秭归端午:

楚乡遗俗至今留

今天的秭归端午

是漫长生活积淀下来的综合体

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

秭归亦不能幸免于历史的淘洗

原汁原味的民俗生活

更多留在了记忆里

秭归人排了一出戏,叫《大端午》,用舞蹈和音乐表现秭归特有的端午习俗及内涵。这个“大”字,我想它是秭归人对传统节日的追忆,对逐渐消逝的民俗生活的致敬。今天的秭归端午节是漫长生活积淀下来的综合体,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秭归亦不能幸免于历史的淘洗,原汁原味的民俗生活更多留在了记忆里。

秭归人习惯将端午节叫端阳节,农历五月过三个端阳:农历五月初五、五月十五、五月二十五,分别称为小端阳或者头端阳、大端阳、末端阳。晚唐诗人文秀《端午》诗云:“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在屈原的诞生地秭归,端午节除了隆重,自有与其他地方不同的内容。在交通和信息不发达的古代,秭归人用自己的方式过端午节,并不关心他处的端午如何过,而秭归人如何过端午,也少为外人所知。幸有偶逢盛会的文人墨客记载了一些零星片断:“共骇群龙水上游,不知原是木兰舟。云旗猎猎翻青汉,雷鼓嘈嘈殷碧流。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在文人的笔下,秭归端午始终与屈原联系在一起,因为秭归的端午节就是为屈原而过,无论过去还是现在,无论战乱还是盛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秭归端午,家家户户在门前挂菖蒲

摄影:何怀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秭归端午,家家户户在门前挂艾叶

摄影:郑家裕

在远离长江的秭归山村,人们习惯过大端阳。过端午就是挂艾蒿,吃好的,喝雄黄酒,走亲戚,是一年中一个短暂美好的片断。

在远离长江的秭归山村,人们习惯过大端阳。

接女儿回娘家,一家人团聚,亲亲热热享受天伦。头端阳的时候,辣椒刚刚打花苞,火葱快开花了。我在心里盼着大端阳到来,可以吃到母亲的辣椒炒腊肉、葱叶鸡蛋汤,盼着辣椒快点长大,又担心火葱到时开花,叶子老了去。山村的端午节朴素内敛,是春种夏收后的一次短暂休息。红薯、土豆、玉米,黄豆、绿豆、红豆,都在山上茁壮生长着,油菜、芝麻、小麦已收回整好装仓,可以走亲会友,歇息一下了。

端阳挂艾必不可少。端阳艾须在头端阳割,此时的艾蒿药性最好。

五月初五早晨,得趁太阳没出山把艾蒿割回来。蒿的种类很多,毛蒿、水蒿、黄蒿、白蒿……它们与端午节挂在门楣上的艾蒿一起,在山野蓬勃生长。特别是可以吃的白蒿,很容易跟艾蒿相混,可只有艾蒿才具有药用价值。艾蒿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香味奇特,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中医以艾入药,有理气血、暖子宫、祛寒湿的功能,直到今天,艾灸仍在被广泛应用。

古人祭祀时要薰香斋戒,大夫用兰,士人用萧,庶民用艾。民间至今有洗艾叶澡的习惯,应该是这种仪式的延续。

割回来的艾蒿还带着露水,散发着浓郁的植物清香,在太阳下摊开,晃干水气,一把把扎起来,先在大门上挂两把,然后窗户、墙角各处随意挂一些,小孩子此时最高兴,唱着歌儿把家里所有的门都插上青青艾枝:“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整间房子氤氲着艾香,让人感到头脑格外清醒,过节的心绪被艾香吊了起来。干好的艾,存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小鸡出世时熏小鸡,蜂桶长虫时熏蜂桶,夏天熏蚊子,小孩起风湿疙瘩煮水洗澡,流鼻血的时候止血……一捆端阳艾,是山村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偏方,家家挂艾为过节,家家存艾为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秭归端午节时,为孝敬老人,有用艾叶水为老人洗脚的习俗。

