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人已经意识到,如果要统一台湾的话,肯定是要打一仗的。因为从目前的现状来看,客观地来看,不打一仗,让它回归祖国,就目前的这个情况,是100%不可能的。

那么,如果要打的话,很多人都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方案,包括美国人、日本人、我们的两岸媒体、自媒体、各种评论专家和各种各样的兵推。基本上我看了一下,都是那种火箭炮、导弹,还有各种各样的封锁,然后飞机,最后公路登陆这种。

我就感觉,他们这个思维是不是太小家子气了,太小看我们解放军了。虽然有一些评论者,两岸都有,觉得我们是肯定会赢的。但是,他们包括美国那些兵推,他们方案里面包括了美国人参战,说我们损失会巨大。这些,先都不管。

从某种逻辑上来看,美国人是希望我们先开战,然后,在这场战争中遭受到一定的损失之后,它再坐收渔翁之利。它不会一开始就参战,这是我的判断。因为美国人一开始就参战的话,就直接变成了中美之战,产生的损失它是无法承受的。我敢肯定。

也就是说,虽然我觉得从核威慑的角度来说,它远远的碾压我们。但是如果说它直接对战,我们打常规战争的话,抛开核威慑不讲,它一点便宜占不着。但是,它会不会用核威慑,变成一个真正的核打击,这一点,要看它的承受能力。

如果它能承受,就像我说的,大家豁开来去干的话,它能打掉我们上亿人,但是我们也可以打掉它上千万人。那么它是不是能够承受上千万人死亡?这里面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它如果不打的话,它的本土没问题,它依旧是超级大国。它如果打的话,那么超级大国以后不是它了,以后是欧盟的,就是北约的,或者说是俄罗斯的、日本的,或者甚至于是印度的。这些国家都有可能。

中美打的话,两败俱伤,其它国家是会坐收渔翁之利的。从这个逻辑上来讲,实际上真正打起核大战,如果双方都奔着去往死里打的话,全球毁灭。因为我之前讲过,不可能允许其它国家坐收渔翁之利,这不是打核大战的逻辑。核大战的逻辑就是大家一起灭亡,谁也别想落得好。这是真正的逻辑。

否则的话,两个国家傻吗?中国和美国也不是傻子。我们两个国家打核战争,其它国家坐收渔翁之利,变成超级大国?那不可能。

这是设想假如是这样的一个情况,我今天讲的,是感觉,一些兵推,包括一些所谓的专家,他们有点太小瞧我们了。说到无人机,动不动就是我们几百架、几千架、几万架。他们不敢往多里讲,俄罗斯和乌克兰就那么打来打去,也都几万架无人机耗在里面了,甚至于不止了。

如果我们的思维局限在几百架、几千架、几万架,那这个战争,我就觉得这些人太小看我们解放军了。量变才能带来质变,就像我说的,300万架无人机,我们才能免受解放军人生命的损失。我们用300万架无人机,来达到武梧桐统台湾的最后目的,而且是稳稳当当的达到。

为什么说量变带来质变?因为一直有人在网上面发一些题目,说,如果我们装备精良的500名,或者说是多少名特种兵,拿着先进的武器到某个古朝代,对方有50万冷兵器的士兵,说你能不能打得过?那像潮水一样的轰过来,你打什么打呀?就是说在量达到一个足够量的时候,你啥都不管用。50万人那是什么概念?

所以300万架无人机梧桐模式,基本上我们人员损失,可以降到最低。同时,300万架无人机这样一个攻击模式,不是一次性,分波次,每次10万到15万架次,分波次。我们这样一个攻击模式,对方根本防无可防,怎么防?10万架到15万架无人机,我还没有算上我们的火箭弹和导弹,这么多无人机过去,你拿什么防?你不防是死,你防死的更快。因为你不防的话,我们发现你,我们会消灭;但是,只要你不攻击,你不反抗,有的时候可能还发现的晚一点,你一攻击一反抗,立刻被消灭掉。

也就是说这种情况之下,我这种300万架无人机的攻击模式,这个岛,整个岛就只能投降,没有别的路可走。我为什么一直发这个?我希望我们解放军有策划梧桐的人,看到我这个建议,我们用量变带来一个最终的质变,300万架无人机对我们来说不是事,而且成本可能会大一点,但是我们的人保住了,不会像之前的什么兵推有那么多人员伤亡。

