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的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被建造用来“回溯时光”,可以追溯到惊人的135亿年前——但它最新的发现却出乎意料地近在眼前。

这台价值100亿美元的天文台揭示,就在20年前,两颗小行星在距离地球63光年的Beta Pictoris恒星周围发生了碰撞。

天文学家表示,这一“灾难性”的撞击事件将这两个岩石体粉碎成了比花粉或糖粉还小的微尘颗粒。

这些尘埃颗粒的总量约为6600万年前导致恐龙灭绝的小行星大小的10万倍。

在我们自己的太阳系中,小行星彼此碰撞,甚至与行星碰撞,对生命构成威胁——尽管目前已知在Beta Pictoris轨道上没有可以支持外星生命的行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Beta Pictoris的质量几乎是太阳的两倍,亮度超过太阳的八倍,长期以来一直是天文学家感兴趣的对象,因为它相对年轻。

我们的太阳已有45亿年历史,而Beta Pictoris只有2000万年——这是巨型行星形成但岩石行星可能仍在其周围发展的关键年龄。

科学家们已经确认两颗气态行星,Beta Pictoris b和Beta Pictoris c,围绕其运行——但尚未发现任何岩石行星。

“Beta Pictoris正处于一个行星在类地行星带中通过巨型小行星碰撞仍在形成的年龄,”马里兰州巴尔的摩市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天文学家Christine Chen说。

“所以我们可能看到的基本上是岩石行星和其他天体的形成过程。”

20年前,NASA已经退役的斯皮策太空望远镜观测到Beta Pictoris周围有“大量尘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斯皮策是NASA的四大天文台之一——这四台大型、强大的太空望远镜在1990年至2003年之间发射,包括哈勃、康普顿和钱德拉。

当时,人们认为Beta Pictoris周围的尘埃来自于两颗小岩石体不断磨擦产生的尘埃流。

但在20年后用詹姆斯·韦伯望远镜研究同一区域后,Chen和她的同事发现尘埃已经消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们认为,两颗小行星之间的大规模碰撞产生了超细的尘埃颗粒,这些颗粒逐渐散布到太空中。

“我们认为所有的尘埃就是我们最初在2004年和2005年的斯皮策数据中看到的,”Chen说。

“有了韦伯的新数据,我们最好的解释是,实际上我们见证了一次罕见的、灾难性的事件的后果,这次事件是大规模小行星体之间的碰撞。”

如果在Beta Pictoris周围存在岩石行星,它们还未被发现——或者尚未形成。

但这些发现表明,这个遥远的系统可能正在经历类似于我们太阳系40亿年前经历的行星形成过程。

在像Beta Pictoris这样的年轻太阳系中,“早期的动荡”可以影响其行星上的大气、水含量和其他关键的宜居性方面。

研究团队还向斯皮策致敬,如果没有它,这次碰撞产生的尘埃将不会被检测到。

“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的大多数发现都来自于它直接检测到的东西,”共同作者、前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天体物理学博士生Cicero Lu说。

“在这种情况下,故事有点不同,因为我们的结果来自于詹姆斯·韦伯望远镜没有看到的东西。”

这些新见解将于周一在威斯康星州麦迪逊举行的第244届美国天文学会会议上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