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曰: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现实中却有可能是,救人一命倾家荡产打官司。

2021年12月16日下午,沈阳市康平县的一家药房医生孙向波,收到了辽宁高院下发的民事再审裁定书,省高院再审驳回了原告的请求,维持了一审、二审的判决。

孙向波捧着这份判决书,七尺男儿泪洒当场,耗尽家财四年奔走,救人一命的他,终于还了自己一个清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孙向波

既然是救人一命,救命恩人为何会惹来四年的官司?

老太晕倒药房医生急救人

孙向波的父亲是一名乡村赤脚医生,他从小耳濡目染,不但顺利考上了沈阳医学院,大学毕业后还在康平县开了一家大药房,因为他推荐的药又便宜好得又快,生意很是红火,在当地的知名度很高。

2017年9月7日,孙向波像往常一样早早来到了药房,打扫卫生整理药品,只等顾客上门。过了没多久,一个满头银发步履蹒跚的老太太来到了药房,看到老太太,孙向波便问她:“大娘,你要买什么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孙向波

“我也不知道拿什么药,我这几天胸闷头晕,身上没劲儿,还耳鸣眼花,走路总往一边歪,我这该吃什么药?”老太太刚说完,就靠着柜台边的椅子坐了下来。

孙向波知道,许多上了年纪的人生活节俭,所以剩饭隔夜菜都经常吃,隔夜菜最容易增加血压,尤其是农村的老太太们,血压偏高的人特别多。

这个老太太的症状符合高血压的表现。有了这个判断,孙向波在柜台中拿了一部血压仪出来,套在老太太的手臂上给她量起了血压。

老人测血压图例

这一量,直接把孙向波吓了一跳,低压120高压200,像这样高的血压如果不赶快加以控制,随时都有可能发生脑血管意外,甚至会因为血压压迫,出现心脏病或者心力衰竭骤停,非常危险!

孙向波赶快给她拿了一盒硝酸甘油片及两盒其它的降压药,嘱咐她以后要按时吃药经常复查,不能劳累动气,要好好保养等。

本来接诊到这里也就结束了,谁知道两句医嘱刚说完,老太太本来想站起来回家,谁知脑袋突然一耷拉,人就从椅子上跌了下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发时的监控

孙向波连喊了几句大娘,她也没有反应,孙向波把手放在老太太的鼻子处试了试,已经没了鼻息,又摸了下手腕,发现脉搏也停了。

高血压最凶险的并发症是心脏衰竭骤停,竟然发生在孙向波的面前!孙向波来不及多想,虽然老太太看似已经猝死了,但作为医生的他知道,老太太还有10分钟以内的黄金救援时间,超过2分钟就会脑损伤,超过5分钟就会出现不可逆的损伤。

等待120救护车肯定来不及了,药房没有进行电复律抢救的条件,那他就人工心肺复苏。

孙向波蹲在地上,双手交叠按压,一下两下,每按一次都是在跟死神赛跑!

人工心肺复苏

大约用力按压了快五分钟,孙向波累得气喘吁吁,本来已经猝死的老太太,心脏又重新跳动起来,人也很快醒了过来。

老太太醒过来以后,孙向波通知老人家属,将老太太送到了医院。

恩将仇报

事情发展到这里,按照常理,药房医生孙向波至少能得到家属送来的一面锦旗才是,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知恩图报。侥幸捡回一命的老太太,很快讹上了孙向波。

老太太姓齐,齐老太住院18天,出院以后才发现出院小结上竟有这样一段话:双侧多发肋骨骨折(12根)、右肺挫伤,低钾血症。

看病住院花了几千块,可把齐老太太的儿子心疼坏了,他得辛苦干活多少天,才能挣回这些钱?看到骨折12根,他心生一计:这回不但老娘看病的钱有人出了,以后这百病缠身的老娘也有人帮他赡养了!

