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安锦

我们看某些历史类影视作品和文学作品时,应该能看到这么一幕:某位官员坐在公堂之上,他挽起衣袖,拿起面前书案上的令箭,往面前跪着犯人的方向一扔,然后说判处某某斩监候,待秋后执行!这话就是说某某被判了死刑,但要等到秋后再执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里我们要先看一下明清时期死刑的类别。

在明清两代,死刑分为“立决”和“秋决”。顾名思义,所谓立决就是立刻执行死刑,可能用斩首的方式,也可能用绞刑;而秋决,可以理解为“死缓”,但又与今天的死缓不同,这里的缓是指缓到秋天再执行,在这期间被判斩首的人会被关押在大牢之中,等待秋天执行死刑,同样这里的执行方式也是用斩首或者绞刑,《红楼梦》中的薛蟠就被判了斩监候,等待秋后处决。那么为什么在古代处决犯人要等到秋后执行呢?

古人这是根据上天的“意思”来办。古人认为春天和夏天是万物复苏生长的季节,代表了生命和希望;而秋天和冬天草木凋零,一片肃杀之景,故认为是可以“行杀戮”的好时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西汉时期,一代大儒董仲舒曾提出“天人感应”的论说,他认为皇帝是天子,应当与上天的指令同步。上天将时间分为春夏秋冬四季,那么君主的行为“庆、赏、罚、刑”就要和上天一一对应。秋冬两季对应了罚和刑,于是历代统治者便将秋冬定为执行刑罚的特定时段。(编者注:除了特大恶极的罪犯需要立刻执行死刑,其余的都延期到秋冬执行)

同时,判决犯人秋后执行,这也给某些含冤的犯人以申诉和改判的机会。因为封建时代的司法应用环境并不是法治,而是人治。

也就是说,法律的权威抵挡不过审判官员的个人意志,这就容易产生一些冤假错案。

为了避免于此,古代对死刑的审核要经过多重程序,被判死刑的案子要上提到中央,由三法司统一再次进行复核审理。三法司定罪后再转交皇帝审核,最后由最终统治者来决定这些犯人的生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就是将执行时间推到秋后,也是给普通的民众一个威慑。因为在封建时代的农业社会,秋冬季节民众普遍没有农活可干,于是多数人会参与死刑执行的围观。因为古代的法律解释权掌握在封建统治阶级手里,民众们普遍不懂法、不知法。于是,组织一次大规模的犯人行刑“活动”,能够对普通民众起到威慑的作用,在执行罪犯的同时“宣传”了法律,让民众敬畏法律,不敢犯法。这也是统治阶级驾驭“愚民”的一种方式。

这么来看,把执行时间放到秋后,不仅仅是因为天时原因和司法公正原因,还有一大部分原因是要等着“观众”们有时间来看,以此来起到最大的“宣传”效果,维护封建王朝的统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