摄影:郑家裕

大端阳那天,要好好吃一顿饭,以犒劳一个春天的劳动。有姑娘的,接回娘家,近便的亲戚相互聚在一起,桌上有腊肉火锅,有时令小菜,有时也有新麦子蒸的桐叶粑粑。入坐前,一家之长拿出准备好的火纸奠酒,每个酒杯象征性地倒上一点酒,碗里添上一点饭,筷子搭到碗边上,边在桌下烧纸边呼唤新老亡人回家来跟亲人们一起欢度端阳。奠完酒,撤下亡人用过的碗筷,全家人围桌而坐,享受端午美食。不管会不会喝酒,这一天都要喝点雄黄酒。父母拿手指沾上雄黄酒,抹在小孩的额头上、手腕上;不会吃饭的奶娃娃,拿筷子头沾点雄黄酒给他尝尝,娃娃初尝酒味的怪样子引起全家人的哄笑。吃完饭,还要在房屋周边和室内四角洒雄黄酒,一边洒一边念念有词,据说这样蛇和蝎子蜈蚣等毒物就会远离住房了。

小时候特别怕蛇和蟾蜍,农村土房经常有这些不速之客光临,蛇会爬到房梁上捉老鼠,躲在水缸下贪凉,有时甚至睡到人的床上去。有一年在舅舅家,吃晚饭的时候觉得那天的板凳特别软和,表姐拿煤油灯来一照,我竟坐在一只小脸盆大的蟾蜍上!既然雄黄酒可以赶走它们,我便可着劲儿洒,父亲泡雄黄酒的瓶子藏得再好也能被我找出来给整完,第二年端午前,父亲只好再泡一瓶。对山村的小孩来说,过端午就是挂艾蒿,吃好的,喝雄黄酒,走亲戚,是一年中一个短暂美好的片断。长大一点,抢着去割艾,学着泡雄黄酒,爬桐树打粑粑叶子,端午节通过这些特定的劳作留在了我心里,端午习俗的传承就是这样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秭归端午节民俗之绣香包 摄影:何怀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端午挂香囊 摄影:郑家裕

秭归粽子做法最简单,青青的箬竹叶包着洁白的糯米、红红的大枣。麻线缠裹,沸水蒸煮,一个粽子只用一张箬竹叶,尖尖翘翘,小巧玲珑,端上桌来,碧绿的箬竹叶还散发着山野的清香。

长江两岸的秭归人重视头端阳,阴历四月就开始制作龙舟,训练划手,到五月初五,吃粽子,划龙船,祭屈原。

可能山间水田少,不怎么产糯米的缘故,秭归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主要流传于长江边的村镇,从阴历四月下旬开始,归州的大街上便开始卖粽子,木盆、竹篓装了,摆在街边,走三五步,就是一家,一直吃到末端阳才会结束。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从深山小镇来到县城求学,第一次知道粽子这种食物,知道粽子跟一个人的关系,从此像喜欢母亲的桐叶粑粑一样喜欢上了箬叶裹制的粽子。

在我们老家,箬叶主要用来制作避雨的竹斗笠,就算做成斗笠也不值钱,每个乡村篾匠都会做。可在县城,一束束碧绿的箬叶泡在装着清水的大盆里,论张卖!

据统计,世上粽子有几百种之多。在这些形形色色的粽子中,秭归粽子做法最简单,青青的箬竹叶包着洁白的糯米、红红的大枣。麻线缠裹,沸水蒸煮,一个粽子只用一张箬竹叶,尖尖翘翘,小巧玲珑,端上桌来,碧绿的箬竹叶还散发着山野的清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归州过端午 摄影:魏启扬

秭归粽子口味清淡,吃法也简单,剥开箬竹叶,沾上白糖而已。可那清淡糯糯的滋味吃一次就喜欢上了,甜而不腻,香远溢清。世上粽子千百种,哪一种粽子也比不上这个质朴纯粹,意味深远。

