可以与银行建立起更紧密的合作关系。这种关系有利于公司在需要时更容易获得贷款、授信额度、项目融资等金融服务,以及更优惠的贷款利率和条件,从而降低融资成本。

房地产行业具有周期性,通过跨行业投资银行股票,房地产公司可以分散其业务风险,实现资产组合的多元化,平衡房地产市场波动对公司财务状况的影响。

持有银行股票某种程度上可以提升房地产公司在金融市场上的信誉度,表明公司拥有较强的资金实力和良好的投资眼光,有助于增强合作伙伴、投资者及客户的信心。

若持有较大比例的银行股票,房地产公司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参与银行的治理结构,对银行的经营决策施加影响,进而可能为自身的融资需求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4.2 法律要求

银行收并购活动受到一系列法律法规的约束和指导,这些法律条文旨在规范并购行为,确保金融市场稳定,保护股东和存款人的利益,以及维护公平竞争。首先,《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为银行并购提供了法律基础框架。该法规定了商业银行的设立、变更、终止以及业务经营的基本原则,确保并购行为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进行。

其次,《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授权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原银监会)对银行业金融机构进行监督和管理,包括并购活动的审查与批准。该法确保了银行收并购活动在严格的监管下进行,有助于防范金融风险,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

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对于可能产生限制竞争效果的并购行为,包括银行间的并购,需要按照《反垄断法》的规定进行申报审查,防止市场垄断。此法旨在维护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避免因并购而导致市场竞争力的丧失或垄断行为的产生。

与此同时,中国银保监会制定了《商业银行并购贷款风险管理指引》,详细规定了商业银行在提供并购贷款时的风险管理要求。该指引包括对并购交易的合法性、可行性、风险评估等方面的要求,确保并购贷款在风险可控的范围内发放,保护银行的信贷资产安全。

最后,《证券法》也涉及到上市公司并购的部分,如第八十五条规定了投资者可以通过要约收购、协议收购及其他合法方式收购上市公司的规则。这些规定为银行在资本市场上的并购活动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确保交易的透明和公平。

千际投行认为,这些法律法规为银行收并购活动提供了全面的法律保障,确保并购行为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进行,同时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公平竞争。通过严格的法律约束和监管,可以有效防范金融风险,保护股东和存款人的利益,促进银行业的健康发展。

4.2 影响和风险

银行收并购活动对行业市场结构、客户体验、风险管理、运营效率、市值及股东价值、融资和债务风险以及营运风险等方面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并购活动往往会导致银行业市场集中度的提高,形成由少数几家大型银行主导的市场格局。这种变化可能会影响市场竞争态势,降低市场活力。然而,通过并购实现的规模经济效应,也可能提升服务效率,增强行业整体竞争力。

并购有助于扩展服务网络和丰富产品线,为客户提供更全面的金融服务。此外,通过整合双方的技术和创新资源,并购可能加速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提升客户体验。然而,服务整合的复杂性和技术兼容性问题也需得到妥善处理,以避免客户满意度的下降。

通过并购,银行可以整合资本资源,提高资本充足率,分散经营风险。然而,并购过程中需要谨慎评估被并购方的资产质量,否则可能导致并购后资产质量下降,增加不良资产的风险。因此,风险管理在并购决策中至关重要。

并购后,银行可以通过整合后台系统、减少重复机构和流程来降低成本,提高运营效率。然而,整合过程中的文化冲突、人员重组和系统兼容性问题可能带来挑战,影响整合效果。顺利的整合可以显著提升运营效率,但失败的整合则可能导致成本增加和效率降低。

成功的并购通常会带来股价上涨,为股东创造价值。然而,如果并购整合不顺,可能损害股东利益,导致股价下跌。因此,如何有效地进行并购整合,保护和提升股东价值,是每次并购活动的关键。

并购过程中往往需要大量资金,若使用高杠杆融资,可能增加债务负担。若并购失败,将面临资金链断裂的风险,甚至可能引发财务危机。因此,合理的融资安排和风险控制是并购成功的基础。

并购后的整合难度大,尤其是在企业文化、管理体系和IT系统的融合上。如果整合不当,可能导致运营效率下降和客户流失。有效的整合策略和执行计划对于降低营运风险、实现并购效益至关重要。

