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心理旗下心理行业媒体

200 万心理工作者的从业指南

你好,这里是壹心理旗下行业媒体:心榜。

壹心理是国内专业心理健康服务平台,一直致力于更好地服务广大的心理从业者,帮助大家在专业上成长和进步。

关注新闻的朋友大概都知道这个消息了:

近日,社交媒体账号“赵菊英家庭教育”发布了几段视频,视频中自称家庭教育专家的赵菊英,在进行家访的过程中,为了让孩子能“专心读书”,让男生亲手砸碎心爱的玩具,让女生将漫画书扔进垃圾桶,甚至还有打孩子手心、在孩子房间里安装监控等行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于方式过于偏激、强硬,赵菊英的视频内容被网友称为“霸凌式教育”,从而引发外界的讨论,并质疑赵菊英身份与其背后机构性质。

这个赵菊英何许人也?

在社交媒体的公开介绍中,赵菊英自称“曾多次荣获省和全国优秀教育教学成果等奖项”、“国内首创个性化“一对一”陪伴成长教育模式”、“美国正面管教协会认证家庭和学校双讲师”等等。

其账号“赵菊英家庭教育”在某平台共有粉丝11.8万多,账号资料显示其55岁,其个人简介自称为“33年资深家庭教育专家,33年资深语文名师”“在全国各地巡回演讲超过1000多场”,出过两本书,有一个“3岁背完150本纯英文世界名著、7岁精通四国语言”的儿子。

可见,这个账号主要是为了彰显她在教育领域的专业度和权威度,从而取得家长的信任,为家庭教育提供指导和帮助。

但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赵菊英在社交软件简介上自称美国正面管教协会认证家庭学校双讲师,但是美国正面管教协会认证官网上,目前是查无此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该账号所发出的视频,则充斥着粗暴的指责、强硬地施加压力、无理地服从性训练,动辄就有“唯分数论”“教育功利化”的言论出现,让孩子亲手摧毁自己喜欢的东西,压抑自己的天性,渲染“一切为了分数”“成绩好才能当领导干部”这些落后僵化的观念。

许多网友都表示,像赵菊英这样的人竟然自称为“专家”“名师”,实在令人如鲠在喉、无语凝噎。

但是,事情的另一面却是,在赵菊英的社交媒体账号下,尤其是其“家访中国”系列视频下面,充斥着焦虑的家长的求助信息,他们希望赵菊英为自己提供解决家庭教育问题的方法,而其中的核心需求就是“提高成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合肥师范学院教授、合肥市家庭教育学会顾问吴秋芬在接受南方周末的访问时,分析说:虽然赵菊英的“霸凌式教育”看起来“匪夷所思”,但是由于现代社会竞争压力大,家长们焦虑心理蔓延,导致一些没有判断力的家长被短视频里的各种教育博主吸引,“不光霸凌式教育,各种五花八门的,都受追捧。”

但简单的成绩焦虑,显然不足以完全解释,为什么那种粗暴、强硬的作风,能受到家长的广泛欢迎。

其实,家庭教育指导并不是什么新兴事物。早在2016年我国就设立了从事家庭教育指导,家庭教育咨询,亲子教育咨询,亲职教育等工作内容的专业人员岗位。他们主要通过教育学、应用心理学、社会家庭学的理论知识,帮助家庭在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婆媳关系上建立良好的家庭环境,通过改变孩子的生活、学习习惯,建立孩子的德行和责任,帮助家庭和谐。

而家庭教育指导也确实可以帮助解决一部分家庭教育问题。

比如据南风窗报道,广东某县级妇女联合会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专业队伍的副队长赵华巧,就用自己的方法,让孩子主动地开始学习:接到案例后,他开始搜罗目标学生的网络动态,假装偶然地给学生留言,在评论区认识起来,通过接触,赵华开始引导学生重新找到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赵华告诉南风窗,在工作中接触学生,只是为了让他发现家长教育存在的不足之处,而他的主要工作还是向家长反馈家庭教育改进方案。

21世纪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认为,家庭教育指导师,顾名思义就是对家长、对怎么样去开展家庭教育进行指导,它的指导对象是家长,而不是学生,越过家长去指导学生,是不专业的,更是危险的。

但这些做法显然不符合大部分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念”,对于他们来说,所谓“家庭教育”,指的就是“管教孩子”,从而提高成绩。

赵华在工作时就发现,前来寻求帮助的大部分家长,“潜意识中有一个惯性,认为这些孩子人人都补习,孩子就必须跟着上补习。”家长们并没有那么在乎孩子的感受与心情。他们既不了解自己的孩子,也不关注自己的孩子是否开心,更遑论关注孩子的个性、兴趣与人格发展问题。

当年豫章书院暴出虐待学生的丑闻后,还有许多家长为之鸣不平,认为豫章式的虐待教育是合理的,其中一位家长的反馈可以代表大部分父母的心声:“至少他听话了呀。”

东亚式的大家长心态,一直以来,都强调孩子“听话”,强调父母对孩子进行强硬管制,相比于关注孩子的人格、心理是否健康,他们更关注的是孩子是否“听话”,是否接受“管教”。所以许多中国家长从小就对孩子实行一种打压式教育,不惜以摧折孩子的自尊和心理健康的方式,来塑造出理想中“听话的好孩子”——

像赵菊英式的霸凌教育,显然更契合这种大家长心态,那种“粗暴的指责、强硬地施加压力、无理地服从性训练”也被很多家长视为“合理”,反而是“家庭教育指导师应该去告诉家长,如何真正形成一个健康的育儿理念,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这种理念,却被大部分家长所抗拒。

赵菊英式“霸凌教育”现象,固然暴露出了家庭指导行业缺乏规范的问题,但更重要的是它还让我们看到了全社会弥漫的功利成才观与教育观所造成的父母焦虑,以及东亚父母为了缓解焦虑不惜以牺牲孩子的个性、兴趣、人格发展的方式来强硬管制孩子的大家长心态。如果这种观念与心态不能改变,家长们的核心需求依旧如故,那即使没有赵菊英,也会冒出下一个赵梅英、赵兰英、赵竹英。

就像南风窗杂志所说的:“家庭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相关行业需要被规范,它亟待一个不那么急躁,更加包容和理解的环境。”

壹心理简介:

国内专业心理健康服务平台,专注于心理健康的全民普及。创业 13 年来,用户覆盖 137 个国家和地区,从最初的心理知识科普,发展到包括心理体检、心理培训、心理咨询、组织(学校)心理服务等在内的多形态、立体化的综合性心理服务平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何高效调解儿童青少年的身心问题?

如何正确引导家长、老师参与共同治疗?

这款全新推出的【青少年辩证行为疗法(DBT)核心技能25讲】可以帮到你——

澳洲原版课程引进,为儿童青少年量身定制。

4大核心技术演练,6场案例剖析教学,帮你掌握21种青少年问题应对技术,1套系统而科学的DBT治疗方案,助你开拓更大的执业领域,帮助更多的青少年应对心理困扰。

澳洲HILLS治疗机中心导师全程授课,为你护航!

现在限时优惠,仅需349元!

了解更多课程详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想入行该问谁?

试试加入【咨询师入行】交流群

备注:入行

适合:所有想成为咨询师的朋友

分享:入行资讯、入行交流、个案演示、学习资源

大咖专访:丨 丨 丨 丨 丨 丨 丨

行业资讯:丨 丨 丨 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