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妆浪潮获悉,上海宝山警方公布了4起利用直播和电商平台实施侵权假冒的案件,涉案金额超过1亿元。其中,一起制售假冒Mistine蜜丝婷防晒霜的案件尤为引人关注。

故事的开端是一位普通消费者李女士。去年底,她在某知名带货主播的直播间购买了Mistine蜜丝婷防晒霜。

然而,这款价格低于市场价五分之一的产品,却在使用时让她大失所望。简陋的包装、漏液的瓶身、防晒霜颜色的异常以及涂抹后的刺痛感,都让李女士怀疑自己买到了假货。

经Mistine蜜丝婷品牌方和检测机构鉴定,李女士的怀疑被证实,这款防晒霜确为假冒产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报案后,宝山警方迅速展开调查,最终锁定了以李某、林某为首的制假售假团伙。

调查显示,二人通过购买正品Mistine蜜丝婷防晒霜,并取得短期经销许可,以此为掩护大肆生产和销售假冒产品。通过与印刷工厂和假冒化妆品生产商合作,他们制造了大量假冒的瓶身和膏体,最终将这些假货通过直播间销售给毫不知情的消费者。

为了提高销量,李某与某传媒公司负责人徐某合作,利用人气网红直播带货。通过虚假宣传和低价诱惑,直播当日的销售金额突破100万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目前,李某、林某因涉嫌假冒注册商标罪被刑事拘留,其他涉案人员也因涉嫌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罪被依法取保候审。

上海警方提醒广大消费者,保存好支付记录和电子订单等凭证,及时向公安机关举报侵权假冒行为。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防晒头部品牌,Mistine蜜丝婷在市场上有较高的知名度,由于其价格定位低端,Mistine蜜丝婷频频成为假冒对象。

美妆浪潮整理发现,仅在2021年至2023年间,汕头和揭阳等地就查获了数万支假冒Mistine防晒产品。2021年8月,汕头市潮南区的一个工厂就曾被查获6300支假冒Mistine防晒霜。2022年7月,汕头市潮南区另一个工厂被查处,查获近1.2万支假冒Mistine防晒乳及6200支半成品,近1.4万支假冒Mistine防晒精华。2023年4月,广东揭阳市惠来县执法部门捣毁一个制假窝点,查获假冒Mistine化妆品近万支。

随着电商平台的发展,近些年,通过直播购物的方式成为广大消费者的新宠。然而,不法商家利用直播和电商平台销售假冒产品的现象背后,是直播平台在产品准入方面的监管机制存在缺失,且惩戒力度不足等问题。品牌方和平台之间的合作不紧密,也助长了假冒产品的泛滥。因此,消费者在享受直播购物便利的同时,也需要主动提高警惕,避免被低价诱惑而忽视产品质量。

网红直播间水有多深?

据《2023年“双11”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显示,2023年“双11”期间有关“直播带货”负面信息近150万条,涵盖价格垄断、低俗带货、虚假宣传等问题。

除了直播售假,据美妆浪潮整理,今年以来,各地还公布了多起与化妆品直播带货相关的不法案件。这些案件涉及夸大宣传产品功效、普通化妆品当特殊化妆品售卖、虚构价格欺骗消费者等“套路”,给消费者带来了诸多困扰。

今年3月,杭州缇苏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就曾因虚假宣传而被杭州市监局罚没24万元,案件具体情况是杭州缇苏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在通过旗下直播间推广三式解忧美肌无羡春光精华液化妆品时,功效宣传与国家药监局国产普通化妆品备案内容不一致,普通化妆品宣传特殊化妆品功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了解,杭州缇苏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是一家MCN公司,累计服务超过3000个品牌,全网粉丝覆盖3.5亿,签约了@氧化菊、@Uni颖儿、@Stephy谢婷婷、@一枝南南等多位达人。连这样头部的MCN公司都会在涉嫌违规并被处罚的情况,更遑论普通的博主和直播间,犯错的可能性无疑更大。

另有一案,杭州泛恩品牌管理有限公司通过发布虚假的价格比对信息,误导消费者认为华熙生物夸迪抖音某店铺的价格远低于天猫店铺,涉嫌不正当竞争。

案情如下的,2023年10月30日,抖音“小饼干”直播间举办了一场“夸迪专场”直播活动。该直播间由当事人负责提供直播运营全托管服务及推广策划服务。活动开始于上午9:30,期间主播推广了抖音店铺“夸迪官方旗舰店”销售的“【小饼干专属】夸迪华熙生物夸迪5D玻尿酸战痘次抛30ml”。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推广过程中,主播宣称该产品在猫猫店售价368元,但在直播间只需288元,并额外赠送一支价值99元的正装产品。同时,直播间工作人员展示了一块展板,显示天猫店铺“夸迪旗舰店”同款产品售价为368元。然而,经调查发现,该产品在天猫店铺存在多个销售链接,实际价格分别为折后318元和直播券后288元。最终,杭州泛恩品牌管理有限公司被罚款20万元。

类似上述案件的情况,如今在各直播间仍频繁发生。为保护消费者权益、维护市场秩序,亟需加大打击力度。

值得关注的是,近日山东省烟台市市场监管局正式提出要严查网红制造直播间虚假人气,集中清理网售标签或宣传信息违法的化妆品,打击网售化妆品等领域的违法行为,并发布了《关于开展“网络+监管”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6年)》(以下简称《方案》),打响了用更严格的市场监管和更严厉的行政处罚震慑不法商家的“第一枪”。

据了解,《方案》适用于网络交易平台经营者、网络交易平台内经营者、以及其他网络交易经营者三大主体。通过微信、朋友圈等社交工具进行营销活动、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的行为,属于市场监管部门职责范围的,也将纳入监管。

例如,在反不正当竞争方面,《方案》明确,市场监管部门将重点整治经营者通过客户端、小程序等渠道,对自身资质、服务或商品的性能、功能、质量、来源等进行虚假宣传以吸引流量、误导消费者的行为。而在产品质量安全方面,市场监管部门将关注线上店铺销售产品中的违法关键词,实施24小时全天候网络监测,实现信息共享和快速响应,提高发现问题和处理产品质量问题的能力。

净化化妆品行业市场环境,保障消费者权益,离不开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更离不开严格执法和包容审慎监管相结合的监管机制,可以预见的是,未来,随着技术的发展,监管手段将更加智能化和高效化,市场监管机构也将更加积极地采取行动,打击相关违法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