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环境就是民生,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今年以来,通川区紧扣“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总体目标,围绕生态环境“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考核要求,突出依法治污、精准治污、科学治污,统筹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魅力通川。(柏在田 摄)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夏日微风,与三两好友漫步莲花湖湿地公园,天空蓝若海洋、河湖碧波荡漾、空气清幽舒心,一座山水相映的湿地生态园区映入眼帘,一曲绿色发展的华章在这里悄然写就。

生态好、环境美,这不仅是通川市民的直观感受,更有实实在在的数据佐证。据统计,今年1至3月,通川区空气质量达标率82.4%,同比上升6.8个百分点;截至4月底,通川2个国、省水考核断面均达标,12条区级河长制河流均达到地表水III类标准。近年来,通川区坚持把解决突出环境问题作为打造“魅力通川”切入点和突破口,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使通川大地绿色版图加快扩张。

紧盯重点抓攻坚,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强化污染物协同控制,严抓季节性污染治理。春节、元宵节期间,通过组织开展联合执法,通过全链条劝导管控售卖、燃放行为等方式,持续强化烟花爆竹禁燃禁放工作,累计出动宣传车150余台次、悬挂宣传横幅标语800余条、张贴《烟花爆竹禁燃禁放公告》1万余份,主城区春节、元宵节期间未出现重度污染天气。抓实抓细秸秆禁烧工作,持续深化三包责任制,纵深推进秸秆禁烧网格化管理,广泛宣传,引导群众自觉参与禁烧行动,确保秸秆禁烧“空间覆盖无空白、职责落实无盲点、监督管理无缝隙”。

巩固成效抓改善,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大力推进魏家河、双龙河流域污染整治,落实水源常态化监测、检测、巡查等工作。持续强化8个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日常巡查,完善保护区围栏、标识标牌等基础设施。积极开展全区11条河沿线的39个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力争6月底全面完成入河排污口销号工作。会同区住建局、达州市金地水务有限公司,对辖区内乡镇污水处理厂开展了全覆盖检查。截至目前,累计出动检查人员20余人次,检查污水处理厂(站)22家,共发现问题11个,下达限期整改通知书4份,函告相关部门5件。

管控风险抓排查,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完成强力钢铁地块详查及风险评估,为下一步开展土壤修复治理打下基础,辖区土壤环境质量总体安全,风险可控,未发生重特大土壤污染事件。

用好督察执法“利剑”

夯实生态保护制度

用好督察执法“利剑”保护生态环境,是守护好美丽家园的重要内容。近日,通川生态环境局联合区水务局、区经信局成立专项检查组,对辖区水电站生态流量公示牌、生态流量泄放设施、生态流量实际下泄记录、环境影响评价执行情况等逐一进行详细检查。“我们通过长期增殖放流保证了我们库区鱼类的种群和修建电站前一样。为了保证下游河道不断流,我们严格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执行生态流量下泄措施。”四川罗江口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守平说。

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治。为确保治理成效长久稳定,通川区全面执行日常监管“双随机”制度,充分利用省移动执法系统开展环境执法日常监管,对涉水、涉气的重点监管企业开展测管协同,截至目前,共计完成执法任务65件,其中双随机任务34件,信访调处8件,其他任务5件,案件调查5件,专项检查11次(行业专项9次、建设项目检查2次),生态监察检查2次。

同时,持续强化专项执法检查。今年以来,通川区开展涉水、涉气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排污许可重点单位执法检查、危险废物环境违法犯罪和重点排污单位自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违法犯罪、乡镇污水处理厂规范运行等专项行动,共排查企业220余家,发现问题50余个,下达限期整改通知书18份,共查处环境违法行为5件,罚款43.99万元。

此外,持续推进信访工作走深走实,开展信访平台“应录尽录”工作,一季度共登记录入5件;同时根据市创建办要求,对2023年8月至10月的全部信访件进行摸底回访,回访满意率100%。今年以来,共受理环境投诉19件,其中12345热线13件,环保微信平台举报1件,市局交办2件,信访局转办1件,其他来源2件,已办结18件,办结率94.7%,已办结群众满意率100%。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助推企业绿色发展

当前,通川区在迈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征途中,坚定地走上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深度融合之路。近年来,通川区按照新《环评法》和“三同时”要求,切实规范建设项目行政审批工作,严格执行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等制度,建立上门服务机制,组织业务专员、专家到项目一线,提供全流程服务,为企业提供多渠道、多形式、不间断政务服务。

位于东岳镇的首炬新型建材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生产商品混凝土、再生混凝土、建筑垃圾再生砖等建筑材料及建筑垃圾收纳处理、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于一体的企业。自今年1月份开始,企业二期项目进入正式平场施工。二期项目是达州市城区建筑垃圾收纳处理及资源化利用项目,占地面积约55亩,将投入建设资金约1.5亿元。而这次新项目的环评审批速度让企业点赞。

“从立项开始就提前介入,积极主动为我们企业出谋划策,精简流程,让企业办事更顺畅,少走弯路。对生态环境保护更是从规划设计时就为我们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让企业节约了资金,降低了成本。”达州市首炬新型建材有限公司安全环保部部长张瑜说。“从设计阶段,我们就开始跟踪服务,环评报告的编制工作全程参与,并向企业承诺环评报告结束后,除法定规定的公示期外,6个工作日之内为企业完成环评审批,确保企业建设前取得环评手续。”通川生态环境局行政审批股负责人王成鹏说。

今年以来,通川区共完成市、区重点及招商引资8个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的审查、审批工作,涉及总投资约13亿元,按时办结率达100%,群众满意率达100%。核实梳理2024年200个市重大项目环评办理情况,涉及通川辖区主项目37个,子项目57个。提前有序部署排污许可工业噪声增加工作,目前通川区持证企业共98家,需增加工业噪声61家,现已完成45家。

稿件原创,转发请注明出处

来源:达州日报

编辑:王 月

编审:张 爽

总编:肖晓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点个在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