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莫高窟第158窟 西壁 佛坛唐代释迦涅槃像局部(吴健 摄/敦煌研究院供图)

近来疫情反复,变得严峻起来,全国很多地方都停工停课了。为充实大家的居家生活, 我们今天要推荐一个特别适合在家听的音频课程,但它真不是一般的音频课,这个课叫《了不起的敦煌》。 怎么就不一般呢?

第一,说实话,我看到这个课的第一反应居然是:啥?敦煌这么美的地方居然不是视频课而是音频课?音频怎么能看到敦煌的美呢?但是,《了不起的敦煌》做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2央视春晚舞蹈《只此青绿》

2022年央视春晚上惊艳世人的神仙舞蹈《只此青绿》,就是以青绿山水画的巅峰之作《千里江山图》为蓝本创作的。实际上,在敦煌的壁画中,有大量创作于隋唐的青绿山水画,色彩和层次非常丰富。在敦煌研究院工作了30多年的赵声良老师在《了不起的敦煌》里专门有一个主题讲青绿山水画,听完之后,你会深刻理解青绿山水画美在哪里?为什么这么美?怎么欣赏青绿山水画?太爱了。

第二,其实,市面上有很多关于敦煌的书籍,但是关于敦煌的成体系的音频课,还真的很少见。这个课的观看角度和体系设计很有意思,除了历史、地理、宗教知识,它会带你去了解壁画、飞天的舞蹈和乐器、彩塑人物的审美、山水画、古人的生活,让人脑洞大开。毕竟,这可是最懂敦煌的13位顶级专家来为你全景式解读敦煌呢。

第三,适合亲子共听。跟孩子一起了解探索,跟故宫同为世界超级IP的敦煌这份世界文化遗产。除了作为孩子学科知识的延伸,孩子还能从美学、艺术、博物通识等更多维度来理解敦煌。

最近几年,敦煌游学很火,也说明越来越多的家长看到了敦煌的价值。去年暑假疫情平稳的时候,一个朋友还报了价值不菲的敦煌游,花了好几万带孩子去看敦煌。

我们必须承认,去现场看敦煌肯定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但如果条件有限,《了不起的敦煌》是非常完美的敦煌探索之旅,在历史、地理、人文、艺术、考古纵横交错中满足你对于敦煌的一切想象,可以作为当下的选择,直接省下敦煌往返机票、住宿、门票,一次解决“没时间、没经验、看不懂、看不全”四大难题。

这个课特别适合对敦煌感兴趣,想从不同维度深入了解敦煌的人听。如果家有孩子, 听完了还可以一起分享讨论哦。 (适合10岁及以上的孩子听,若孩子年纪太小可以先囤起来,毕竟音频课没有期限,可以永久收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一生只听一门关于敦煌的课,

那必须推荐《了不起的敦煌》

我们带大家看看这个课好在哪儿

当我们说敦煌的时候,我们在说什么?

▶它是唯一汇流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四大古老文明的宝地,其文化之瑰丽无以复加,其历史甚至比故宫还要长1000多年。

▶800多个洞窟、3000余身彩塑、50000余平方米壁画,浓缩了2000多年的中国历史。

▶是“中古时代的百科全书”,东西方文明的荟萃地。

▶含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佛教艺术宝库。还是道教、祆教、摩尼教、景教等宗教的交汇之处,堪称“众神的乐园”。

▶它正在一点点消失,并终将完全消失。

《了不起的敦煌》完全可以满足我们对于敦煌的所有想象和期待。

01

顶级配置师资

相当于请了专家一对一给自己讲敦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樊锦诗与敦煌相守已超过半个世纪

2021年是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了不起的敦煌》请来了包括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巫鸿、荣新江在内的13位国内最有资格讲敦煌的讲者,把800多个洞窟、3000余身彩塑、50000余平方米壁画的往事与玄妙,有趣地讲述给大家。

这13位老师来自国内敦煌学研究的重要阵地——敦煌研究院、北京大学、兰州大学等,还有世界知名高校的艺术史学者,绝对是该领域最强大的讲者阵容。

我们来看看这个名单:

巫鸿——艺术史学者,芝加哥大学教授,哈佛大学终身教授 荣新江——北京大学敦煌学研究中心主任,历史学系教授 郑炳林——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所长,历史文化学院教授 赵声良——敦煌研究院研究员,从事敦煌石窟艺术和中国美术史研究 杭侃——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云冈研究院院长 何鄂——著名雕塑家,前敦煌文物研究所研究员 陈菊霞——上海大学历史系教授,曾任敦煌研究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文献研究所所长 顾春芳——敦煌研究院研究员、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

有没有被震惊到?!在家里就能听到这些世界顶级敦煌研究学者的智慧,简直太爱了!

