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大学生团体操后团退400件裙子”上多个平台热搜。6月11日,黑龙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公众号发“情况说明”,承认“存在‘一部分学生使用过后退货‘情况,学校已对涉事学生批评教育,并安排专人积极与商家沟通联系,表达歉意,商议解决措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此事件中,“组团退货”再一次出现。类似学校团退事件,今年已经出现多起,涉及多省市院校,包括一些知名院校。

此类事件被曝光后,多所学校的态度是积极的,承认问题(虽然有大事化小的嫌疑),积极解决问题,并表示要加强学生教育。

不仅学校,也出现过老年表演队团退演出服的情况。

流程审计:

此类事件屡次出现,就不能简单地将责任推给退货的“不良意图购买者”,而应该从制度本身去分析。

与实体商场能看得见、摸得着不同,电商最大的问题是不能亲自试穿绝对衣服是否合身,这时平台想出了注意,在实体商场“质量问题包退包换”等承诺条款上,增加了“X天无理由退货”、“退货包运费”,给购买者提供了试用后退货的机会。据说有的女装的退货比例超过了销量的四成。

虽然在条款中对所退货品有要求,如不能有污渍、不能影响二次销售等。但总体看,平台方还是支持购买者的,商家承担了过度的责任。这就面临风险,如大量退货就可能导致利润大幅下降,甚至巨额亏损。

与“仅退款”类似,“X天无理由退货”、“退货包运费”都将平台运营可能出现的问题,尽可能转嫁给商家,商家直接面对消费者,解决消费者提出了各种要求,包括“无理由退货”、“仅退款”。前两天甚至传,有人要求小米空调“仅退款”。

电商平台不仅是建了一个“超大集市”,商家和购买者可以自由买卖,而且是平台健康运行的管理者,从某种意义上看,电商平台更像是海量品牌入驻的大型百货商场,除了提供“交易场所”外,商场还负责清洁,负责收款……既然这样,电商平台就应该负担起“商家”和购买者之间冲突的处理,包括“无理由退货”过程中,商家和购买者权益的保护。平台应该是公正的、独立的监管方,而非无关的“第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