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独特记忆,同时也是驱动城市更新与发展的重要引擎。近年来,随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所追捧,各种国潮文化、中国元素、文创产品……纷纷出圈,风靡不止。这一切的背后既是文化自信的主张,更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城市的向上发展是人类文化的进步与推动,过程中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建筑设计师们,他们躬身入局,不断探寻文化与空间的联系。透过建筑师的触角,以建筑为语言,构筑具有当代价值的城市空间,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精神随着不同形态的建筑张力,得以延续和发扬。

6月15日,“遇见非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暨非遗保护实践高端对话”将在红星美凯龙西南全球家居1号店盛大举行。届时,非遗匠人、艺术家、建筑师、专家学者……将从各个领域一同探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城市、空间、艺术的关联,同时也将开启非遗保护实践活动,赓续中华文脉,推动创新转换,助燃非遗文化热情。

XBA 向北设计机构创始人 李向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XBA 向北设计机构创始人 李向北

在此,我们特意采访到同济大学建筑学博士、四川美术学院教授、XBA 向北设计机构创始人李向北先生,以建筑师的视角,讲述他对非遗文化的理解和运用。

以空间塑造者的角色躬身入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向北

英国皇家特许注册建筑师

WACA世界华人建筑师协会理事

同济大学建筑学博士

四川美术学院教授

XBA 向北设计机构创始人

“设计无处不在,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无论是过去、现在和未来,设计在不断扩充中布满城市周遭。”李向北认为,建筑包含了工程、艺术、文学以及对社会生活的各种观察和表达,投身其中,会让人时刻充满激情,并收获乐趣与满足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XBA向北设计机构的办公室布满了李向北设计作品的照片、模型、手稿

“建筑设计师应当是空间塑造者”。将人们所崇尚的美学通过空间进行正向表达,以特有的手法和形式创造令人愉悦的享受,而此时,建筑设计师的角色已被隐退,人们记住的只有空间带来的幸福感。“我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实践者”,李向北认为,城市的独特性一定是汇集人文精神的延续,是在传统文化积淀的底蕴中进行创造。中华文明延绵不息,是创作者的思想沃土,“从建筑师的角度、文化观察者的角度,躬身入局,真正参与到非遗文化与城市空间、城市人文的传承与创新中,用作品赋予城市空间更新发展,并始终焕发文化荣光。”

尊重与传承中延续非遗的当代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包含了民族、国家高度的精神延续,投射出一种血脉精神的价值内核。过去、现在、未来,正是这种精神文化传承,促进了城市的发展,让建筑、历史、人文自然而然进行链接。“透过非遗文化的传承发现当代价值,通过当代设计延续非遗文化根脉。”建筑不仅需要杰出的形式外表,更要体现人文精神,当代设计与文化传承彼此辉映、相互激荡,让建筑串联起人与空间、人与历史的深度关联,形成统一,不仅让中华文脉传承不息,更让城市空间历久弥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向北设计作品:洪崖洞

善于继承传统文化和发展当代设计的有机结合,交织共生,才能在继承中发展,发展中继承。“设计从来不是孤立的,非遗文化与当代设计的结合,不仅是符号化的延续,更是通过当代的语言延续非遗文化的精神主张,凸显非遗的当代价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向北设计作品:下浩里

站在城市的各个纬度,通过不同的表达方式、语言和手段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续继承。“非遗存在于我们内心,是对当代生活的引领、启示,并作用于我们的设计、生活、城市空间。”以更为宏观的尺度把握,挖掘非遗文化的精神内涵,恰如其分的表达,呈现当代设计的人文精神风貌,映射出非遗之于建筑、设计本质的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向北设计作品:悦来智慧岛

当下,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汲取热情不断高涨,不少传统历史街区通过建筑师们的妙手改造,在既保留城市文化标记的情况下,又以更当代的外在形式呈现出来。“我们应该善于发现城市空间的历史元素,再以当代文化、建筑的方式去表达、延续城市的精神图腾。”设计不仅仅是构筑一个纯粹的建筑空间,而是一个符合城市文化、城市格局、城市风貌,融入百姓生活需求的自然空间。

通过文化上的传承,关注城市历史街区元素,注重传统与当代的协调配合,以创造出丰富、细腻、令人愉悦的建筑空间,形成与人们产生共鸣的场域,使空间成为人们抵达时就能自然而然感受精神归属,体现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的有趣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