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7月4日下午,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发布了日本福岛核污染水处置综合评估报告,声称日本污染水排海方案总体“符合国际安全标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在日本东京访问的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格罗西就此举行记者会。就在记者会结束后,一名现场的韩国女记者追问格罗西“国际原子能机构工作人员是否收受了日本的100万欧元”。格罗西对此予以否认。

因为日本虽然以科学之名为自己打掩护,还强调抛开剂量谈毒性没有意义,但是实际上,他们很清楚这其中的不可预见性。

如果处理后的核污水真的符合安全标准,那直接用这些水做饮用水、农业灌溉,岂不是更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菅义伟去视察福岛核电站的时候,东电员工就声称处理后的核污水可以喝,但是菅义伟也没敢喝。

我们当然要讲科学,但是人类对科学的认知依旧有限,很多事情还存在很多不可预见性——所以人类应该对自然心存敬畏。

地球的承载能力比我们想象的要强大的多,核污水排海对海洋的污染与破坏,只要足够长的时间,终会被自然界修复。但是海洋中的生物呢?靠海吃饭的渔民呢?我们的基因呢?

这一切会受到多大的影响,目前依旧是未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处理核污水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建造抗震的大型储水罐。目前日本储存核污水的储水罐有1000多个,储水量为132万立方米。这些罐子没有防震和长期安全设计,焊接得也不对,而且已经出现了泄漏。日本有建造大型抗震储水罐的经验,因此有能力建造这样的储水罐。许多放射性物质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衰变,其中一些会衰变得相当快。以日方讨论最多的氚为例,其半衰期为12年。因此每12年,核污染水中的氚含量就会减少一半。24年后,其中的氚含量就是开始时的1/4。如果将核污染水储存50到70年后再释放,其放射性危害就会小得多。

这个方案唯一的缺点就是比较占地方,用日本当局的说法,他们实在是没有地方了,所以必须处理,方法包括排海、蒸发、填埋,而排海肯定是最简单也最省钱的一种方法。

就在昨天,正在日本的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格罗西在东京就福岛核污水排海一事举行记者会。而就在记者会结束后发生了这样一幕:一名现场的韩国媒体记者追问格罗西“国际原子能机构工作人员是否收受了日方的100万欧元”。

这样的担忧与质疑背后,实际上是对所谓“科学背书”的不确定性与不可控性的担忧。

今天上午,生态环境部(国家核安全局)相关负责人就国际原子能机构发布日本福岛核污染水处置综合评估报告答记者问,来看看专业人士的评估与忧虑吧:

问:近日,国际原子能机构发布了日本福岛核污染水处置综合评估报告,您怎么看?

答:外交部发言人已经代表中国政府表明了态度,这份报告未能充分反映所有参加评估工作各方专家的意见,有关结论未能获得各方专家一致认可。日方在排海的正当性、净化装置的可靠性、监测方案的完善性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日方应正视各方正当合理关切,切实以科学、安全、透明的方式处置核污染水,并尽快建立一套包括日本邻国等利益攸关方参与的长期国际监测机制。

问:针对日本福岛核污染水排海有关辐射监测安排,生态环境部从专业角度怎样评价?

答:日方当前的监测安排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核污染水排放前的监测有延迟,无法第一时间判断排放是否合格,由此可能导致不达标的核污染水直接排入海洋。二是核污染水混合后监测可能造成不合理稀释,日方将10罐核污染水混合后取样监测,可能造成高浓度的核污染水被低浓度的核污染水稀释成达标的核污染水。三是应有公开透明的长期国际监测,日本福岛核污染水排海关乎全球海洋环境和公众健康,应接受利益攸关方参与的公开透明的国际监测监督,而不应仅仅安排日方主导下的“摆样”式的监测。

问:针对日本福岛核污染水排海,我国海洋辐射环境监测的安排是怎样的?

答:我部高度重视日本福岛核污染水排海问题。2021年、2022年先后组织开展了我国管辖海域海洋辐射环境监测,摸清了目前相关海域海洋辐射环境的本底情况。

针对日本福岛核污染水排海后的海洋辐射环境监测,我部已经作出部署,如果发现异常将及时预警,切实维护我国家利益和人民健康。

问:网传我国核电厂氚排放是日本福岛核污染水氚排放的6.5倍,事实如何?

答:事实上,日本福岛核污染水和世界各国核电厂正常运行液态流出物有本质区别。一是来源不同,二是放射性核素种类不同,三是处理难度不同。日本福岛核污染水来自于事故后注入熔融损毁堆芯的冷却水以及渗入反应堆的地下水和雨水,包含熔融堆芯中存在的各种放射性核素,处理难度大。相比之下,核电厂正常运行产生的废水主要来源于工艺排水、地面排水等,含有少量裂变核素,严格遵守国际通行标准,采用最佳可行技术处理、经严格监测达标后有组织排放,排放量远低于规定的控制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