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的惊人之举,攻击美军“密苏里”号战列舰。在抗美援朝战争的东线海岸防御阵地上,一场激烈的海陆火力对抗正上演着。志愿军和人民军的炮兵们面对着美国海军"密苏里"号等战列舰投射的16英寸巨炮炮火,如何应对?直面硬抗还是选择隐忍?一位素有"悍将"之称的陆军将领挺身而出,提出了大胆的战术方案。他就是开国陆军中将陶勇,在历史的转折点上,这位曾在"紫石英"号事件中炮击英军舰艇的老将,又一次亮出了铁血真汉子的英勇本色。他敢统帅炮兵队伍,直面美军的"钢铁浪潮",英勇顽强的战斗赢得了海陆空协同的辉煌胜利。这场史无前例的海岸炮兵与舰炮的激战,最终让嚣张跋扈的美军战列舰扬长而去,尽显了中国军人的崇高气节和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那么,当年陶勇将军是如何指挥这场艰苦卓绝的战斗的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1年9月,抗美援朝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东线海岸防御任务艰巨,志愿军第9兵团20军、27军、16军47师以及人民军第7军团承担了阻挡敌人登陆的重任。其中陆军中将陶勇被指派为第9兵团副司令员,协助宋时轮统一东线海防指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开始,陶勇还是扮演着辅助角色。但1952年初,宋时轮被调任志愿军四副总指挥,陶勇就开始代理第9兵团司令员职务,真正担负起东海岸防御的主要责任。作为一名久经沙场的老将领,陶勇立马就看出了一个严峻问题——美军战列舰"密苏里"号扬威东线海域,肆意炮击朝鲜沿海,而朝中方火力却无计可施。

"喂,干嘛不还击啊?就这么让美帝把咱们往死里炖啊?"陶勇找到人民军第7军团长李离法质问。原来在1951年5月,朝军曾两次打中"密苏里"号,但随后遭到16英寸巨炮的疯狂报复,伤亡惨重。从此,朝中方人心惶惶,对"密苏里"号无可奈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陶勇大手一挥,痛斥这是认怂怕事的表现。他说:"美帝不是纸老虎,打疼了它才会乖乖听话!就让我来领兵打它个狗屁滚烫!"说罢,陶勇当即展开行动。

首先,他调遣炮兵修建更多隐蔽工事,增强防御能力。其次制定灵活战术:对美军小艇猛攻,但战列舰来了就藏起来别冒头;在"密苏里"号开炮之际,从侧翼快速突击,打一轮就溜,让那家伙扛不住折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2年3月15日,美军"威斯康星"号战列舰再次开火破坏朝鲜铁路。就在它的16英寸巨炮轰炸着一条隧道时,陶勇的炮兵突然开火反击!虽然只是152毫米的炮弹,但一发命中"威斯康星"舷侧,炸伤了3名美军水兵。这是"威斯康星"号自服役以来第一次吃亏,当天就狼狈返航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首战告捷,陶勇的威名由此鹊起。他又提出多路并进的战术:增设隧道和掩体,集中火力网打;夜间用探照灯照亮目标,精准轰击;使用近炸引信弹袭击甲板;雷达指挥精确打击……这些举措让朝中方的打击力与日俱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2年7月,美军"南爱尔兰"号驱逐舰遭到朝军7个炮兵连集火,命中4发炮弹重创;8月,"皮尔斯"号驱逐舰被炮兵用照明弹照亮后空袭,切断了多条系缆受损。面对朝军的疯狂进攻,美军只能颤颤巍巍撤离,不敢在朝鲜东岸再肆无忌惮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陶勇的指挥下,朝中炮兵与美军战列舰的殊死搏斗渐入高潮。到1953年春,协同的海陆空部队终于扫清了敌人在东线海域的最后威胁,迫使"密苏里"号等战列舰彻底离开朝鲜海域。这位当年轰击过"紫石英"号的陆军悍将,再一次凭着过人的指挥才华和顽强的战斗意志,为祖国在战火纷飞中赢得了彪炳战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历史就是这样,当形势严峻、敌人骄横之时,总有一批人挺身而出、英勇向前。在抗美援朝战争的艰难岁月里,陶勇将军就是那一抔英雄好汉中的杰出代表。作为开国陆军元老,他临危不惧、指挥有方,带领朝中炮兵击溃了横行东线海域的美军战列舰,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叫"视死如归、敢于斗争"。在他的带领下,朝军炮兵的战斗力得到了极大提升,从单打独斗发展到齐头并进、海陆空协同作战,终于扫清了横亘在东海防线上的最大威胁。这种敢打硬仗、勇挑重担的英雄气概,正是中华民族能够在艰难曲折的革命道路上一次次克服困难、重现生机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