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公社好!” —— 20世纪50年代末的中国,这句口号响彻大江南北

这句口号,你爸妈、爷爷奶奶肯定耳熟能详!当年,人民公社可是个新鲜玩意儿,家家户户敲锣打鼓,兴高采烈地加入其中,都盼着过上“共产主义”的好日子。田间地头,人们热情高涨,仿佛看到了一个天堂般的未来。可是,为啥才几年时间,这“人民公社”就办不下去了呢?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民公社”是谁提出的?

话说1958年,咱们国家正处于“大跃进”时期,全国上下都憋着一股劲儿,要超英赶美,跑步进入共产主义。就在这股热火朝天的劲头下,“人民公社”的概念横空出世了!

那这个概念到底是谁提出来的呢?历史学家们对此可是争论不休,说法不一。有人说是毛主席在河南视察时,受到当地“集体食堂”和“集体农庄”的启发,萌生了这个想法;也有人说是当时的经济学家陈伯达最先提出“公社化”的建议,得到了毛主席的赞同。

但不管怎么说,“人民公社”这个概念,是和当时的时代背景紧密相连的。当时,我们急于改变落后面貌,急于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急于实现共同富裕,这种急切的心情,也反映在了“人民公社”运动的推进速度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啥要成立“人民公社”?

说白了,就是想“集中力量办大事”!

当时的想法是,把农民组织起来,成立大型的集体化组织,统一调配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农业生产和工业建设,实现共同富裕。

你像以前农民自己种地,一家一户的,效率低,产量也上不去。现在好了,大家一起干,人多力量大,粮食产量肯定蹭蹭往上涨!而且,还能腾出更多的人力来搞工业,发展经济,多好的事儿啊!

“人民公社”啥样?真的“吃饭不要钱”?

这“人民公社”可不是一般的生产合作社,它可是“政社合一”的组织,也就是说,它既是生产单位,又是基层政权。

你像“人民公社”下面,又分成了生产队、生产旅,每个单位都有自己的食堂、托儿所、小学,甚至还有自己的小工厂、小医院。大家生活在一起,工作在一起,就像一个大家庭一样。

那会儿,很多地方都实行了“吃饭不要钱”的供给制,大家干活也不计报酬,都想着为集体做贡献。一时间,全国各地都掀起了“共产风”,人们热情高涨,干劲十足,仿佛共产主义社会真的就在眼前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人民公社”的初衷是好的,但由于缺乏经验,加上“左”倾思想的影响,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

比如,“平均主义”盛行,干多干少一个样,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谁也不愿意多出力,反正都一样,结果大家一起“吃大锅饭”,反而影响了生产积极性

还有,“瞎指挥”现象普遍,不切实际地追求高指标,导致了劳民伤财;一些地方为了“放卫星”,虚报粮食产量,结果上级按照虚报的数字来征粮,导致农民手中没有粮食,生活陷入困境。

再有就是,“浮夸风”盛行,粮食产量虚报,最终导致了严重的经济困难。一些地方搞“大炼钢铁”,把农民家里的锅碗瓢盆都拿去炼钢,结果炼出来的都是一堆废铁,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历史的经验,值得我们反思

“人民公社”运动,最终以失败告终。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一无是处,它也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它让我们认识到,经济发展要尊重客观规律,不能搞“一刀切”;每个地方的实际情况都不一样,不能用一个模式套用所有地方。

也让我们明白,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只有调动起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才能真正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人民公社”已经成为了历史,但这段历史,依然值得我们铭记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