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中国行,我也能行!”

作为一个和中国拥有相同人口体量的国家,印度一直将中国作为自己追赶的对象,因而在很多政策上,印度和中国还是比较接近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比如在去年六月份,印度方面就在巴黎航展上订购了近五百架空客飞机,不仅如此,印度方面甚至还提出要求,要在印度建立相关的生产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印度方面的请求却并没有得到国际航空公司的同意,因而并没有出现有关空客、波音这样的航空公司要在印度建设生产线的确切消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为何外国公司拒绝了印度的要求呢?

“杀鸡取卵”的营商环境

印度和中国一样,都属于发展中国家,两国都拥有着超过十四亿的人口,正是因为庞大的人口数量,意味着印度本身拥有非常大的市场潜力和劳动竞争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印度的整体人口结构较为年轻,因而印度的社会发展活力在理论上是比较优越的,而且印度所要面临的国际压力也并不大,其并没有遭遇什么国际制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加上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一直将印度作为制衡中国的重要“棋子”,因而西方国家其实也对印度提供了很多的经济扶持,像很多西方大厂都纷纷将自己的工厂从中国迁往印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也许是没有挨过“铁拳”的缘故,印度人似乎根本不存在什么“竭泽而渔”的观念,很多外国企业来到印度之后,总会面临印度方面的打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拿我国的小米来说,当年小米在看到了印度这么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市场之后,就来到了印度进行建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于印度方面一直提出所谓的“印度化”需求,这使得小米在印度建立了一个由印度本地人组成的团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印度方面却还是在不依不饶的对小米进行更多的审查,像印度方面,就曾经扣押了小米公司在印度价值六亿多美元的资产,这使得小米公司蒙受了不小的损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除了中国公司之外,很多欧美企业同样在印度面临着严重的营商问题,比如英国的沃达丰公司,作为电信巨头的它在印度进行了很多的投资和收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在2007年的时候,印度方面却对这一电信巨头征收了总价值高达29亿美元的税款,尽管这一事件最终因为法律问题而未能通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贼心不死”的印度却在几年后专门通过了一项立法,从而让印度有关部门对沃达丰公司征收了56亿美元的税款,给这一电信巨头好好上了一堂“印度税务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以说,印度那“杀鸡取卵”般的做法,导致了在很多外国企业看来,印度的营商环境是十分恶劣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波音、空客等大型航空制造公司,自然也是非常担心己方在印度建厂,将会面临来自印度方面的审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外,印度是否有能力接受外国的产业链,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糟糕的基础设施

飞机制造是一个高科技的产业,但任何的高科技产业其本身,必然也需要相应的基础设施进行支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比如著名的ChatGpt,根据有关媒体的说法,其日均的耗电量就达到了惊人的50万千瓦时,是不折不扣的耗电“大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对于飞机的制造业来说,其当然也需要大量的电力进行支撑,特别是对于波音和空客这样的老牌公司而言,由于其自动化水平较高,需要的电能也就水涨船高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问题是,印度本身的基础设施水平确实非常糟糕的,由于基础设施老化等因素,印度国内更是常常出现大规模停电时的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特别是在每年的五月份,这一时期是印度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其最高气温甚至能超过50℃,而这将耗费大量的电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而对于很多在印度建设工厂的企业而言,糟糕的基础设施是他们进行正常生产的主要难题,而波音、空客这样的航空巨头,自然也不会在这里建设所谓的生产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此之外,印度本身的实力其实也难以让其获得外部的生产线。

难以撑起的雄心

尽管在西方学者口中,印度的口碑一直是相当不错的,很多西方人更是认为印度将会是“下一个中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实际上,印度和中国的水平其实是相差很多的,就拿飞机制造这件事情上来说,印度人在飞机制造上其实并没有什么核心技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波音、空客等大型公司而言,想要让他们建设生产线,除了一定的政治因素外,相关的基础设施以及科技水平同样是他们所要关注的重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在很早之前就开始与空客集团的合作,很多空客飞机上的零部件其实都来自于中国厂商,因而空客在中国建设生产线,其实有着很多便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印度呢?虽然印度也拥有着自己的航空公司,甚至能够自行设计出“光辉”这样的第三代喷气式战斗机,但其本身并没有什么核心技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像“光辉”这样的战斗机更是万国产品的一个大集合,机载设备、武器装置乃至动力系统都来自于世界上的其他国家,这表明印度十分缺乏相应的核心技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缺乏核心技术的印度,自然也没有什么筹码去和欧美的大型航空公司讨价还价,毕竟这样的核心技术,欧美也不会那么“慷慨”的卖给印度。

结语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的成功来源自身的艰苦奋斗,在很多时候,中国企业都面临着来自西方国家的制裁压力,但这些并没有阻止中国的发展,却反而让中国的产业链变得更加完备,从而进一步提高了中国的国际竞争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反观印度,虽然印度拥有远比中国好上很多的国际环境,但这样的环境也导致印度有些缺乏奋斗的精神,其并没有相应的核心技术去到国家上讨价还价,从而也难免成为“冤大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