这些常年研究敦煌的学者不仅讲述内容靠谱专业,往往还带来了前沿的视角,怎么前沿可以看下一点。

02

体系全面

带你用10大维度看透敦煌

除了非常值得推荐的师资,课程设计得也非常用心和成体系。

敦煌可看的东西那么多,到底该看什么,怎么看出门道?历史文化地理价值、美学价值、艺术价值到底体现在哪里?这个课可以说把这些问题安排得妥妥的,教给了大家一个观看之道。

比如,讲敦煌和莫高窟的故事,基本上是以中国历史朝代为纲,构造出莫高窟的线性历史。但是否还有别的方式?艺术史专家、芝加哥大学教授巫鸿尝试从空间角度重构另一种观看方式,带大家跟随往日朝拜者的脚步,从敦煌城走到鸣沙山上的莫高窟,用身体和眼睛随着空间的流动在洞窟里行走,完成一场想象的旅行。

办公室同事听了课后说,“巫鸿老师把'北凉三窟'讲得特别明白,即使听也有如临其境的感觉。”这正是这个课程的一个初心。

这幅全景式的敦煌解读,你可以这么看:

远处看:重返古老而伟大的丝路,回望千年石窟的开凿与兴衰,开启崖壁上的艺术圣殿 近处看: 观摩气韵生动的彩塑群像,仰望壁画中的飞天和乐器、地理与山水、斑斓的佛国世界,探索洞窟建筑的多种类型 高处看: 揭秘古代敦煌人的生活图鉴,结识千年石窟的供养人

还可以这么听:

课程设计贯穿了艺术、考古、雕塑、神学、音乐、舞蹈、美学、石窟和壁画、历史、地理、古代人的生活,每个老师讲的都是自己最擅长的内容,每位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来选择。

比如荣新江老师是从历史地理概念来讲,张骞为什么是“开眼看世界第一人”?进洞窟、看壁画是赵声良老师的日常,他会具体讲洞窟和壁画:莫高窟为何被称为墙壁上的图书馆?敦煌壁画一共分为哪七类?著名雕塑家何鄂专门讲彩塑,陈菊霞老师专门讲宗教艺术等等。

我们经常听到“敦煌飞天”,你知道这个形象是怎么来的,为啥要带飘带吗?我特别喜欢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顾春芳老师关于飞天的讲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莫高窟第39窟西壁 龛顶 飞天

顾春芳老师解读,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充满了音乐和节奏感。这些最大的有2.5米,最小的不足5厘米的飞天,作为中国人自由想象的一个极致,改变了过去对佛教艺术过于严肃的印象,为佛教艺术创造了一种非常灵动有趣的精神性背景。

03

深度解读敦煌的前世今生

将历史地理宗教知识融会贯通

讲敦煌,离不开敦煌的地理位置、历史发展、文明进程。

我们在历史课本中都学过,敦煌被视为“世界文明汇流中心”的丝路要塞,多元文明荟萃之地,自古便承担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重要角色。

汉唐时期的敦煌是中外文化交汇的国际都市,史书称敦煌是“华戎所交,一都会也。”在东西方贸易繁荣发展的过程中,将古代印度文明、波斯文明、希腊文明、中亚文明悉数吸纳,使得自身文化呈现出极丰饶、杂糅的优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唐明皇》中的胡旋舞

如大名鼎鼎的“胡旋舞”。这样欢快动感的舞蹈,由西域传至中原,并风靡一时。古书记载,杨贵妃的胡旋舞跳得很好,还曾跟安禄山切磋讨教。敦煌的经变画中,对胡旋舞有详尽的描绘。

对中外关系史和丝绸之路有着深入研究的荣新江老师会给你讲,汉代探险家张骞的故事,为何他会被汉武帝相中前往西域?敦煌是如何成为文明中心的?

课程还会讲到:

敦煌最早的移民居然很多都是罪犯? 古人为何要在1600多米的悬崖峭壁上凿窟修行? 唐代时风光无限的敦煌,为何会在明代后走向凋零? 莫高窟的“金主”,到底是怎样的一群人?

