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古人爱洗澡,定期洗浴甚至成为一种休假制度。洗浴离不了洗涤用品,在没有现代香皂、洗发水的情况下,南北朝时期的人进澡堂带什么洗浴用品?皂荚,在当时便是“流行”的洗涤物质。

皂荚,是中国特有的苏木科皂荚树所结出的果实,含有胰皂质,其汁有极强去污能力。唐人段成式《酉阳杂俎·草篇》中有这样的说法:“鬼皂荚,生江南地,泽如皂荚,高一二尺,沐之长发,叶去衣垢。”段成式笔下的“鬼皂荚”就是皂荚的一种,可以用来洗头,其树叶也有去污功能,可用来洗衣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皂荚因品种的不同,去污功效也有差别。苏敬等所编《唐本草》中记载,“猪牙皂荚最下,其形曲戾薄恶,全无滋润,洗垢不去”。有一种名为“肥皂荚”的皂荚,洗涤效果最好。宋代以后出现的“香皂”,所用的主要原料就是这种肥皂荚,现代的“肥皂”一词,应该也是由此而来。

用皂荚洗沐,在南北朝时期的南朝率先开始流行。从史料所记来看,皂荚还是一种颇为讲究的洗沐用品,上层贵族洗浴时都用。《南史·齐本纪》记载,齐明帝萧鸾便“尝用皂荚”。

宋元时期,皂荚仍是一种常用的去垢用品,宋人张耒《皂荚树》诗中写道:“不缘去垢须青荚,自爱苍鳞百岁根。”甚至宋朝后宫女人洗浴时也都用皂荚,南宋诗人陆游《老学庵笔记》便称,“禁中用胭脂、皂荚多”。

皂荚是一种纯天然肥皂,在古人所用洗涤用品中存在时间最长,一直到今天,偏远农村中还有人用皂荚代替洗衣粉来洗涤衣物。

值得一提的是,皂荚不仅是一种良好的天然洗涤用品,还是一种用途广泛的中药材。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已将皂荚入药,称皂荚可以医治咽喉肿痛、小便淋闭、胎衣不下等几十种疾病。

本文节选自《百科知识》杂志

将好“分享”给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