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近微信改版,容易找不到尹哥的文章,大家记得把尹哥设为星标⭐️ 哦~

尹哥赠书福利

各位小伙伴

又到福利大放送时间啦!

你知道哪些和恐龙有关的故事?

我们将从

回答互动问题+转发本文至朋友圈

的小伙伴中

随机抽取3名幸运读者

分别赠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恐龙战力榜》

1套

福利活动常有

关注尹哥不迷路

活动截止时间:6月20日

(将会在6月21日的推文里公布获奖名单)

活动解释权归「尹哥聊基因」所有

今年是龙年,有什么动物是真实存在、孩子喜欢,而且又跟“龙”有关的呢?

答案或许只有恐龙了。

恐龙估计是真实存在过的物种里,最接近“龙”的,也是最受小朋友喜爱的神秘生物。相信很多人家里都有这样的小恐龙迷:看见恐龙玩具就走不动道儿;痴迷于收集各种恐龙模型;数量繁多的恐龙名字,大人记起来都费劲,而小朋友却能对它们如数家珍……

不可否认,高大威猛的恐龙天然具有震慑人心的魅力,它们身上带着遥远而古老的史前秘密,吸引着小朋友无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今天给5-12岁小恐龙迷推荐这套《美国国家地理 恐龙战力榜》。它一共有2册,一册是《肉食恐龙战斗力排行榜》,另一册是《植食恐龙防御力排行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国家地理”这个IP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它的“看家”杂志曾出过很多精美的图片。而我们这套书里的图片,也是“美国国家地理”授权的恐龙复原图,权威、科学,分毫毕现且震撼人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棘龙局部放大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蛇发女怪龙局部放大图

这两本书,从装帧上就非常有看点。

封面在用色上都用了明亮色。肉食恐龙一册采用亮橘色,有很强的视觉冲击效果,且充满惊奇和冒险,引起人的好奇心;植食恐龙一册采用草绿色,在保有视觉冲击效果的同时,也能体现出植食恐龙温和的特征。

两册封面还在工艺上下足了功夫,皮纹纹理的底色基础上,又覆了皮纹膜,拿到手瞬间进入恐龙时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内容上,作者按照肉食恐龙和植食恐龙来划分,每册收录54种明星恐龙,比如霸王龙、棘龙、伶盗龙、腕龙、三角龙、甲龙、肿头龙等,共108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肉食恐龙战斗力排行榜》目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植食恐龙防御力排行榜》目录

书中的内容都是小朋友感兴趣的。比如《肉食恐龙战斗力排行榜》“鲨齿龙”一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既有对恐龙特征和辨认方式的讲述:鲨齿龙有着牛排刀一样的锋利牙齿,牙齿边沿呈锯齿状,跟鲨鱼类似,因此而得名。它有一颗巨大的头,颈部强劲有力,科学家估算它能用嘴叼起重达424千克的猎物。

也有恐龙化石的发现故事:直到半个世纪之后的1995年,美国芝加哥大学的古生物学教授保罗•塞里诺率领的团队在北非发现了一具完整的鲨齿龙头骨化石,这具头骨的特征和斯特莫留下的关于鲨齿龙的描述非常接近。两年后,保罗• 塞里诺又在非洲的尼日尔发现了另外一具鲨齿龙的化石。

还有与恐龙相关的电影元素

在布鲁萨特9岁那年,电影《侏罗纪公园》上映,他最小的弟弟成为狂热的恐龙迷。弟弟在房间里贴满了恐龙海报,摆满了恐龙玩具,拉着9岁的哥哥陪他一遍又一遍重温《侏罗纪公园》的录像带。5年之后,14岁的布鲁萨特终于在弟弟的影响下也成为一名恐龙迷,把自己的房间布置成了恐龙世界,并决心将研究恐龙作为自己未来的职业。

后来,他进入芝加哥大学,成为美国最著名的古生物学家之一的保罗• 塞里诺教授的学生,最后,他自己也成了著名的古生物学家。更重要的是,他还梦幻般地担任了侏罗纪系列电影终结篇《侏罗纪世界3》的古生物学顾问。

比如《植食恐龙防御力排行榜》“阿根廷龙”一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者在介绍恐龙时,与现生动物进行了对比,小朋友可以通过看得见、摸得着的现生动物形态反推恐龙的形态,对恐龙的认知不那么抽象了。

跟这些巨兽相比,现实中地球上最大的陆地动物——非洲象简直不值一提,尽管最大的大象体重也达到了13.5吨。

相对而言,蓝鲸带给人的感觉更加震撼,因为它生活在海洋之中,难得一见。当然,它也更大。最大的蓝鲸体重达到了180吨,是目前地球上最大的动物。

目前相对认可度比较高的观点是:巨龙类中化石相对较为丰富的阿根廷龙是有史以来地球上最大的陆地动物,它的脊椎骨就高达1.59米,胫骨长达1.55米。来自牛津大学的古生物学家曾经对426种恐龙的体重进行了估算,阿根廷龙排在首位,约为90吨,不如蓝鲸。

除了上面介绍的内容外,书中还有与恐龙命名相关的神话故事、电影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便于小朋友理解,作者用了幽默风趣的文风来写内容。比如在写这段介绍后肠发酵这一科学性强的消化吸收方式时,作者抓到小朋友都喜爱的“屎尿屁”话题,写道:“后肠发酵会在肠道内产生大量以甲烷为主的气体,最终以放屁的形式排放到空气中,成年大象每天大约要排出3400升气体(成年人每天大约1升)……”之后,引出阿拉摩龙和非洲象“放屁量”的对比。让小朋友在看科普之余,也能哈哈大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外,书中还有很多通过已发现的恐龙化石演绎出的恐龙故事,不仅增加小朋友的阅读乐趣,也让他们发挥想象力,跟着恐龙故事穿越回恐龙世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这些内容外,图书最特别之处是作者综合了每种恐龙的身长体重等特点,对它们的战斗力或防御力打分排位,形成“肉食恐龙战斗力排行榜”和“植食恐龙防御力排行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副教授,恐龙达人邢立达在审订书稿时也做出如下评价:

这是一套很有特色的恐龙书。它不同于我们常见的恐龙百科书,它在多角度介绍108种明星恐龙的同时,又结合每种恐龙的综合实力做了游戏化的处理,从作者自己的理解出发,将恐龙的战斗力和防御力做了一个榜单。在给读者带来恐龙知识的同时,也增加了趣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