千际投行认为,银行收并购活动带来了诸多机会和挑战。市场结构的变化可能带来效率提升,但也需警惕市场活力的降低。客户体验和服务创新可能因资源整合而得到提升,但整合过程中的技术兼容问题不容忽视。风险管理在并购中尤为重要,资本充足率的提高和风险分散需建立在对被并购方资产质量的全面评估基础上。运营效率的提高需要克服文化冲突和系统兼容问题,成功的整合策略至关重要。市值和股东价值的保护与提升取决于并购整合的有效性,融资和债务风险需通过合理的安排和控制来防范。只有通过科学的决策、有效的风险管理和精细的整合策略,才能实现预期的并购效益,推动银行业的持续发展。

第五章 卖家分析

5.1 原因分析

在银行收并购活动中,卖家由于财务困境、规模经济、监管压力和技术落后等多种原因选择被其他银行收购。根据千际投行的案例分析,这些因素在推动银行业并购浪潮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财务困境是银行选择被并购的主要原因之一。许多银行由于不良贷款增加、资本充足率不足以及盈利能力下降等问题,陷入财务困境。面对这样的困境,这些银行往往选择被并购作为解决资金问题、避免破产的出路。例如,一些地区性银行在不良资产高企的情况下,通过被更具实力的银行收购,获得了必要的资本支持,缓解了流动性压力。

其次,规模经济与成本节约也是驱动银行卖出的关键因素。小型银行或地区性银行在运营中常常面临较高的成本压力,通过被大型银行收购,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和成本节约。被收购后,这些银行能够利用收购方的资源和网络,降低单位成本,提高运营效率,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大的生存空间。

监管压力也是促使银行选择被并购的一个重要原因。全球金融危机后,金融监管日趋严格,资本要求不断提高,合规成本显著上升。对于那些难以满足新监管标准的银行来说,被并购成为一种应对策略。通过与更大、更合规的银行合并,这些银行能够更好地应对监管要求,降低合规风险。

技术落后是银行业面临的另一大挑战。在数字化转型加速的背景下,技术落后成为部分银行的致命弱点。被拥有先进金融科技能力的银行收购,可以使这些银行迅速提升其技术实力和服务水平,从而在市场中保持竞争力。

根据千际投行的研究,较有代表性的卖家包括保险公司、商业贸易公司、房地产开发公司、投资与资产管理公司以及财政局等。这些机构由于自身业务特点和市场环境的变化,选择将旗下的银行资产出售,以优化资源配置和战略布局。

5.2 卖家分析

下面我们将对各个卖家的出售原因进行简要分析:

保险公司

是一个综合考量风险、收益、流动性和战略目标的决策过程,旨在优化其资产配置,维护财务稳健并最大化投资回报。

保险公司需要定期调整其投资组合,以符合内部的风险管理政策、监管要求以及市场变化。如果保险公司认为银行股票在其投资组合中的比重过高,或者预期银行股的表现将不如其他投资品种,可能会选择减持或卖出银行股票。

如果银行股票价格上升,保险公司可能会选择卖出以锁定已实现的资本收益。这符合其追求稳定回报和管理风险的原则,尤其是在预期市场可能回调的情况下。

保险公司可能面临偿付能力充足率要求、理赔支付或其他资金需求,此时出售部分银行股票可以快速回笼资金,确保公司的流动性安全。

保险公司需监控并管理投资组合的整体风险水平。若银行板块面临特定风险增加,如信贷风险、利率变动风险或监管政策变化,保险公司可能会减少对该板块的敞口。

保险公司的投资策略可能随公司战略目标的变化而调整。如果公司决定将更多资源投入其他领域,如增加对新兴市场、科技股或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资,可能会相应减少对银行股票的持有。

商业贸易公司

出售银行股票的决策通常与公司的财务状况、市场预期、投资策略调整及对行业动态的判断密切相关。

公司可能需要快速筹集资金用于自身的业务扩张、偿还债务、补充流动资金或应对突发的财务危机。出售持有的银行股票是一种变现资产、获取现金流的方式。

作为其整体投资策略的一部分,公司也可能决定调整资产配置,减少在银行股或特定行业的比重,转而投资其他被认为更具增长潜力或更能抵御经济周期的资产类别。

若公司判断银行行业面临不利的市场环境、监管压力增大、信用风险上升等情况,可能会选择出售银行股票以规避潜在的损失,实现风险分散。

如果银行股票价格已经达到了公司预期的目标价位或处于历史高位,公司可能选择出售以锁定利润,尤其是在预计市场可能回调的情况下。

此外,公司可能通过出售部分投资获得的收益来增加股东分红、回购自家股票或进行其他形式的股东回报计划,以提升市场对公司的评价和股东满意度。

房地产开发公司

是一个综合考量财务状况、市场预期、战略目标及外部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决策过程。

