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

有一个老生常谈的观点: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

人这辈子,为什么不如意的事儿占了大多数,而如意的事儿只占少数呢?因为人间不是天堂,而是介于天堂和地狱之间的修罗场。

富人有富人的压力和忧愁,穷人有穷人的不幸和落魄,哪怕是王侯将相,也有他们的困境和窘迫。人活于世,本身就是“苦多乐少”的。

弘一法师李叔同,在临终前,只说了这四个字,悲欣交集。悲苦和欣喜相互交织的,才是人生。悲苦是客观的,欣喜是主观的。

问题是,人,为什么需要受苦受难呢?就一句话:得偿所愿是幻想,事与愿违是常态。可见,人这辈子,就是一个赎罪的过程。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不幸,每个人有每个人的遭遇,每个人有每个人的人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2

先来谈一段历史。

明朝末年,后金侵占辽东,明廷一筹莫展。崇祯皇帝为了收复辽东,就慧眼识英才,提拔了袁崇焕。

一开始,袁崇焕信心满满,跟崇祯皇帝说,只需要五年的时间,就能彻底击败后金,收复辽东。崇祯皇帝听到袁崇焕的豪言壮语,也特别信任他。

没几年,后金大军直逼京师,崇祯皇帝不再信任袁崇焕,就将他给凌迟了。从那一刻开始,北线一崩再崩,再也没有人可以抵挡后金大军的进攻了。

又过了好些年,闯王李自成带兵一路东征,兵锋直逼京师。其实,李自成并不想取代明朝,他只想崇祯皇帝给他“封王”。

由于崇祯皇帝拿不出钱,所以拒绝了李自成的请求。结果,我们都知道,李自成的大顺军攻破京师,崇祯皇帝自缢而亡。

坐拥京师的李自成,也比较糊涂,纵容下属侵占了吴三桂的府邸。吴三桂一怒之下,便打开山海关,放清军入关,李自成一败再败,逐渐灭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3

不论是袁崇焕,还是崇祯,抑或是李自成、吴三桂,他们都在特定的时间,做了他们特定的事,然后就“高开低走”,走向人生的终点。

袁崇焕的关宁铁骑再厉害,也改变不了大局,不得不凌迟身亡;崇祯再怎么自强不息,也改变不了大局,只能自缢身亡;

李自成哪怕声势滔天,也仅仅是昙花一现,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吴三桂再怎么冲冠一怒,也还是被康熙皇帝剪除。

他们这些人,都是名留青史的大人物,为什么依旧需要受苦受难呢?因为人世间有很多事,而不是凡人可以决定的。

有的人幻想登临巅峰,可还是黄粱一梦;有的人幻想大富大贵,可还是白忙一场;有人幻想功成名就,可还是事与愿违。

这就是佛陀所说的:人间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求不得、怨憎会、放不下。

这八种苦,我们每时每刻都在体会。正是因为无法摆脱,所以人们才感慨“不如意事常八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4

世人,如何才能看透这个现实?站在上帝的视角看问题。

苏轼有诗云:“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因为我们身处山中,被一叶障目,以至于我们看不清楚现实的真相。

站在个人的角度看问题,我们会感慨,人生真苦,生活真累,人间不值得。慢慢地,人就会偏向于消极、悲观。

而站在上帝视角看问题,我们会发现,不论是谁,都只是《地球online》这个真人游戏中的角色,各方相互竞争,相互取舍,本就是一种“弱肉强食”的常态。

富人收割穷人,穷人会认为人间不公平。但是,强者通吃,本就是生物界的规律,再怎么抱怨,又有什么意义呢?

精英收割富人,富人会认为现实很残酷,无法接受。但是,更强者吃掉强者,这也是生物界的规律,再怎么抱怨,又有什么意义呢?

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自己。每个人,都可以找到自己的定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5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使命要完成,注定每个人都需要承受一定的不幸。

上文谈到的袁崇焕,使命就是阻挡后金的攻势;上文谈到的崇祯皇帝,使命就是吊着明朝最后一口气;

上文谈到的李自成,使命就是在机缘巧合之下,覆灭明朝;上文谈到的吴三桂,使命就是打开山海关,助力清廷成事儿......

当他们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就会迎来悲剧的结局。而所有的悲剧,在一开始,就是注定的。

历史,永远都是如此。你看三国历史,曹操遗憾而终,刘备托孤白帝城,孙权昏聩而亡,诸葛亮星坠秋风五丈原,庞统身亡落凤坡,关羽败走麦城......皆是如此。

大团圆的结果,只是人们对于生活的美好憧憬。悲剧的结果,才是人类历史的真相。

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