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与中国接壤的众多邻国之中,缅甸的存在感算是比较弱的一个,除了翡翠以外,大部分网民最关键的记忆点恐怕就只有果敢了。

果敢在古代很长一段时间都是中国领土,1894年,清朝与英国在伦敦签订了《中缅边界条约》 规定果敢地区是中国的。

可惜在1897年中英双方在北京重议边界问题,英国强迫软弱的清政府再次签订了《中英续议缅甸条约》,将果敢划入了英属缅甸,此后果敢就归属于缅甸了。此后的半个世纪,缅甸还被英国殖民统治着,因此果敢也就等于间接被英国控制着。

直到二战后全球民族解放运动兴起,元气大伤的英国无力维护庞大的殖民地,于是在1948年英国议会正式承认了缅甸独立。

不过奇怪的是,缅甸从那时起独立了,但是其官方直到2015年才宣布控制住了果敢,并且即便2015年后果敢地区仍是冲突不断,这是为何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多方面的,首先在于果敢地区的人对缅甸没有归属感,也缺乏了国家认同感。

果敢地区人口总数约为25万,超过90%为果敢族,这个果敢族与中国的渊源非常深,总的来说可以分为四批:

1、明末随永历帝、李定国等人入缅的明朝后裔;2、乾隆三次征缅的清兵后代;3、太平天国失败后的太平军;4、民国时期转移过去的,像二战时期的中国远征军以及解放战争后期的李弥残部等等。

因此他们所接受的都是儒家文化,日常生活中也多使用汉语,心中并不认为自己是缅甸人。在2015年之前,国敢的教材与中国的一样,老师上课也是用汉语教学,大街小巷上都是中文。

而且其电力、网络、通讯都是出自中国的公司,当地流通货币也以人民币为主。(2015年后这种情况改变了很多)

不管是民族还是教育,果敢对缅甸的认同感实在是不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次就是果敢的历史原因。果敢最早在秦汉时期就归属于中原王朝的永昌郡,此后的唐、元、明各朝都在此设有行政机构。

明朝末年天下大乱,南明永历帝不敌清军,只好退到了缅甸,后来吴三桂紧追不舍,永历帝被杀,数百部众在杨高学的带领下逃到了果敢的大山中避难,此后这群人一直在中缅边境对抗清军。

清廷不堪其扰,想剿所需的成本较大,因此就选择了招安,到雍正八年,杨高学的后代杨猷才就以“诰封奉正大夫”之名统治果敢,此后杨氏土司一直统治了缅甸九代两百多年!

最接近回归的一次是1942年,日军占领缅甸后召集了各大土司、头人开会,用利益诱惑、武力威胁,要求这些人服从日本的指挥。

当时有一些土司是表示了同意,不过果敢土司杨文炳前往了昆明,向国民政府提出率土回归,共击日寇。

然而蒋介石却回复道:果敢是英国属地,杨文炳则是英国官员,中国军队可以在盟友的角度上援助防卫果敢(中英当时是盟国)。随后任命杨文炳为果敢自卫队上校司令,属宋希濂的第11集团军指挥。

这时的果敢其实已经被割出去近半个世纪了,但依然是向往中国的。再往前推,杨氏土司的两百多年,果敢也没有依附缅甸,实际上就是半独立状态。这么长的一段历史,让果敢人打心里就不服缅甸统治,导致冲突不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后就是果敢的武装力量并不弱,任何诉求都必须要有实力做支撑,果敢在古代就有土司武装,后来抗日时期又组建了土司自卫队,这支部队为抗日大业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等日寇投降后,英国人又重返缅甸,果敢自卫队又招募了许多华人,开始进行反英运动。当时的果敢已经有了军事学校,教官大多是中国黄埔学员,像后来果敢的实权人物罗星汉和彭家声都出自这个学校。

这些人物后来都发展出了不错的势力,果敢也因此纷乱不止,杨家最后一任土司杨振材在1963年被缅甸政府逮捕后,罗星汉、彭家声、杨茂良等人你方唱罢我登台。

几经易手后,果敢的实际统治权最终由彭家声获得,其成立了“果敢同盟军”,拥有三千多人,使果敢高度自治,因此被称为“果敢王”。

2009年,缅甸政府宣布要整编果敢地区的所有武装力量,彭家声当即表示拒绝,双方展开了激烈的火拼,最终果敢同盟军战败,彭家声本人也逃亡国外。此后他留在果敢的武装力量时常与政府军进行战斗。

在2015年,果敢同盟军与缅甸政府还爆发了大型的流血冲突,彭家声卷土重来,又调动了3000多人进行反抗,而缅甸政府随即调集了1.2万人清剿。

最终的结果造成61名政府军士兵、72名果敢武装人员丧生的结果,在政府军占尽优势的前提下,双方的伤亡率差不多。由此可见果敢地区的军事力量绝对不容小觑。

2017年,还是果敢同盟军对缅军军营发起袭击,造成约30人死亡。

即便是到如今,零星的交战仍然有发生,70多年下来了,缅甸始终无法平息果敢的反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起来果敢地区冲突的源头那还在于英国,英国自从殖民时代开始就没停下过使坏的脚步,在世界各地都制造了很多冲突,否则果敢断不会如此,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