随后,齐老太太及儿女一纸诉状,将孙向波告上了康平县法院,要求他赔偿齐老太太在院期间的医药费、护理费、交通费等共9800多元。

随后齐老太太的儿女又带她去做了伤残等级评定,拿着评定结果狮子大开口,向孙向波索要伤残赔偿金10万元!

如果能弄来10万元,齐老太太的养老金也算有了着落,齐老太太的儿女都觉得孙向波应该出这笔钱。

对于老太太一家人的索赔要求,孙向波自然是一口拒绝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孙向波的执业证

齐老太认为:自己之所以骨折,是孙向波操作不当的问题。

孙向波也提出了抗辩:进行心肺复苏抢救,必须保证胸外按压快速有力,按压频率要达到100--120次/分,按压深度也不能少于5厘米。

孙向波的操作完全符合医学要求,为了救人而在施救时造成患者肋骨损伤,这也是医学上所允许的。更何况老年人年纪大骨质疏松,更容易发生骨折,这也是常有之事,因此孙向波觉得自己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

对于抢救是否规范一事,双方僵持不下,很快,齐老太的儿子认为,当时孙向波给老人拿了一盒硝酸甘油片,而齐老太是吃了药片以后才发生晕倒猝死的情况,因此齐家人认为是孙向波医术不精开错了药,必须承担赔偿责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听了儿子的话,齐老太太也立刻言之凿凿地表示:自己就是因为吃了孙向波给的药片,心口很快就跟针扎一样痛,正是那粒药片导致她晕倒的!

面对齐老太太一家的言之凿凿,孙向波提供了店里的监控录像,他心里也不禁后怕,还好摄像头正对着柜台,也万幸老太太就正好坐在柜台前的椅子上,否则,他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画面显示,齐老太太从始至终都没有拆过药盒喝过药,齐家人根本就是在胡编乱造。

而视频画面也再一次证实,孙向波救人的操作手法完全正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孙向波

齐家人言之凿凿不依不饶,而证据显示孙向波并无过错,在案件陷入胶着之际,社会舆论却似海啸奔腾,人们对此事议论纷纷,有人说医生不敢救人了,见义勇为风险大;也有人说无良庸医害死人,法院不给民作主。

为了处理好这件对社会风气影响较深的案件,康平县人民法院特地邀请了沈阳中院的几位医学专家,2018年11月,几位专家专门对此案举办了公开听证会。

听证会上,在观看了药店的现场录像,并向双方当事人仔细进行过询问之后,专家们一致认为:孙向波在紧急情况下实施的救治没有违反任何诊疗规范,齐老太太没有吃任何药片。而且硝酸甘油作为一种治疗血压与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常用药,临床使用多年,并没有导致心脏骤停的案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网友对此事的评论

种种证据表明孙向波没有过错,2017年10月1日,正在孙向波与齐家人的官司立案之际,《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正式实施,关于类似案件有明确规定: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

证据确凿有法可依,经过长达两年多的反复质证、听证、开庭,2019年12月,辽宁省沈阳市康平县人民法院终于下达一审判决:孙向波无过错不承担任何责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见义勇为做英雄,官司缠身店倒闭。

在被齐家人反复纠缠的两年多时间里,孙向波本来生意红火的大药房,也在当地舆论的漩涡中惨淡收场。

齐家人四处造谣,他们不懂医学也不关心真相,围观群众只知道那老太太找孙向波看病,却被他治断了12根肋骨,人们对孙向波的医术产生了质疑,药店的生意因此日渐惨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孙向波的药店

正义终究是迟到了,在一审判决书下达前的几个月,2019年6月份,孙向波被迫关店,这个大药房,一共耗资两百多万,是父母的半生积蓄,是孙向波身上沉重的巨额贷款,是一个家庭的全部希望。

