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陆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丨时代投研

作者丨陆海

编辑丨李乾韬

“退市新规”,威力几何?

6月6日,证监会上市公司监管司司长郭瑞明表示,退市新规设置了一定过渡期,预计短期内退市公司不会明显增加。

W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11日,今年迄今A股仅有11家上市公司正式退市,算上已进入退市整理的6家公司,也只有17家,不到2023年全年退市数量(46家)的一半。

不过,时代商学院发现,自4月12日新“国九条”发布以来,被实施ST(其他风险警示)或*ST(退市风险警示)的公司数量明显增加。W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11日,2个月时间已有102只股票(含A+B股)被实施ST或*ST,接近2023年全年的数量(117只)。

今年17只股票退市或锁定退市

6月5日,*ST民控(000416.SZ)和*ST美盛(002699.SZ)正式摘牌,成为最新退市的两家企业。

从终止上市的原因来看,这两家公司都是因为股价低于面值而被强制退市。根据深交所的规定,公司股票交易在触及交易类强制退市情形而被深交所终止上市后,不进入退市整理期。

W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5日,今年迄今A股共有11家上市公司正式退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终止上市的原因来看,股价低于面值是最大的“杀手”。上述11家公司中,“面值退”的企业共有6家,占比过半;另有4家企业因其它不符合挂牌的情形被摘牌,而因连续3年亏损而被摘牌的企业则为1家。

从退市时间来看,新“国九条”出台后退市的公司数量仅为5家,并未明显飙升。

根据申万行业分类标准(2021版)划分,11只退市股中,来自纺织服饰行业的数量最多,达到3只;环保行业次之,共有2只;而传媒、电力设备、房地产、非银金融、基础化工、通信行业各有1家。

从所属省份来看,北京、浙江省、广东省、江苏省、福建省各有2家,其余1家来自山东省。

除了已经退市的企业之外,目前还有6家企业进入退市整理期,包括退市碳元(603133.SH)、退市园城(600766.SH)、中期退(000996.SZ)、退市商城(600306.SH)、新纺退(002087.SZ)和退市同达(600647.SH)。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算上进入退市整理期的企业,今年迄今已有17只股票已经退市或锁定退市,不到2023年全年的一半。

不过,时代商学院发现,2023年上半年也仅有17家企业退市,占全年退市企业数量的36.96%,而下半年退市的股票则有29家,占比63.04%。

值得一提的是,退市新规将主板上市公司(含A+B股)的市值标准从3亿元上调至5亿元,这一规定将于今年11月1日正式生效,届时退市股票数量是否会增加仍有待观察。

新“国九条”威力渐显

虽然短期内退市公司未明显增加,但是自4月12日以来,被实施ST或*ST的公司数量却大幅增加。

W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11日,今年迄今共有110只股票被实施ST或*ST。其中,自4月12日以来被实施ST或*ST的股票高达102只,占比92.73%。相比之下,2023年全年被实施ST或*ST的股票也仅有117只。

细分来看,今年被实施*ST的企业共有62家,占比56.36%;而2023年全年被实施*ST的企业共有81家,占比69.23%。

从被实施ST的原因来看,“公司最近一年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或否定意见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或鉴证报告”的数量最多,达到12家,占比10.91%;“因重大信息披露违法受到证监会行政处罚,或者因涉嫌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被依法移送公安机关”的数量次之,达到9家,占比8.18%;另外,“公司在年度报表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或者否定意见”、“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净利润为负值且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的企业数量分别为7家、6家。

根据申万行业分类标准(2021版)划分,今年迄今,建筑装饰行业被实施ST或*ST的企业数量最多,达到11家,占比10%;计算机、通信行业次之,分别各有10家;而基础化工、医药生物行业则各有8家。

从所属省份来看,来自广东省的企业数量最多,达到15家,占比13.64%;江苏省、浙江省、北京则分别以12家、11家、8家紧随其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与A股上市公司的分布基本相似。Wind数据显示,广东省是A股上市公司数量最多的省份,达到876家;浙江省、江苏省、北京则分别以706家、695家、470家位居其后。不过,上海的上市公司数量(442家)虽然位列全国第五,在上述110家企业中,来自上海的却仅有4家,跟福建省、吉林省和湖北省等相当。

(全文1653字)

免责声明:本报告仅供时代商学院客户使用。本公司不因接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客户。本报告基于本公司认为可靠的、已公开的信息编制,但本公司对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本报告所载的意见、评估及预测仅反映报告发布当日的观点和判断。本公司不保证本报告所含信息保持在最新状态。本公司对本报告所含信息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修改,投资者应当自行关注相应的更新或修改。本公司力求报告内容客观、公正,但本报告所载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参考,不构成所述证券的买卖出价或征价。该等观点、建议并未考虑到个别投资者的具体投资目的、财务状况以及特定需求,在任何时候均不构成对客户私人投资建议。投资者应当充分考虑自身特定状况,并完整理解和使用本报告内容,不应视本报告为做出投资决策的唯一因素。对依据或者使用本报告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本公司及作者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本公司及作者在自身所知情的范围内,与本报告所指的证券或投资标的不存在法律禁止的利害关系。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本公司及其所属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报告中提到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头寸并进行交易,也可能为之提供或者争取提供投资银行、财务顾问或者金融产品等相关服务。本报告版权仅为本公司所有。未经本公司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翻版、复制、发表、引用或再次分发他人等任何形式侵犯本公司版权。如征得本公司同意进行引用、刊发的,需在允许的范围内使用,并注明出处为“时代商学院”,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本公司保留追究相关责任的权利。所有本报告中使用的商标、服务标记及标记均为本公司的商标、服务标记及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