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段苏权将军忙碌了大半辈子,终于有时间歇歇了,他干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到四川秀山县雅江乡丰田村,去找当年救过他一命的恩人,李木富。
段苏权一直感念于李木富一家当年的搭救,要不是李木富给他送了十五天的粥,那当年红军给他开的那场追悼会就成真了。
李木富得知将军找自己是想要报恩后,他也没有为自己提任何要求,只是请段苏权能为家乡修一座桥。
段苏权负伤,老乡伸出援手
1934年十月,段苏权接到任命,作为黔东独立师的师政委,带领师团阻击川军,掩护红二和红六军团向东挺进。
黔东独立师仅有800多人,而川军有十多个团的兵力,队伍在黔东地区阻击敌人二十天有余,勇猛好战,前前后后拖住了敌人万余兵力,圆满完成了上级所交代的掩护任务。
就在黔东独立师从贵州打到四川秀山县时,突然与敌人正面遭遇,黔东独立师人数少,寡不敌众,在敌人的猛烈进攻之下,师部被敌人分散了火力,队伍没能突出重围,全部遇难。
双方交战时,师政委段苏权以身作则,冲在队伍最前面,但是敌人狡猾,隐藏在暗处,等待段苏权及先头通讯班战士们踏入包围圈时,立刻火力全开。
在枪林弹雨下,段苏权不慎被流弹击中脚踝,瞬间动弹不得,几位战士见政委中弹,连忙要将段苏权送去后方。
但是,段苏权一走,这支队伍没了主心骨,肯定会士气大减,为了避免这种可能性的发生,段苏权强忍着剧痛,骑着马前行。又前行了十几里,段苏权终于坚持不住 ,摔下马背,被战友抬上了担架。
敌人像恶狼一样,死追着红军战士不放,抬着担架行动不便,势必会阻碍前行,这样下去,大家都逃不掉的。
想到此,段苏权挣脱着想要从担架上下来,此时他中弹的脚踝已经红肿溃烂,他对战友们说:“同志们,把我放下吧,你们快去追赶大部队。”
师长王光泽权衡再三后,含着泪丢下段苏权,打算将他寄养在了丰田村的农民家里。
但是当时的丰田县在川军的管辖范围之内,乡亲们一看送来的是位红军战士,都不敢将他接来家里。
乡里有一位裁缝叫做李木富,他古道热肠,十分同情红军的遭遇,看见伤势如此重的段苏权,二话不说就答应了红军的请求,将段苏权收留在自己家中,悉心照料。
很快敌人追到了秀山县,开始在各个村子里查探红军的下落,为了保护好段苏权,李木富半夜叫上妻子,趁着夜色将段苏权抬上山,抬到事先找好的那个山洞中,并为段苏权准备好了厚厚的被褥,让他在这里静养。
李木富对段苏权说:“你就在这里安心养伤,我们会帮你打好掩护的。”一番话让段苏权十分感动。
段苏权脚踝上的伤一直是李木富最关心的,由于身份问题,李木富不敢请大夫上门看诊,只敢偷偷去药店,少量购入药物,自己为段苏权清创。
为了保持伤口不发炎,李木富日日上山帮段苏权处理伤口,他用在开水里煮过的竹片将创口上的淤血全部刮干净,然后再洒上药粉,包扎起来。
处理伤口的过程李木富看着都觉得痛,抖着手不忍心看,但是段苏权始终都忍着疼咬着牙,一句疼都不说。
在李木富夫妻二人的悉心照料下,段苏权的伤势很快就有所好转 ,但就在这时,李木富 上山送饭的频率却越来越低了,从一天一顿饭,到两天一顿,当时,李木富已经有三天时间没有来山上过了,是出了什么事情吗?段苏权心里这么想着,自己下了山,想去李木富家里看一看。
不看不知道,一看段苏权顿时就愧疚了起来,正是晚饭时间,李木富一家人围着桌子,桌上却只有一碗稀饭,给孩子们分着吃,一家人全都面色蜡黄,看起来是长期饿肚子所导致的。
李木富家本就不富裕,当时的药品价格非常昂贵,一位重伤的红军,光是一次买药品的钱,就够李木富一家人一周的生活费了。
段苏权看着李木富,刮淤血疗伤时没有落下来的眼泪,在此时落了下来。他自知不能再继续麻烦李木富了,正好他的伤也好得差不多了,于是他就告诉李木富,自己要走了。
李木富此时,也是两边为难,一边他看着家里入不敷出,愧对于妻子儿女,另一边他明明答应了红军要把段苏权照顾好,却无法兑现诺言了。
最后,段苏权执意要离开,李木富就托邻居,给段苏权打了一副拐杖,这样在路上也能轻松些,本来还想给段苏权装一些干粮路上吃,段苏权坚持不要。
二人就此别过了,临走时,段苏权发誓,只要自己能活下来,如论如何,都要回来报答老乡的恩情。
回到家乡,寻找组织
当时,四川地区被川军牢牢把控着,红军早已全部撤离,段苏权身上一点盘缠都没有,只得 沿街乞讨,准备先回自己的老家湖南茶陵,再想办法寻找党组织。
从四川到茶陵,要走的路长着呢,段苏权一路上到处乞讨,或者帮人做点短工换钱。历经千辛万苦,终于走到了湖南境内。
这天,段苏权在一间破庙里躲雨,他将全部的钱财都拿出来放在手中盘算,算一算这些钱能不能支撑他回到家。
就在他盘算着要拿这些钱坐第二天的火车回乡时,突然寺庙门被踢开了,踢开门的那个乞丐看到段苏权手里的铜钱,瞬间眼神放光,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到段苏权前面一把夺过了所有铜板,段苏权坐在地上,一下子没反应过来,等起身追到破庙门口时,那人早就不见了踪影。
