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在黑龙江地区种植黄精?这里有林下栽培技术!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省属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 FJZ2023-09 );牡丹江市指导性计划项目( HT2022FG050 )。

张丹等

1  黑龙江黄精人工栽培的必要性

黄精是我国常用中药,具有抗衰老、抗疲劳、降脂、降糖、调节免疫力、神经保护等临床作用,2002年,黄精就被卫生部列入首批《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名单》,其保健功效得到国家权威部门认可,作为药食两用的中药被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及中成药和保健食品的开发。 2020 版《中国药典》收录的黄精来源于滇黄精( Polygonatumkingianum Coll. etHemsl )、多花黄精( P . cyrtonema  Hua.)和黄精( P .sibiricum Red.)3 个基源 ,目前黑龙江省黄精的野生分布较少,仅有小部分的人工栽培,品种以鸡头黄精为主。

黄精是近年来国家和种植户所重点关注的种类之一,经过不断的开发研制,黄精的药用价值凸显,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除了药用和保健食品外,还可以加工为护肤品、饮品、牲畜饲料添加剂等 ,2022 年黄精的全国需求量已升至近 6 000t 。 2023年,黑龙江省林业和草原局发布的龙江森林食物“九珍十八品”名录,黄精位列其中,是黑龙江省重点发展的中药材之一。黄精喜潮湿阴凉,耐寒,不抗旱,抗逆性强。黑龙江野生资源分布的黄精属植物有8种 ,尤其是与黄精生境需求最为相近的玉竹,野生资源十分丰富,这说明在黑龙江省的这些地域开展黄精生态化种植和仿野生栽培是可行的。为了提高黄精规模化种植的产量和质量,开展仿野生栽培和生态种植技术试验,及产量测定试验研究,是黄精归圃种植评价的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  黄精林下栽培技术

2. 1   选地

土壤的选择宜选择土质疏松肥沃、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又较湿润的砂质壤土,具有荫蔽条件的林间地、山地或林缘地,坡度在 12°~32° 的阴坡或半阴坡。光照方面,相关研究表明,当林内郁闭度不足0. 6 时,林内光照不够充足,从而导致黄精生长缓慢,其高度、重量、多糖含量等指标相对在闭郁度大于 0.6 的林内种植的黄精明显的减少。在实际操作中,多选择生长年份较短的红松果林林下间作。

2. 2   整地

宜在秋季进行整地,结合整地施入底肥,每 667m2施腐熟有机肥3 000~4 000kg ,选取行间空地做床,深翻土壤25~30cm ,床面宽110~120cm ,床高15~20cm ,长度根据地块决定,床间距40~50cm 。预留排水沟与作业通道。

2. 3   种栽处理

早春黄精根茎萌动前,或是秋季地上大部分植株枯萎之后,挖取根茎。挑选顶芽肥大、饱满,大小适中,没有病伤的根茎,截成长约10cm 、具有2~3个节左右的根茎段进行种栽,并用草木灰处理晾干的伤口。黄精有多种繁殖类型,常用的多为根茎种栽、种子直播、种苗移栽等。一般种子繁殖1个种植周期时间比较长,约为6~8年,所以目前所采用种植方法多是选用其根茎或是种苗进行移栽。另外,需要注意的是选择根茎繁殖办法时,要选取无病虫害、顶芽呈润黄色的健康根茎,在处理顶芽时,要按照两节一段的规律进行截取。栽种之前要进行收浆,或者采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加上生根粉拌种处理伤口,最后再进行种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 4   适期栽种

栽植时间在晚秋10月下旬或早春4月下旬前后均可。床面开沟,行距 25cm,深10cm ,株距 15~20cm ,茎段芽眼朝上,覆土 4~5cm ,镇压,浇透水。以后每隔3~5d浇水1次,保持土壤湿润。

