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补脾,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脾胃是人体消化、吸收和转化营养物质的重要器官,但是现代人的生活习惯和环境因素导致脾胃虚弱、失衡,补脾已经成为近年来比较流行的养生方式。

不过,很多人补脾不见效,或者是只补表面而不补“根源”,结果更加虚弱。

今天,邀请到宏韵中医脾胃专家林凯玲主任,分享一下补脾的正确步骤,让你的脾胃真正健康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林凯玲主任表示,我们脾脏的功能是受到其他脏腑的制约,特别是肝、气、湿等方面,所以为了提升脾脏功能,我们需要遵循一定的调理步骤。这些步骤包括疏肝、补气、祛湿和健脾,且每个步骤都是不可或缺的。

肝主疏泄,疏肝是补脾的第一步。肝气郁结时,会导致气滞血瘀,影响脾胃消化吸收。因此,需要采取一些方法舒缓肝气不畅的情况,如运动、按摩、调整饮食等。多吃一些能够利肝理气的食物或中药。

补气也是重要的一环。气血是人体的重要营养物质,如果气血不足,就会形成气虚血瘀的局面。我们可以通过锻炼、食疗和中药等方法来补气。例如,黄芪、党参等中药具有健脾补气的功效。

然后到祛湿。湿邪是影响脾功能的重要因素。湿重容易导致食欲不振、腹泻、疲乏无力等不适症状。因此,需要祛湿。饮食上,可以选择清淡易消化、温热食物,如山药、燕麦、红豆、薏米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后是健脾。脾胃是身体健康的根本,脾胃虚弱则会影响整个身体的健康。因此,如果想要真正补脾,就必须要健脾。从饮食、生活方式和中药调理多方面入手,选择容易消化的食物,如瘦肉、鱼肉、鸡肉等。注重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定时定量地进餐,养成好的睡眠习惯。使用一些能够健脾的中药,如枸杞子、黄芪、党参、白术等。

调理脾脏需要遵循一定的步骤和顺序,不能盲目进补。只有按照先疏肝、再补气、再祛湿、最后健脾的顺序进行调理,才能真正达到提升脾脏功能的效果,使身体恢复健康。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实施方法应根据个人情况而定,建议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