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网友在广德竹山寺摩崖发现了嘉靖二年广德判官邢寰等人《游此》石刻(见下图),又附近发现了两块广德州同知方一兰留下的石刻,可惜的很,石刻残缺不全,为此,笔者就此残缺石刻加以略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供图:广德竹海传媒/王小冰)

(《游此》摩岩石刻全文“大明嘉靖癸未三月望后,判广德州前礼科都谏邢寰,同徽州府理刑前司监察御史贾启,本州学正邵桓、司训□□杜磐游此”)

一、第一块石刻(见下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供图:广德竹海传媒/王小冰)

该石刻模糊可见,应该广德同知方一兰于嘉靖癸巳(1533)的题记,据其诗《同涂东潭游竹山奉和一首》内容,具体日期为嘉靖十二年(1533)九月九日。大概内容是重阳节时登竹山采菊。是年,方一兰就任广德州同知,相当于现在的地级副市长,年仅三十三岁。

二、第二块石刻(见下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供图:广德竹海传媒/王小冰)

据广德州志载,嘉靖甲午(嘉靖十三年[1534])三月,时年五十岁的广德知州涂相与时年五三十四岁同知方一兰一起游竹山。方一兰写了两首诗《游竹山寺用韵奉答》《同涂东潭游竹山奉和一首》,涂相写了三首诗《同方西皋游竹山(三首)》。

从现有的石刻模糊残字来看,这块石刻应该是方一兰的《游竹山寺用韵奉答》,石刻上的诗题应该是《用旧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相关人物及诗词

方一兰,号西皋山人,福建莆田人,弘治十三年(1500)七月初五出生。嘉靖二年(1523),与兄方一桂同科进士,嘉靖三年,任礼部仪制司员外郎。嘉靖六年,任礼部主事,次年任礼部员外郎 。迁兵部正郎。嘉靖十二年(1533)谪任广德州同知。

在广德期间,参与修纂《南畿志》,并遗有《游竹山寺用韵奉答》《同涂东潭游竹山奉和一首》《望岳武穆屯兵旧迹》等诗词。

游竹山寺用韵奉答

明·方一兰

海内君为济世才,飘然我共酌花杯。

百年天地身如寄,此日溪山云自来。

紫燕黄鹏经昼语,青松翠竹隔岩开。

同歌出牧留奇迹,题遍山崖笔未灰。

同涂东潭游竹山奉和一首

明·方一兰

去岁重阳节,独予采菊游。

今年寒食候,与子杖藜留。

芳树连山色,春泉长涧流。

杜鹃无数落,浮酒散离愁。

望岳武穆屯兵旧迹

明·方一兰

伐北王师斧钺东,鹰扬大将斾旌从。

泪悬二帝烟尘外,梦扫三关氛祲中。

牌落金门班阵虎,霾侵天伏负墀龙。

雄图寂寞江山恨,空叹流离海上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涂相,字梦卜,号东潭,江西南昌县小谭人,出生于成化二十二年(1486)十二月二十八日。正德十二年(1517),登进士(三甲第二十四),初授礼部观政兼任新昌县知县,御史。在广德期间,嘉靖元年(1522年),任巡按御史巡抚云南。嘉靖六年(1527),巡抚广东。嘉靖十二年(1533)知广德州,颇有政声。嘉靖十七年(1538年)任佥事兼通判扬州。累迁南京兵部员外郎。在广德期间,参与辑修《南畿志》,遗有《同方西皋游竹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方西皋游竹山

明·涂相

其一

闻说竹山好,驱马临晨到。

山僧忙出迎,云径未曾扫。

其二

携手西皋子,围棋坐石头。

竹山千载后,记此是良游。

连山抱溪流,日午归牧至。

村岩少客来,夜户常早闭。

其三

清夜追欢附俊才,竹山相对傍衔杯。

落花细逐溪流去,新燕还寻旧主来。

湍映两歧看麦秀,锦铺双袖见屏开。

通宵歌舞低山月,刻竹留题兴未灰。

按:方、涂诗俱刻石壁,时嘉靖甲午三月题款现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