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长 1500 字,阅读大约需要 2分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文节选自重庆字水中学党委书记王毅著作《现代学校治理的六项基本能力》

作为校长,人性管理是最重要的,但也要用制度来说话,制度管理和人文管理的平衡很重要,哪一种都不能绝对,过分强调人治(指以人为本的管理,下文中也写作“德治”)不行,过分强调法治也不行。

我读《乡土中国》,费孝通写的社会调查报告,中国是一个人情社会,也是一个礼法社会,有的时候人情要大于国法。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父亲犯罪儿子不举报是很正常的。从孝来讲你是对的,从法来讲你是错的,这种思想是家法大于国法。中国的文化强调以人为本,中华文化的根本特征就是天人合一,对人要特别尊重,有的事情不能搞得太明白,中国有句古话,“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友”。所以管理以人为核心,不要过度崇拜冷冰冰的制度和条款,这是人治

我举个例子,有一次几位老教师看我愁眉苦脸,就到我办公室来找我:“校长,你整天忧心忡忡、愁眉苦脸,用得着吗?”我回答说:“怎么不愁呀,这所学校像这个样子,我是不是要辜负党、政府对我的期待?”他们说:“你哪有必要愁眉苦脸,我告诉你,一所学校只要有一个东西存在,你就不用愁。”我说:“什么东西呢?”“你看只要有上下课的铃声,学校就会自动上下课,照常运转,天是塌不下来的。”我觉得这个老师说得很有道理,请他们给我提治校建议,他们说:“你应该做一项惩恶扬善的工作,有的老师不认真上课,在外面做着生意,严重影响学校发展生态,如果把这部分人治住了,这所学校很快就会风清气正。”当时我真的很有冲动去做这件事情。后来我想明白了,不能这么鲁莽。跟他们斗,没把他们斗下去,可能他们把我给斗下去了,这些问题要迂回解决。2020年暑假,学校采取比较平和的办法解决了这个问题。所有学科教师全部返回教学岗位上课,没有一个人反对,没有遇到一点儿障碍,皆大欢喜;如果一刀切,引起反弹,麻烦会很多。

我认为管理工作,还真的要学一下道家的思想,柔弱胜刚强,掌握好无为和有为的度,把握好解决问题的时机。如果用粗暴的制度约束,很容易引起大家的反感,问题解决不好,还会产生新问题,所以需要人治的智慧。《论语·卫灵公第十五》有段话,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最早出自周礼,受到儒家创始人孔子推崇。自己愿意干的或者不接受的事也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也就是,你要求别人做什么时,首先思考自己是不是愿意这样做,如此才会心安理得。通俗理解就是,自己做不到,便不能要求别人去做到。假如我经商,校长突然处理我,我肯定不高兴,如果校长好好跟我说,我就会接受。我将这句话作为管理理念,“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就是换位思考。

第二个就是法治主要是要公平,对包括自己在内的所有人用一个标准,这就是法治思想。西方的法治思想体现了科学管理的思想,科学管理讲求精准,从19 世纪80年代泰勒的科学管理开始,一直到德鲁克、泰勒的科学管理标准化,连动作都标准化,用工具来量化评价。对学生的分数评价借鉴西方的科学管理。中国的法家类似科学管理,讲究精确刚性。商鞅最强调统一的标准,立木建信,获得老百姓的信任。

有一次,一位女教师到我办公室跟我讲,她遇到家庭难题了,处理不好,丈夫将与她离婚。我问她是何问题,她回答说:“我有一个女儿,丈夫想要我再生

一个孩子,最好儿女双全,如果不能实现这个愿望,家庭会产生矛盾。”我说:“那就生吧,有什么大不了的。”她说:“可能年龄大了,身体要休养下。给我在后勤安排一个轻松的工作,每天保持好心情。”我在班子会上研究这个问题,我说:“她生孩子对学校是一件小事,但对她家庭来讲是一件大事,我们应该支持她。”我是从人情来考虑的,当时有班子成员反对:学校女老师多,一旦开口子,很多老师就会提要求,没有这么多后勤职位,会带来麻烦,我坚持通过了让她去后勤。过了几天,又来了一位女教师,也要求到后勤,据说后面还有十多位,没办法,学校只有宣布这种情况一律不调整岗位,女教师中就传开了,说学校不尊重妇女,不讲人性。自此,我明白了做好事要有选择,做好事要讲究平衡,单讲人情会带来问题。科学管理确有存在的价值,要用科学管理的时候,要毫不犹豫,否则这么大的学校就会乱套,否则做了好事,还可能将事情办糟,这就是法治的智慧。

正是这些教训,坚定了我对字水中学的管理要融合人治和法治思想,不能偏于一方的想法。

我讲一个案例,有干部给我提建议,要实行严格的坐班制度。我当老师的时候,就喜欢自由,上完课有自主的时间安排,对学校机械的坐班制度特别反感。把教师每天固定在办公室,早上8:00至晚上6:00,当然有好处,教师会投入更多的时间去研究教学、批改作业、辅导学生。作为校长,你说我不想做这件事是假话,但是我真做不了,如果去做了,一定会激发一些矛盾。我想了一个迂回的办法,办好我们学校的三餐。政府给我们补助了一部分经费,三餐全部搞成自助餐,教师免费就餐。有人提出教师食堂早上8:00就要关门停止供餐,晚上6:00 关门停止供餐。我不同意,坚持早上开到9:00,晚上开到8:00。为什么呢?早上9:00上课的老师,为了来吃这顿早餐,8:00就会过来。晚上老师改完作业,会吃完晚餐再回家。后来我统计了一下,早中晚都在我们学校用餐的教师占到了85%,你说这算不算坐班?有人问那另外15%呢?这部分人规定了坐班并且坐了班,也没有多大的效果,即使坐了班,人在心不在,也没有效果。这个例子告诉我可以用人治的方式实现科学的管理,自助餐是人情,坐班是制度,自助餐是手段,坐班是目的,用柔的手段实现刚的目标,完美结合。

扫码购买王毅著作

《现代学校治理的六项基本能力》

校长派投稿邮箱:xzpxzzk@163.co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者丨王 毅

编辑丨智库君

我们在一起,可以成为改变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