2. 5   栽后管理

2. 5. 1  遮阴。宜使用透光率 40%~50% 的遮阳网或与玉米等高杆农作物、经济林木间作遮阴。

2. 5. 2  中耕除草。移栽前2年可粗放管理,不追肥,不除草。第 3 年开始,在苗期(苗高 5~10cm )、开花前期(5 月中下旬前后)和 7 月 ~8 月进行浅锄并适当培土,后期拔草即可。

2. 5. 3  浇灌。黄精喜湿不耐涝,因此在干旱的时候需要进行引水浇灌,反之当连续多日为阴雨天气,则需要及时培土起沟,以保证土壤湿度不会过高,维持在适当的范围内,以防止出现根茎折断或是倒伏的情况。

2. 5. 4  追肥。第 3 年起, 5 月下旬结合中耕除草每667m2施入氮磷钾三元复合肥 50kg ; 10 月下旬或11 月上旬每 667m2施用农家肥 1 500~2 000kg 。

2. 5. 5  打顶控旺。植株展叶8~10节时,对非留种地,选择晴天上午十点前,摘除顶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 6   病虫害防治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

2. 6. 1  病害。主要病害为叶斑病。农业防治:收获时及时清园,消灭病残体。加强肥水管理,注意营养平衡,增施磷、钾肥,不可偏施氮肥。化学防治:发病前叶面喷施1∶1∶120波尔多液;在发病初期每667m2使用1 000亿芽孢/ g 枯草芽孢杆菌可湿粉60~80g , 1. 5%多抗霉素水剂150倍液喷雾施用,间隔7~10d ,连续2~3次。也可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叶面用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 500~2 000倍液喷施,间隔7~10d ,连续喷施2~3次。

2. 6.2  虫害。主要害虫为蛴螬、地老虎。农业防治:对拟栽种地块采用多次翻耕细耙的措施,使蛴螬幼虫或蛹暴露,以利机械杀灭和天敌取食,结合人工作业发现虫体及时消灭。栽植面积较大可安装杀虫灯或虫害发生时用糖醋酒诱蛾液诱杀,及时将虫体灭杀。除此之前,还可采取对黄精根部施用专用型白僵菌,用量为22.5~30kg/ hm2 。化学防治:将80%敌百虫可溶性粉剂1kg 与麦麸等其他饵料50kg,加入适当的水,使其搅拌均匀,撒入出现虫害的田间,毒饵诱杀。针对出现虫口率较高的地块,可以在栽种后,将80%敌百虫粉剂800~1 000倍液或50% 辛硫磷 1 000 倍液,床面喷洒或浇灌。

2. 7   采收

根茎移栽 5~6年可以开始采挖,种子直播6~8年收获。 9月下旬至上冻前均可,用机器浅梨后人工采收,晾晒半日,清除附着在块茎上泥土。需特别注意的是人工采收不可用力过大,从而导致茎块断裂,这会对黄精的品级产生一定的影响。黄精具体的采挖量要根据其整体生长态势而决定。采收黄精之前要提前做好采收计划,以保证余下的黄精密度稳定,如果出现块茎集中且较少的情况,就需要重新补种从而保证栽种均匀且密度适宜。

3  林下仿野生栽培黄精的经济效益分析

黄精初植密度按 8 000 株/ 667m2计算,约投入种栽 100kg 。黄精种栽按市场价格14元/kg计算,每667m2 的种苗费用约为1 400元。用工主要为栽种、田间管理、采收,以 5 年为一个栽培周期计算,每亩地共计需要 15~20个用工,以150元/日工费计算,用工成本约为3 000元。肥料成本约为300元/ 667m2 。综合种栽、人工、肥料,黄精栽种一个周期的成本投入约为 4 700元。红松果林间作,管理得当情况下一般亩产可达到 2 000kg 。按 2023 年的市场价10元/kg计算,每亩地的产值约为2万元,除去成本外可获得的纯收入约为1. 5万元。值得一提的是,黄精起收时,不够采收年限的块茎可继续留田循环栽种,以此持续则后期的黄精种植收入还会有所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