在秭归人心目中,粽子与屈原难分难解,有民间流传的《粽子歌》为证:有棱有角,有心有肝,一身洁白,半世熬煎。这首歌谣表面上唱的是粽子的形状、材质、颜色和煮粽子的过程,但细细品味,它唱的不是粽子这种食物,而是屈原这个人。性格有棱有角,为民有心有肝,人品一身洁白,人生半世熬煎。方正不阿、品行高洁、胸怀楚国、半世漂零的屈原,让家乡人既引以为傲,又不免伤怀咏叹。歌谣在民间传唱,屈原在民心深藏,家乡人用一只小小的粽子,将他的一生从里到外概括得如此贴切传神,没有深切的理解和爱意,怎么可能做到呢?小小的一首民谣,当你唱起它,当你想到屈原令人唏嘘的一生,当五月的子规鸟不停地叫着“我哥回”,当碧绿的粽子、金红的雄黄酒摆满团圆的酒桌,你会忍不住为屈原掬一捧热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端午,排队买粽子,摄于1975年

摄影:何怀强

龙头后的锁附刚刚能落下人一双脚,站头的人就在这方寸之地倒立,左右腾挪,翻转身体,龙舟在江水的波峰浪谷中行进,没有十八般武艺的确玩不了这活儿,所以龙舟的站头人都是了不得的高手。

划龙船是头端阳的重头戏。曾经的划龙船是一种全民参与的民间自发性活动,以娱乐为主,今天的龙舟竞渡已变成有标准、有制度的体育赛事,普通民众少有参与。

县城东迁以前,划龙船的地方主要在屈原祠下面的屈原沱江面。相传屈原投江,神鱼驮尸回乡,就在此地上岸。每到划龙船的日子,十里八乡的人们半夜即起,带着粽子、煮鸡蛋、新麦子粑粑,打着火把,走路或划船,赶到屈原沱和旧州河岸边,抢占看龙船的有利地形。归州城有亲戚的,提前几天就住到亲戚家,等着初五看龙船。

划龙船之前,有一系列的祭祀仪式,屈氏的家族祭祀,官方的公祭,都在老归州城屈原祠内举行。1949年以前,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一,屈氏后裔各族即选派族中代表前来屈原祠朝祖,在五月五日端午节那天合族举行祭祖仪式,随后召开族中议事会,续写族谱等,时间少则六、七天,多则半月,年年如此,直到1949年中断。2010年端午节始,屈氏后裔又开始到秭归新县城凤凰山新建的屈原祠来朝祖祭拜,并成立了中华屈氏宗亲会。祭祀仪式庄重肃穆,设主祭、严祭,摆三牲水果糕饼,敬香上供,唱诵祭文,跪拜叩首。公祭由地方政府主持,场面更为隆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峡大坝建成后,龙舟竞渡的场地移到了徐家冲港湾

摄影:肖萱安

秭归的龙舟七种颜色,归州为特定白龙,又称孝龙,不仅龙船漆白色,划手也穿白服戴白帕,意为为屈原戴孝。在所有活动中,群龙都以白龙为首。

龙舟下水前,各个龙舟队的领队带领本队的站头人、锣鼓手、腰尾旗手扛着龙头龙尾,在白龙的带领下进入屈原祠大殿,在屈原像前献上粽子面点,烧香化纸,燃放鞭炮,放响三眼土铳,与屈原祠前广场上的众划手一起,面向屈原像行跪拜大礼。礼毕,众人扛着龙头龙尾,高举桡片,挥舞着招魂幡,敲打着锣鼓,高喊着招魂号子:“屈原啰大夫啊,嗨嗬嗬;我哥哟回哟,嘿嗬哟……”绕着屈原像转一圈后,抬龙头龙尾到江边,装好龙头龙尾,将长块红布挂上龙舟为龙舟披红,然后推船下水,开始游江招魂。

此时已日上三竿,两岸山坡人头如蚁攒动,从屈原沱望对岸的旧州河、楚王台,连山顶上都站满了人。划龙船划的是脸面,是气势,比的是力气也是资本。

白龙在前,众人齐唱《起桨曲》,所有龙舟呈一字形沿江游动,先拜码头,也就是龙船所有者在江边设的点。拜码头,是示威也是助威。从拜码头开始,一条龙船挂着的就是那个地方的人心,船上的人是众人选出来的英雄。龙舟的拉拉队都在自己的点上准备有鞭炮,看到龙舟队划过来,便敲锣打鼓、燃放鞭炮,为本队龙舟呐喊助威。

