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青锋
大凉山再次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在暑假即将到来之前,央视公开披露的“不少研学机构推出的大凉山支教研学项目却早已售罄,甚至还有候补者正在排队等捡漏”“‘7天收费万元就能拿到志愿者公益证书、乡村助学研学报告’的研学项目”等背后隐藏的秘密,让人不能不问,大凉山怎么就成了不少人眼中的“唐僧肉”?
相信在此之前,人们大多数都通过媒体报道得知,凉山公安机关曾经破获以“凉山曲布”“赵灵儿”“凉山孟阳”“凉山阿泽”为主要代表团队的“系列网红直播带货虚假宣传案”。将这些所谓的网红打着助农旗号,通过摆拍虚假视频,打造“大凉山原生态”人设,带货销售假冒的大凉山特色农产品,牟取高额利益,涉案金额超千万元的内幕公诸于世,并将相关MCN负责人、假冒产品供应商等逮捕归案。
当时青锋就在想,这些网红为何要选择大凉山,并以大凉山为背景,打造人设,行骗人的勾当呢?
说实在的,青锋对大凉山的了解甚少,所获取的信息也只是有关百科介绍的,大凉山是中国西部的山脉,在四川西南凉山彝族自治州内,是大雪山的支脉,海拔2000-3500米之间,个别山峰近4000米。大凉山是横断山东侧的平行山脉,东西两侧均为相对海拔较低的河谷,气候干热。 大凉山地区森林覆盖率约为50%,宜林宜牧,西侧的安宁河谷(州府西昌所在地)为四川省第二大平原。气候适宜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生产,著名农产品包括烟草、甘蔗、蚕茧、各种蔬菜等以及苹果、石榴、脐橙等水果。大凉山地区是重要的矿区,拥有大量铁、铜、铅、锌、锡、钒、钛、轻稀土等矿产。
至于大凉山能够被一些人看中,很可能就在于其总人口473万多人中,有汉、彝、藏、蒙古、纳西等10多个世居民族,以及其历史原因带来的贫困等,因而被某些机构或人利用,通过网络搞“悲情式营销”。
最典型的估计不少人都还记得,曾经一个时期,网络或手机上不断出现的一名80多岁头发花白的老大爷,不是满目愁容地看着自己的果园,说“苹果滞销了,帮帮我们!”,就是说自己种的菠萝滞销,要么就是自己种的大蒜又卖不出去,或者辣椒滞销需要众人帮忙。视频中,这一80多岁的老人,淳朴、呼之欲出的悲伤,不知道让多少人为之动容,慷慨解囊。
而事实上,这个80多岁在视频中一会儿苹果滞销需要帮助,一会儿辣椒卖不出去,请大家帮忙,都是套路。也就是一些团队以扶贫捐助、帮扶困难群众为名,引流量,博同情。乃至于“滞销大爷”过后,外出打工者上场,甚至让孩子站在摇摇欲坠的屋子里拍摄视频,请大家救助,直到通过打造出“凉山曲布”“赵灵儿”“凉山孟阳”“凉山阿泽”等网红直播,打造“大凉山原生态”人设,带货销售假冒的大凉山特色农产品,牟取高额利益。
估计不少善良的人都没有想到,当这些打造“励志网红”等虚假人设,以“大凉山”“助农”为名通过“套路带货”“虚假宣传”等方式进行虚假营销、非法牟利的违法违规行为被打击,60个违规账号关闭“商品分享”(橱窗)功能,永久关闭“小虞”“赵灵儿”“曲布”等粉丝量两百万以上账号5个后,有人又把眼睛盯在了“公益支教”上,让大凉山成了“公益支教的秀场”。
实际上,把“悲情式营销”,转换到“公益支教”,用句网络上大家常说的话,也只不过就是某些居心不良者换了个马甲而已。说穿了,所谓的“公益支教”,就是打着公益之名,在满足个别人“为申请海外留学、择校、评优提供相应证明”的诉求之外,其最大目的还是为了敛财而已。
正如有专家指出的那样,一些个人或机构不合规甚至“卖惨式”售卖大凉山支教的行为,最终还是会导致花钱的志愿者、大凉山的孩子都成为“公益生意链”的受害者。因此,有关部门必须对大凉山“支教研学动辄上万元,如今公益也能论斤卖了”的现象大声喝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