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芒来小姐 编辑:厘米

来源:壹点灵心理

ID:yidianling0

前阵子,网上有个很火的词叫“生理性喜欢”

大概意思是,很多人认为“身体吸引力”是爱情中很重要的部分。

比如综艺《爱的修学旅行》中,奚梦瑶和何猷君这对夫妻口碑反转,很大一个原因是他俩在节目中有很多下意识的身体接触:

搂抱、打闹撒娇是常态;何猷君还很喜欢靠在老婆身上;在开心的时候,会咬奚梦瑶等等......

有人说:这种感觉是装不出来的,感情真不真,就看有没有生理性喜欢。

这句话听上去有些绝对,但不知道你有没有类似的体验,对一个人的情感会随着身体表现而变化

喜欢一个人,就总是忍不住想靠近TA,坐在一起时肩膀也要挨着,恨不得时刻都亲密无间; 但不喜欢一个人时,闻到 TA 的味道都不舒服,反感一切肌肤接触,甚至只要TA 坐在身边,都会产生抗拒的感觉。

为啥会这样呢?

当你渴望触碰一个人,或者反感接触一个人时,内心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美剧《老友记》截图

01

生理性喜欢就像“猫咪喜欢小鱼干”

先讲一个故事。

丽君结婚2年,最大的感触是:她好抗拒和老公的身体接触。

两人一起坐公交,老公的腿挨到她的腿,她都感到胃像被人揪起来一样,特别想坐开点。

更别说,晚上老公提出亲密需求,每次她都感觉像上刑,又不好次次拒绝。

为了“膈应”老公,让他知难而退,丽君甚至在床头摆了口气清新剂、体味去除剂,要求他每次亲密之前都喷一遍。

或许你觉得奇怪:既然这么不喜欢,当初干嘛结婚呢?

我也问过丽君同样的问题,她解释说:

相亲时对他第一印象不错,恋爱时老公也很规矩,经常来家里给丽君做饭、洗碗、洗衣服。

丽君父母都对他赞不绝口,丽君也对他很是认可,觉得他踏实可靠,很适合结婚。

可结婚后才发现,当初以为“爱情可以培养”的想法大错特错,第一眼不心动的人,之后怎么都喜欢不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pexels

丽君口中的“喜欢”,其实特指生理性喜欢。

丽君回头想来,潜意识里和他保持距离的种种痕迹,相处中一抓一大把,可都被她忽略了。

那时,她并不懂自己到底想要什么。

直到离婚后,遇到现在的男友,她才明白什么是爱情,什么是自己真正想要的亲密关系。

丽君和男友的相处体验,与和前夫的相处体验截然相反:

太喜欢他了,连装一装不喜欢都老费劲了。

哪怕吵架闹冷战,坐在一起时,丽君都会无意识把腿架在对方腿上;

闲下来就想抱抱他,想闻他脖颈处的气味,觉得特别好闻,一天不闻都难受;

肢体语言巨多:捏一下、拧一下、打一下、摸一下、拍一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pexels

两段感情一对比,丽君摸索出一个最大的区别:

对前夫,她有生理性厌恶,抗拒的感受莫名其妙冒出来;

对男友,则是生理性喜欢,喜欢的动作条件反射就冒出来。

这种本能的荷尔蒙反应,让人心潮澎湃,但心理学家Sabrina Romanoff认为:

生理性喜欢,本质其实是大脑释放多巴胺和肾上腺素产生的比较本能、原始的快乐。

它驱使一个人为了得到快乐,不分青红皂白凑近快乐源,却说不出对方具体哪里好。

比如,丽君的朋友都觉得,她现在的男友并不比前夫帅,资产和家境还差他一截。

但丽君就是很喜欢他,第一次见面就想亲他,在一起哪怕价值观完全不契合,仍然“很有感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pexels

这就是生理性喜欢:不遵循理性,只是身体层面产生强烈的“化学反应”。

包括但不限于:

一见到对方就有性唤醒; 喜欢模仿、记熟对方做过的动作、说过的话; 贪恋对方身上的味道、温度、触感、形状; 一挨近对方心里就餍足、愉悦、幸福; 不嫌弃对方哪里脏,觉得再脏都是可爱的……

02

生理性喜欢是真爱吗?

那么,到底是什么让我们对一个人产生生理性喜欢

第一,理想投射。

就像丽君在现男友身上真正看到的,是自己想要的性格剖面。

比如,她一直很容易被阳光开朗、带点感性、容易被小事牵动情绪的异性吸引。

哪怕面对一个不熟悉的人,对方流露出以上特质,四目相对时,丽君都会感到一种“会心一击”的魅力。

这种吸引,其实是一种自我的投射:

我们在对方某个特质里,看到了理想的自己的样子,或者看到了自己的一部分影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pexels

理想投射产生的生理性喜欢,本质其实是自恋,但不影响我们对对方“上头”,渴望与之建立关系。

就像有人慕强,容易对比自己强大的人产生“生理性喜欢”;