房地产公司可能面临短期或长期的资金压力,出售持有的银行股票可以迅速回笼资金,用于偿还债务、补充流动资金、投入新项目开发或应对其他紧急财务需求。公司可能根据市场环境变化、内部战略调整或资产配置优化的需求,决定出售部分银行股票,以重新分配资金到回报率更高或与主营业务关联更紧密的投资领域。

如果银行股票价格相较于购买时已有显著上涨,公司可能会选择卖出以实现资本增值,锁定投资收益,特别是在预期市场可能回调之前。若预见银行或整个金融市场可能出现不利变化,如经济衰退、信贷紧缩、利率上升等情况,房地产公司可能提前出售银行股票以避免潜在的资本损失。

投资与资产管理公司

通常综合考虑了市场趋势、经济环境、公司策略及客户需求等因素,出售银行股票是其动态管理投资组合、优化资源配置的一部分。

如果银行股票的价格已经达到了或者超过了公司的预期目标价位,资产管理公司可能会选择卖出股票以锁定利润。

为了维持投资组合的预定风险水平或调整资产配置,公司会卖出部分银行股票。例如,如果银行板块权重过高,或预计银行业的未来表现可能不如其他行业,出售股票可以帮助公司重新平衡投资组合。

当市场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比如预期利率上升可能影响银行的盈利前景,或全球经济、政策因素导致金融市场不稳定,资产管理公司可能会减少对银行股的敞口,以避免潜在的损失。

如果资产管理公司的客户要求赎回资金,公司可能需要卖出部分持有的银行股票或其他资产以筹集所需现金,满足客户的流动性需求。

此外,公司投资策略的改变也可能导致银行股票的出售。例如,如果公司决定增加对成长型股票或其他资产类别的投资,可能会减少在银行股上的配置。

公司自身可能有资金需求,如扩大业务、支付运营成本或偿还债务,此时会出售银行股票回笼资金。

财政局

是一个复杂的决策过程,涉及财政资金管理、国有资产布局优化、政策导向、市场环境及企业战略等多方面因素。

财政局作为政府的财政管理部门,可能需要筹集资金来应对预算赤字、支持公共项目、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保障支出或其他紧急财政需求。出售持有的银行股票可以快速获得大量资金,用于这些支出。

同时,可能会根据国有资产管理和优化布局的需要,调整其在不同领域的持股比例。政府可能会根据国家的经济政策、金融监管要求或反垄断规定,需要减少对特定银行或金融行业的控制力度,以促进市场竞争或防范系统性风险。

随着金融市场和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政府可能推动更多的市场化操作,减少直接干预,通过出售股份引入更多社会资本和市场机制,增强银行的市场化运作能力。

如果银行股票市场价格较高,超出政府对其内在价值的评估,或者预期未来股价可能下跌,财政局可能会选择高位套现,锁定利润,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有时候,出售银行股票也可能是响应银行自身的发展需求,如支持银行的股权结构调整、上市计划或引入战略投资者等。

第六章 未来展望

千际投行认为,未来银行间的收并购活动会更加活跃,行业整合加速,并伴有大量的跨境并购需求。同时,监管政策会更加严格,以应对经济周期与收并购带来的风险。此外,非经济要素指标也会影响收并购活动,如ESG评级等。

千际投行金融并购分析师预计未来几年,尤其是在中国及其他一些市场,银行间的并购活动将持续加速。通过分析麦肯锡等咨询机构的预测,由于经济下行压力、监管趋严、以及市场竞争加剧,未来3-5年内,银行业将经历一轮大规模的并购潮,特别是针对资产质量较低、盈利能力弱的城商行和农商行。

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和客户需求的变化,数字化能力成为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为了迅速提升自身的科技实力,传统银行可能会选择并购具有先进金融科技解决方案的初创企业或技术导向型银行,以快速适应市场变化。

尽管面临复杂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和严格的监管审查,但部分银行仍可能寻求海外并购机会,以实现全球化布局、获取新客户群体、分散风险以及利用不同市场的增长潜力。

监管环境的变化将直接影响银行并购的活跃度和模式。监管机构可能会鼓励或限制某些类型的并购,以维护金融稳定、促进公平竞争和保护消费者利益。

然而,全球经济周期性波动和不确定性增加,使得银行在面临资产质量压力时,可能通过并购来增强资本缓冲、改善资产结构。同时,银行在并购时也会更加注重风险管理,避免承担过高风险的资产和业务。

此外,环境、社会和治理(ESG)标准正逐渐成为并购决策中的重要因素。银行在评估潜在目标时,将越来越重视对方的可持续发展表现,这可能影响并购策略和目标选择。

作者:千际投行

封面:AI 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