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江门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正式公布

江门市首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代表性传承群体名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次认定江门市首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群体共5个,其中我区推荐的赛龙舟(礼乐龙舟)—礼乐龙舟传承群体,被确定为首批江门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群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喜讯!江海区礼乐龙舟传承群体入选“江门市首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群体”名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喜讯!江海区礼乐龙舟传承群体入选“江门市首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群体”名单

点击观看视频,礼乐街道提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省级非遗项目——

赛龙舟(礼乐龙舟)

礼乐龙舟历史悠久,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礼乐属冲积平原,全街道无山,河涌纵横,乡民以舟代步,久而久之,造就了“礼乐龙舟竞渡”这种极有群众基础的传统体育竞技活动,并流传至今。

礼乐龙舟活动一直由民间组织牵头开展,据现有记载显示,清代(1874年)至民国(1945年)期间共举办了9次龙舟竞赛活动。新中国成立后,每年端午,礼乐在五四张围河举办扒节龙闹端阳活动,以纪念屈原,通常三年或五年一次,多安排在端午节或国庆节前后,举办礼乐龙舟“出大标”龙舟竞渡活动,比赛前后历时两个月,“出大标”多数在睦洲水道举行。

2007年,礼乐龙舟竞技活动成功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爱国爱乡、团结拼搏、和谐进取”的礼乐龙舟精神和龙舟文化得到进一步传承和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礼乐传统龙舟分为8个坊,每个坊各有一条传统大龙舟,分别是桃果红、花蓝桡、九社、黄桡、红桡、天字号、七星、白桡。传统龙舟全长35.1米,龙舟各部位、部件、附件有太公砧、单格、双夹单、鼓格、龙舟底骨、龙筋、龙舟尖、大傍、花傍、龙头、坊牌、龙尾、龙篸、闸水板、龙舟桡、龙舟鼓、锣。船上可坐71人,包括鼓手1人、锣手1人、正艄2人、帮艄2人、扒丁65人。

2009年成立了民间组织——礼乐龙舟竞技协会,定期召开会议,加强对礼乐龙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为规范协会管理和后续运作,团结社会各界保护力量,整合更多优势资源,推动礼乐龙舟的传承与发展,2014 年,经民政部门批准成立礼乐龙舟竞技协会,会址在礼乐街道侨联大厦,现有个人会员共29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群体成员熟习礼乐龙舟5个重要部位的划船技艺,主要是鼓手(总指挥)、锣手(副总指挥)、正艄和帮艄(掌舵)、扒丁(划船)。每场龙舟赛事由起点启航、中点(采标)折返、终点冲刺三部分组成,因礼乐传统龙舟赛程较长,非常考验正帮艄对方向的把握和扒丁的耐力。在龙舟竞渡过程中,鼓手、锣手、正帮艄、双夹单最为关键。

礼乐龙舟传承群体积极有序地传承和培养挖掘新人,龙舟竞渡已成为礼乐人民最喜爱、开展最广泛的群众性传统体育竞技活动,闻名于珠江三角洲。在礼乐二圣宫河段建设了龙舟传习所、中福社区恒大御景半岛59幢建有龙舟文化展厅,五四河张围河段和睦州水道作为端午节龙舟竞渡和出大标的重要场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多年来,礼乐龙舟传承群体积极举办龙舟竞渡活动和参与省内外的对外交流比赛,包括:

● 2011年礼乐龙舟队参加“香港国际龙舟邀请赛展能赛”,荣获第一名;

● 2012年礼乐兄弟龙舟队到香港参加国际龙舟邀请赛展能赛,获得冠军;

● 2013年礼乐兄弟龙舟队获新会区第十二届“万胜杯”龙舟赛第一名;

● 2016年礼乐兄弟龙舟队获新会区第十五届“万胜杯”龙舟赛第二名;

● 2019年礼乐兄弟龙舟队获新会区第十八届“万胜杯”龙舟赛第二名;

● 2023年新联龙舟队获澳门“总会杯”小龙赛亚军;

● 2024年中山同德礼联龙舟队获“大横琴杯”广东省龙舟公开赛暨斗门龙舟暨斗门龙舟邀请赛第一名;

● 2024年礼联龙舟队和新联龙舟队分别荣获“赤坎华侨古镇杯”龙舟邀请赛冠亚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群体)是非遗的重要承载者和传递者,掌握着非遗的专业知识和精湛技艺,是非遗活态传承的代表性人物。加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人才队伍建设,对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江门侨乡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文/礼乐街道、邓妙妍,图/礼乐街道、林瑞蓬,视频/礼乐街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关注【江海 高新发布】

读懂高新 关注江海

新闻资讯 一手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