狗皮膏药终撕下

一审判决已下达,但事情到这里远没有结束。

很快,齐家人又提起了上诉。二审诉至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这里距离康平县有将近两百公里,取证、质证、开庭-------已经没有了药房又负债累累的孙向波,只能再次开始奔波。

一场官司回到解放前的孙向波,已经没有经济能力来应付这样的纠缠了,每次去沈阳,他都是在汽车站外拦最便宜的大巴,不经过车站售票,车上买能便宜点,没位置了他就站着。

到了沈阳,宾馆酒店他也住不起,每次都是去城中村找最小的小旅馆对付,孙向波也请不起律师,自从被齐家人纠缠上以后,他便开始自学法律了。

一审败诉,二审齐家人又故技重施,他们再次一口咬定反复强调,老太太就是进了药店吃了孙向波递的药才晕倒猝死的,齐老太太更是拍着胸脯保证,说自己进药店之前,腿脚灵便走路生风,眼不花耳不聋,一切症状都是因为吃了孙向波递的药才发生的。

这次齐家人也是有备而来,他们说虽然硝酸甘油是治疗高血压心脏病的常用药,但是常用药也是因人而异,有禁用人群的,硝酸甘油使用后可能发生剧烈头痛、眩晕、心悸、虚脱、晕厥等等副作用,弱不禁风的老太太不适合用这个药,而孙向波作为一个医生,竟然连这个禁忌都不知道,这就是误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齐老太的儿子

这就像狗皮膏药粘上,撕都撕不下来。面对齐家一家人,孙向波生出一股深深的无力感,他只能再次强调:你在我药店里根本没有吃过这个药!你昏倒前没有吃药,什么都没吃!

双方各执一词,于是沈阳中院又是一番调监控查录像,最后确认:孙向波确实取药了,但是老太太并没有吃药。

既然没有吃药,那所谓的硝酸甘油副作用就不能成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沈阳中院同样也邀请了几位医学专家来现场论证,结果专家们的一致意见是:不要说齐老太没有吃硝酸甘油,就是吃了这个药,也跟她的心脏骤停没有关系,齐老太的心脏病是由于长期严重的高血压引起的冠状动脉血管病变造成的,只是正好在那个时间发作了而已。

2021年,在孙向波跑了沈阳八趟之后,沈阳中院的二审判决终于下来了:维持一审判决,驳回上诉。

二审被驳回,齐家人仍是不服,他们好似蒙受了天大的冤屈,再次向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提起申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又是一番唇枪舌战理论不休,又是提交证据专家讲解,之前的流程又过了一轮。2021年12月,经辽宁高院再审立案后审理认为,一审、二审判决得当,事实认定清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经过四年多的奔走,历经三次审判,孙向波终于从自己身上撕下了齐家这块狗皮膏药。只是狗皮膏药贴久了,即便是撕下也难免受创,这几年里,孙向波倾家荡产饱受非议,在三审结案后,他又借钱换地方重新开了一家药房。

惊弓之鸟心有余悸,为了防止这样的事件再次发生,他在药房里装了好几个摄像头,角角落落都在监控之下,唯有这样,他才能在工作的时候获得一点安全感。经过一段时间的经营,孙向波的药房生意也有了起色。

孙向波

近些年来,关于“扶不扶”、“帮不帮”、“管不管”、“救不救”等见义勇为行为,成为了人们的热议话题。老人摔倒不敢扶,见人有难不敢帮,这也造成许多无辜的生命,在人们的胆怯与质疑中遗憾消逝。

深圳老人跌倒无人扶活活憋死、佛山小悦悦被两车碾压无人施救、女子头卡护栏20分钟无人管死亡、郑州老人摔倒被围观死亡----------人们的道德底线,就是在一次次的恶人有理中不断下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社会需要见义勇为的英雄,英雄也需要无后顾之忧的保障,只有从法律层面降低见义勇为者的风险,提高“齐家人之流”恩将仇报的代价,才能从根本上扭转社会风气,让英雄辈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