我们300万架无人机这个战术,美国日本根本就没办法插手,因为我们其它所有的军力都可以在边上看着他们。你要来我们跟你干,但是300万架无人机这个事你插手不了,你根本没法插手。

你插手就死,打登陆战,城镇作战?一个字:死。

但是目前300万架无人机的这样一个作战的模式,我觉得只有两年之内是最稳妥的。

两年之后的话,要是说台湾岛内的生产跟上来了,也弄出了无人机,或者他们弄出来个几十万个机器人怎么办?这都不是天方夜谭。

有人可能觉得是乱说?这不是天方夜谭!这是目前的AI快速发展,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情况之下,很有可能会快速出现的一个战争的新模式。

这样一个模式,会颠覆以前所有的作战模式。之前我也讲,但是现在迫在眉睫,这样一个战争模式的升级,随时都有可能到来。

在它到来之前,我们300万架无人机是可以量变变成质变,但是一旦这个新的战争模式出现了之后,我们在人工智能方面如果没有领先的话,到时候300万架,说实话就没有什么太大的质变了,不可能发生质变了。

希望能够左右登陆作战或者说是夺岛作战的人参考一下我的这个想法。

最初我说100万架,后来发现100万架可能不够,为什么不充裕一点,300万架直接到位,我们如果只用了100万架,另外200万架我们卖还能赚钱,因为这个模式只要成功的话,在一段时间之内,会有很多国家模仿。说实话,这个模式俄罗斯人听到了,他早就赢了。

俄罗斯人只要能弄到个100万架无人机,按这样子去干,他早就赢了,因为乌克兰怎么打?

但是要有产量,目前来说,全世界只有我们能够做到。

但是300万架各种各样型号的大中小型如何组合,一个飞机的数量,能不能够在多少时间之内把它生产出来,并且能够培养出最起码20万到30万的无人机操控团队,你才能派上用场。

这二三十万人,就是未来战争的幕后处理,因为无人机作战现在目前的这几年里面,我觉得是最关键的。

那么这二三十万人,甚至于50万人,以后起到作用,全世界没有一个国家不怕你。

我觉得50万人分三个班次,我们可以同时一次性的十几万架一波次这样的无人机进行打击,打击其它的国家。

如果外国介入,要么打全面作战,攻本土,打击我们的基地,但那就是全面战争或者是核战。

我想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敢直接这么干,我们也没打它,它这么干的话不是早死吗?包括美国也一样,损失到最终有意义吗?为了一个小岛肯定没有意义。

包括日本,日本就更简单了,日本这个小岛虽然说也很强,但是目前来讲我们还是能够对付它的。

未来,AI瞬息万变,人工智能和AI灌入到武器装备里面之后,融会贯通之后,那就说不准了。

现在大家觉得都应该争分夺秒搞这个事情,赶紧参考一下我这个300万架无人机武梧桐统台湾岛的作战设想。

个人觉得这是完美计划,当然要搭配其它的作战模式,但这是一个划时代的、会写入史册的作战计划。

如果实现了,那就是非常完美的解放之战。

想象一下,当这300万架无人机如潮水般涌向台湾海峡,它们不仅仅是攻击武器,更是信息的传递者、侦察的先锋和战略的布局者。每一架无人机都如同一颗棋子,在庞大的棋盘上精准地移动,执行着各自的任务。

这样的战术,不仅仅是对台湾军事防御的彻底颠覆,更是对国际军事战略的一次重大挑战。它告诉世界,未来的战争,不再是单一兵种、单一战术的较量,而是信息化、智能化、网络化的全面对抗。

而在这场对抗中,我们拥有的不仅仅是无人机这一优势。我们的火箭炮、导弹、舰船、飞机等都将在这场战争中发挥重要作用。而这一切,都将以最小的代价,实现武梧桐统台湾的目标。

当然,这样的战术并不意味着没有风险,任何战争都有风险,关键在于我们如何把握风险,如何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而300万架无人机的战术,正是我们在深思熟虑后,认为能够最大限度降低风险、实现目标的最佳方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注:以上全部内容均为个人想法,不专业,但是可以供需要的人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