盘缠没了,段苏权离家还遥遥无期,段苏权又开始乞讨度日,一路辗转,走到了攸县。
一日,在攸县街头乞讨时,他一口浓重的茶陵口音被刘维初注意到了。
刘维初在攸县开着一家豆腐店,他老家是茶陵的,听到段苏权说话,一时间十分亲切,于是就上前同这位落魄的茶陵老乡搭话。
得知段苏权现在的处境之后,刘维初还将段苏权邀请到家里,请他家常饭,让他好好洗了个澡,换上干净的衣服,段苏权这才终于有了点人样。
有了刘维初的帮助,段苏权回乡的路上顿时少了许多障碍,他在刘维初家待了一天之后,继续踏上了回乡的路,这次,他在路上没有再遇到危险,顺利到达自己的家乡湖南茶陵。
老两口一直以为段苏权早就死在了动荡的炮火之中,如今看到儿子完好无损站在面前,抱着他痛哭。
段苏权看着父母的样子,自知没有尽到孝道,内心也十分愧疚,一家人团聚,他们说了好久的话。
当时茶陵老家也被敌人占领,段苏权一时间没有办法联系上红军组织部,他就在老家安顿了下来,专心陪伴父母,弥补他不在的这些年里的欠缺。
眼看儿子年纪也大了,老两口给他说了门亲事,成亲之后,一家人在一起过上了自给自足的小日子,生活十分幸福美满,只是段苏权心中始终还挂念着革命事业,他一直在等一个机会,等待着能找到红军,请求归队。
1937年,他等的那个机会来了。当时,抗日战争已经全面爆发,红军准备抗日事宜,并且,在一个路过茶陵的东北军口中得知了红军组织部正在山西太原阻挡日寇的消息。他马上收拾好行李,与父母妻儿辞别之后,又一次踏上了征途。
父母虽然不舍得让儿子再次离开,但国难当头,自己的儿子想要为国报效,他们只能支持儿子的决定。在村口,段苏权保证,他一定会最大限度保护好自己,等战争结束后,衣锦还乡,再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段苏权一路兼程敢到太原,这次的路途很顺利。他找到了太原的八路军办事处,说明当年的情况,并且请求归队。
办事处的工作人员安排段苏权与八路军领导直接对接,巧合的是,接待他的人恰好就是他当年的老上司任弼时。
任弼时看到段苏权时,眼睛都瞪得比以往大,他兴奋地握着段苏权的手:“当时我们大家都以为你死了,还给你开了追悼会,没想到如今又见到你了。”
三年未见,军队内的许多情况段苏权都已经不太了解了,任弼时一边向他介绍如今军内的情况,一边叙旧,听到段苏权惊险的求生之路,连连感叹,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啊!
回到部队之后,段苏权就跟着部队一起抗日,在此期间,他领导建立了平北抗日革命根据地,并且多次参加部队内组织的军事与政治学习,思想觉悟与军事能力都有所提升。
在解放战争时期,他也立下了赫赫战功,曾经担任过的职务又冀热察军区司令,东北野战军八纵司令员等等。由于跟林彪不对付,段苏权一度被贬职,但是他的战功无法被掩盖,后来,当上了东北军区的副参谋长。
由于他本事不小,建国之后授予军衔时,又让人犯了难。按照他的贡献,应该给到中将的军衔,但是在红军期间脱离队伍整整三年的事实,导致他的资历并比不过一些与他职位相当的将军。
在艰难的抉择之后,他被组织上授予了少将军衔。并且,组织上说他的掉队属于历史问题,最后这个少将军衔,还是“暂授少将”。
起初,段苏权对于这件事情,心里还是有个疙瘩,但是他的性格本就不是斤斤计较的人,最后段苏权接受了这一决定,而他心里,还藏着一件更重要的事情,需要他去办。
找到恩人,报答恩情
段苏权也曾多次打听他的救命恩人李木富的消息,但是却一直没有消息。建国之后,新中国 的工作一直都很繁忙,段苏权一直没有时间亲自去一趟丰田村,因此,寻找恩人的计划一直被搁置着。
一直到了1983年,段苏权空闲下来,亲自去到秀山县寻找李木富夫妻的下落,辗转多地都没有他们的消息,眼看着段苏权该回北京了,夫妻二人却如人间蒸发一般,完全找不到。
他在回北京之前,拜托当地大小村落的干部们,替他留意那位名叫李木富的裁缝。如果有消息一定要告诉他,秀山县的县委书记连连答应,送走了段苏权。
回到北京不久之后,段苏权收到了秀山县寄来的照片 ,照片上赫然就是李木富以及几个当年帮过他的乡亲。
原来,在段苏权走后,县委的人将红军找恩人的事情传播了出去,传到了李木富的耳朵里,听到故事的细节,李木富意识到,这位红军就是他当年救助的那一位,于是找上了县委,说他就是当年那位救助段苏权的人。
县委经过确认之后,发现情况吻合,替李木富拍了许多照片,寄给段苏权。
段苏权在收到信之后,也写了回信,给李木富寄钱以感谢当年的救命之恩,还在信中询问李木富,有什么要求他都可以提出来。李木富没有为自己谋利 ,他提出,如果可以,就为村里建一座桥吧。
后来村里多出了一座桥,村里人把它命名为红军桥,这座桥不但解决了村里百姓趟水过河的困扰,也连接起了军民之间的情谊,这座桥上承载的 ,是革命年代军民 一家亲的美好图景。
1894年,当地政府赠予李木富一块牌匾,上面写着“红军的亲人”五个大字。段苏权与李木富之前的情谊,作为一段军民一家亲的故事,将永远让人感到心中温暖。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