通过这门课,建立起自己的历史坐标系,以敦煌为圆心,串起中国历史,理解华夏文明的独特之所在,培养从文明大视野看问题的思维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有宗教知识。敦煌莫高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佛教艺术宝库。同时,还是道教、袄教、摩尼教、景教等宗教的交汇之处,堪称“众神的乐园”。如何在观看壁画这些艺术作品中理解敦煌当时的佛教艺术和文化?作为莫高窟内最完美的连环画式本生故事画,你知道佛教故事《鹿王本生图》的观看方式是由左右两端往中间看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莫高窟第257窟 西壁 九色鹿本生 局部(敦煌研究院文物数字化所制作 敦煌研究院供图)

04

至美敦煌

带你看懂全世界都在追的“高级美”

有人说,敦煌啊,美得不可思议。千年之美,美得叫人大气儿不敢出。

我们单来看这尊被称为“美人”的彩塑——45号窟中这尊大名鼎鼎的彩塑菩萨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莫高窟第45窟 西壁龛内北侧 左胁侍菩萨 盛唐(吴健 摄/敦煌研究院供图)

这是怎样的温柔呀:健壮宽厚的肩膊,圆润的面部,凝结着唐代人们所向往的丰腴美。菩萨歪着脑袋,头、胸、臀三点形成扭倾,构出一波三折的曼妙身姿。

我们通常认为,中国艺术理解起来有门槛,西方人不一定能看懂。赵声良老师却说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

2016年敦煌研究院在美国洛杉矶办了一次展,让很多美国人看得非常激动。还有美国东部人从纽约、波士顿专门坐飞机跑到洛杉矶看展。人山人海,轰动一时。

漫天神佛、绝美飞天、千年前的人间烟火,让无论是东亚、中亚、西亚,还是欧洲人的心灵,都为之震颤不已。

石窟中的壁画记录了不同时代的社会历史、交通、风俗、经济、人文故事等,融汇了我国多民族艺术,包含了建筑、雕塑、壁画、音乐、舞蹈等多种门类的艺术,具有史学和艺术双重价值。

05

接地气

敦煌穿越生活指南

重燃1000多年前的烟火气

这个课还会带你穿越到一千多年前的敦煌人日常生活中,带你一窥当时的生活面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莫高窟第468窟 北壁 敦煌古代学堂 五代 体罚学生

比如反映古代教育的画面。古人都学什么?厌学了怎么办?敦煌研究院副院长张元林会给你讲,古人的教育内容有四书五经,还有科技类的,医书、占卜用的阴阳书,分成人教育和童蒙教育,比如《千字文》《太公家教》等。他们重视对传统文化和孝道的教育,最有意思的是,他们很重视祭祀文化教育,祭天祭地祭拜祖先,特别是对水神的祭祀,是敦煌祭祀中的特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莫高窟第249窟 窑顶 骑马投掷标枪 西魏

壁画中还有许多表现古代健身、养生、娱乐的场景。听到最厉害的敦煌研究专家活灵活现地介绍敦煌古人生活的万花筒,在轻松好笑中涨知识!哇!古人的生活可真丰富多彩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莫高窟第130窟 甬道南壁 都督夫人供养像(都督夫人与女眷盛装)段文杰临摹 盛唐(吴健 摄/敦煌研究院供图)

从田间耕种、夏夜饮酒、谈情跳舞、逛街购物,到岁时节令、婚丧嫁娶、供神祭祖,爱吃爱玩爱社交的敦煌人,压根儿闲不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莫高窟第112窟 南壁西侧 金刚经变之反弹琵琶舞特写 中唐(吴健 摄/敦煌研究院供图)

既是美学大课,也是有趣有料的博物通识大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莫高窟第23窟 北壁西侧 法华经变之雨中耕作 盛唐(孙志军 摄/敦煌研究院供图)

06

有温度的细节安排

贴心干货奉上

每个专题的最后,还有各位老师推荐的延伸书单。比如巫鸿老师推荐了《空间的敦煌:走近莫高窟》等,让感兴趣的读者可以针对这个主题进一步探索。

还有游敦煌彩蛋!赵声良老师化身敦煌游代言人,还赠送了一份莫高窟的旅游指南,提供了基本的参观路径,简直太值了!赶紧收藏起来,等疫情过去,启动敦煌行。

爆款音频课

《了不起的敦煌》

读者评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适合人群

对敦煌文化感兴趣的读者;

对美学、艺术等感兴趣的读者;

可亲子共听 (孩子10岁+) ,有能力的孩子也可独立听。

课程目录

▲向上滑动查看课程大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课程价格

60讲/每讲10-20分钟

总时长超过800分钟

限时折扣

折扣价格:118.8元

折扣时间

2024.6.9—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