拜完码头,白龙舟带领众龙舟划至江心,轻桡慢划转圈子,船上的站头开始表演各种龙舟礼仪:童子拜观音、凤凰展翅、鲤鱼跳龙门、金鸡独立、屈幺姑哭灵、宋玉招魂等。岸上的人群则纷纷为技艺高超的站头鼓掌喝彩。龙头后的锁附刚刚能落下人一双脚,站头的人就在这方寸之地倒立、左右腾挪,翻转身体,龙舟在江水的波峰浪谷中行进,没有十八般武艺的确玩不了这活儿,所以龙舟的站头人都是了不得的高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端午龙舟竞渡,龙舟队员们们扛着桨走过古城街道

摄影:何怀强

从五月初五到二十五,各个地方不时组织小规模的竞划活动,或者邀请赛,或者上门挑战,清滩的龙船去香溪玩,沙镇溪的龙船到归州耍,就像摆擂台一样,一个月里,划个尽兴而归。

秭归的划龙船比赛其实从游江的时候就开始了,比谁的拉拉队阵容大,谁放的鞭炮多,谁的站头技艺高超。游江招魂招的是屈原的魂,最感人的,莫过于船上和岸上众人齐喊《游江招魂号子》,呼唤屈子魂归故里,人们边唱边将手中粽子抛向江中,祈祷鱼虾不要伤害屈原。每到这个环节,听着那一声声哀伤婉转却充满力量的呼唤,我便喉头发紧鼻子发酸,泪水不由自主模糊了双眼。在声声号子中,我们再一次回到端午的源头,回到楚国,回到两千多年前的那一天,与屈原紧紧相联。

龙舟竞渡的赛程一般是从屈原沱到对岸旧州河划一个来回,号令枪响,众舟齐发。站头人负责认水,拖艄的负责航向,擂鼓的把握节奏,耍腰旗的前后观察形势,随时提醒大家应对各种情况,划手们应着鼓声吼着号子奋力划桨,岸上的呐喊声、鞭炮声响成一片,江中号子阵阵,锣鼓喧天,场面十分壮观。在阳光的反射下,同起同落的桨片像龙船长出的两片翅膀,忽闪着,带着龙舟在江面上飞翔。竞赛胜负,以夺标为准。

“标”为一段红绸,裹着现金或烟酒,高高悬挂在起划点对岸的竹杆上,龙舟快到达终点时,站头人往往借了船前行的惯性,奋力跳上沙滩,向胜利的信物飞奔而去。

秭归龙舟最后要比的,是站头人的速度和耐力。龙船划到最后,变成一场全民狂欢,一些被称作混江龙的小渔船也参与进来,此时大家的关注点不在抢标,在娱乐。

从头端阳到末端阳,各个地方不时组织小规模的竞划活动,或者邀请赛,或者上门挑战,新滩的龙船去香溪玩,沙镇溪的龙船到归州耍,就像摆擂台一样,一个月里,划个尽兴而归。“宁输一年田,不输一年船。”划输了的船回家会被人骂:“你怎么不把你娘给输了?”

现在的秭归龙舟赛已发展成为融民族性、竞争性、娱乐性于一体的文化体育活动,但保留了祭祀屈原、游江招魂等民俗内容,成为秭归端午文化节的主题活动之一。一些人强烈要求秭归恢复龙舟的民间划法,但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活法,恢复当年的划法就是恢复当年的生活,生态环境已然发生改变,完全回到过去大约不可能了,但我想部分回去还是可行的,老百姓生活富裕了,他们渴望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划一场完全属于自己的龙船。

因为划龙船,因为粽子,因为屈氏家族和官方的公祭,秭归的端午节是热闹而张扬的,是庄重而肃穆的。在屈原的诞生地乐平里,端午节延续着另一种传统——诗歌的传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七十年代的归州古城,居民在屈原牌坊前过端午。摄影 何怀强

