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江苏涟水中专,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职业中专,一个被刻板印象了的“差生集中地”,学霸们的地域,差生们的天堂,最近,却跑出一匹黑马来。

姜萍,17岁,女中专生,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决赛,这几个关键词放在一起,貌似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但却“奇迹般”产生关联,很是吸引人的关注。姜萍也被称为“天才少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看到这样的“反常性”新闻,我还是习惯性的在自己心中,打一个问号。这样的励志故事,被包装的太完美了,简直是洁白无瑕、天衣无缝,以至于,令人怀疑这个故事本身的真实性。

在这个励志故事中,所有人都把目光投射在这名“天才少女”身上,但却很少有人关注到她的成长经历,以及她背后的那名王老师。发现姜萍有“数学天赋”是王闰秋,这个老师也是一名数字高手,2022年拿到了数学博士学位,师从江苏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卢殿臣教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闰秋毕业后,入职了家长一所中等职业学校,在教学之余,依然沉迷于基础数学研究,并且,参加过两届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第一次止步于预赛,第二次闯进了决赛。
报道中提到,是在王闰秋的点播和指导下,姜萍才接触到《高等数学》,王主动推荐给姜萍同济大学出版社的《高等数学》和谢惠民的《数学分析》,在研究多元微积分的过程中,遇到困难的姜萍又研究起一名外国教授编写的《偏微分方程》,凭借一本英汉小词典和手机翻译软件自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以说,姜萍的进阶之路,走的其实是一条“非寻常路”。为什么没有去上普通高中,而去了职业中学?职业中学的录取分要比普高低很多。这里面有什么别的“隐情”?我看到网上有人提到了姜萍家经济条件,以及还有其他孩子,不过这并未得到证实或证伪。
如果是按照正常的升学路径,姜萍没有遇见王博士,那么她的人生轨迹是不是又是另外一番风景呢?除了关注姜萍以中专生的学历身份闯进全球数学竞赛决赛,更鲜有人关注到王博士,一个研究高等数学的博士,毕业后,却回家当了一名中专教师,对于博士学历来说,这是不是一种人才浪费呢?王闰秋毕业时刚好遇上疫情,博士去一个小县城卷中专教师,这是不是也折射出一些深层次的社会现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普遍存在的学历歧视社会大背景下,姜萍的经历,无疑具有正向的激励价值。

但,这样的经历和人生,也只能是小概率事件,每一个人的人生都难以复制,对于更大范围中专生群体来说,学历的鄙视链依旧深深地套牢在他们身上,他们的人生,是轨道,而非旷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