有人看脸,容易对长得好看的人产生“生理性喜欢”。

当我们迫切需要某类人来成全自己,感情也会变得“一触即发”。

第二,基因契合。

多项研究发现:基因和激素水平差异更小的人,更容易产生生理性喜欢

比如,苏格兰圣安德鲁斯大学一项研究表明,我们会被带有父母特质的人吸引。

文学作品中描述一见钟情的场面时,也常常会出现“她有一头卷曲的头发,像极了我妈妈”;“他的眼睛和我爸爸一样都是棕色的”这类描述。

对方身上有我们熟悉的DNA密码,是生理性喜欢的触发关键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电影《哈利波特》截图

第三,见“色”起义。

这里的“色”并不单指颜值、身材,也指情感价值。

比如,对方很懂得照顾我们的情绪,能满足我们的期待,懂我们想要的每个点。

就像网上那句脍炙人口的话: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

丽君的男朋友让她觉得非常有吸引力的一个点是:

他会记住她看过一眼、但没舍得买的东西,偷偷找出来,存在网购购物车里。

等到下一次纪念日或节假日时,从购物车里选一件,买给她做惊喜礼物。

每次她收到礼物,都开心地“想狠狠咬他一口”。

昂贵的礼物我们自己也买得起,伴侣普通的赠送礼物也让人开心。

可往往是让我们觉得“有趣”的人,最容易引起我们的注意,按捺不住想要与之发生点什么,之后也相处得很融洽。

总结来说:生理性喜欢更像是一种激情下的产物,本身不等同于“真爱”

但因为以上因素,我们更愿意耐下性子与对方磨合,忍受一些缺点,于是更容易演变成真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美剧《老友记》截图

03

生理性喜欢:真爱发生的前提

因为生理性喜欢的不可抗力,很多人把它当成爱的前提。

但其实,它只是在一起的前提,“爱的发生”还需要以下三个因素:

第一,心理性喜欢。

心理性喜欢,意味着能够从对方身上收获的成长、疗愈、补偿、满足。

比如,真诚分享内心的感受,坦言自己对这段关系的真实看法,以及愿意暴露深层的脆弱……

这些举动背后有一个信息:我信任你,我对你感到安全,也相信我们的关系是安全可信的。

心理性喜欢产生的滋养,会在相处过程中慢慢渗透一个人。

哪怕后来没有那么多生理冲动了,我们也会感到更有自信和力量感,因此愿意持续投入关系,为对方付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pexels

第二,内啡肽快乐。

内啡肽快乐,是指一个人突破痛苦、脱胎换骨时感受到的快乐。

两个人在一起久了,忍受缺点的耐性一点点降低,难免会产生争吵。

争吵完能修复如初,甚至比之前更深入、更亲密,大脑就会释放出一种“历劫重生”的快乐。

所以,内啡肽快乐常常发生在双方解开误会、成功磨合之后。

“哪怕意见不合,我们也能解决,并且真心实意想要在一起”,意识到这点的两人会更加珍惜彼此。

第三,保持善意。

心理学家弗洛姆认为,真正的爱,是会把生命中最有价值的部分给对方

比如快乐、兴趣、同理心、知识、幽默、忧愁……而不只是物质或者肉体上的付出。

生理性喜欢,只是让我们更情愿给予价值的一个要素。

除此之外,还包括与另一半相处中保持善意,努力收敛锋芒不去伤害另一半;

能够在发生矛盾时理性对待愤怒,控制自己不说出伤人的话,尽量顾虑对方的感受;

愿意大大方方感谢对方的付出,看到对方的闪光点。哪怕只是一些微不足道的的小事……

等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pexels

看到这里,你是否也很羡慕这样的关系呢?如果你期待在一个对的人身上,体验到深层次、长久稳定的亲密关系,那我很推荐你来试试壹点灵的“心理倾听训练营”

它会教你如何合理利用“倾听”这项科学的心理咨询技术,去倾听自己,了解自己更期待、更合适什么样的关系;也能帮助你倾听他人,更懂得、更理解我们爱的、想要与之长久相处的人,收获满意的、高质量亲密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只要具备大专及以上学历,就可以花费1.9元来体验一下 3 天的试听课程。

试听结束后,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决定要不要参加后续的完整课程。

在经过一定的专业训练后,还可以在工作之余为你提供一份额外的收入,增强抗风险能力。

扫码了解课程详情

说到底,爱情是一件个性化、私人化的事。

有多强烈的生理性喜欢才叫真爱,每个人的侧重点不同,评估标准也不同。

但无论感情成分如何,任何主动选择、积极有益的关系,都值得我们去珍惜。

自体心理学里有一句老话:“坏的关系好过没有,好的关系好上加好”。

健康的亲密关系,会在日积月累中逐渐滋养一个人的价值感、自尊感。

它是真爱该有的模样,也是生理性喜欢最欢喜的结局。

如果你正在寻找适合自己的心理服务,可以考虑壹点灵的心理服务,这里有4.5万名专业心理咨询师,可进行线上或线下咨询服务,他们专业、真诚,且已经准备好,识别下方二维码可预约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