乐平里地方不大,耕读传家,辈辈相传。读书人多,诗歌氛围自然就好,所以这个不大的地方,却有一个活跃的诗社,并且一传就是近千年。

乐平里人也挂艾蒿,插菖蒲,喝雄黄酒,一家团聚,不同的是,他们有自己的独特习俗。乐平里人过端午节不吃粽子,他们用刚打下来的新麦子蒸发面粑粑。2002年我第一次在乐平里过端午节,吃住都在农家。吃饭时,老板端上一个小脸盆大的“馒头”,他们叫发面粑粑,热腾腾的,散发着新麦的清香,表皮有点黑,仔细看能看到星星点点的麦麸子。也有的把粑粑做成长条形,像个小小的枕头。这是乐平里人的“全麦面包”,有嚼劲,有营养,新麦天然的香甜让人吃了还想吃。

乐平里有送“端阳符”的传统。过头端阳的时候,屈原庙的守庙人会到各户送用红纸写的“端阳符”,讨善款、求喜钱、祝平安。“端阳符”上写着“祛邪扫瘟”“逢凶化吉”等吉祥祝语,符中的图画也是趋吉避凶、吉祥如意等内容,此符贴于家中神龛下,三个端阳过完时,将符焚烧,祈求屈原保佑全家安康。屈原是乐平里人的骄傲,他们为他修庙,将他当神一样供起来,在每个节庆祭拜。

乐平里有五月初五赛诗吊屈原的传统。一个乐平里人写了一首《赶诗赛》,描绘家乡的诗歌盛会:“端午处处挂香艾,牛不用绳听人摆;丧葬均用红棺材,古井当作梳妆台;石洞书声千古在,男女老少赶诗赛;屈原当作神仙拜,无鼓鼓声响天外。”

不知起自何朝何代,有据可考的时间是在明末清初,乐平里的读书人自发结社,成立骚坛。每逢端午,诗人们在屈原庙聚集一堂,吟诵作诗,祭拜屈原。

乐平里地方不大,耕读传家,辈辈相传,人们会想方设法供养子女读书,实在供养不起,就几家人合供一个学生。家中没有读书人,在乐平里人看来就是断了家族文脉。读书人多,诗歌氛围自然就好,所以这个不大的地方,却有一个活跃的诗社,并且一传就是近千年。骚坛声名远播,不时有外地诗人到乐平里来朝拜屈原,以诗会友。据说当年的骚坛诗人谭启文用诗歌打败了上门挑战的省府官老爷,八十年代的骚坛农民诗人谭光沛让公刘、齐克等当代大诗人刮目相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82年端午节,三闾骚坛诗社成立大会

摄影:王敏

骚坛是一座诗坛,是供放在屈原面前的祭坛,从两千三百年前奔流的诗歌之河,从五月初五开始涌起的崇敬怀念,每年端午节在乐平里汇流,然后顺着时间之河流向另一代人另一个端午。骚坛活动因政治运动一度中断,1982年端午节骚坛又焕发出新的生机,并一举成为闻名全国的农民诗社。1992年端午节,我第一次参加在老归州屈原祠举办的端午诗会,看形形色色的人在台上放声朗诵或吟唱,我有找到组织的欣快。

写诗、读诗,让诗歌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是乐平里人过端午必不可少的内容,现在,已经成为秭归人民过端午必不可少的内容。骚坛诗会发展成为端午诗会,成为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的三大版块之一,诗会的规模和影响波及全国乃至海外。海内外诗人不时前来朝拜诗祖,寻找诗歌之源。诗歌圣地秭归,正如余光中老先生所赞:是蓝墨水的上上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屈原广场,人们诵诗祭屈原 摄影:郑家裕

秭归端午节在外地人心目中留下的,是一个笼统的印象,可能隐约知道有祭祀、游江等不同于其他地方的形式,其实在秭归境内,因地域不同,端午习俗也有一些区别,正是这些不同,共同组成了富有特色的秭归端午节。秭归端午现已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更需要保持和发扬自己的特质,而我旨在告诉大家的,就是一个别样的秭归端午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秭归新城 摄影:郑家裕

“中国三峡杂志”微信公众号

立足三峡,关注人类家园

报道河流地理与水文化

责编:李颜岐

美编:骆晓玫

校对:段海英

审核:任 红

来源:《中国三峡》杂志 2016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