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读于涟水中等专业学校服装设计专业的姜萍同学,通过2024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中取得的骄人成绩,超越一众名校生,成为舆论关注热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能和她同台竞技的,都是堆砌了顶级资源的天之骄子,名校、高度聚焦的专业选择、高水平的导师、丰富的学术资源,这一切体现在起跑线上的优势,姜萍都不具备。

数学,更像她的“业余爱好”,毕竟,人家的专业是服装设计。从消息灵通人士那里得到的消息,姜萍中考成绩其实非常不错,是真的出于热爱,选择了去中专读服装设计。

接受采访时,姜萍说,虽然在数学领域的表现非常出色,但她对服装专业更感兴趣,希望未来能进入浙江的一所大学进修服装设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种对内心热爱的笃定,才是最让我吃惊的地方。在访谈中,谈起服装设计,她用的词是“对称性太美了”,而谈起数学,她说“一直很喜欢”。其情感浓度是不一样的。

是的,她对PlanA 服装设计的那种发自内心的热爱,还是略大于PlanB数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考虑到舆情的前因后果,前来采访的记者,其实非常希望从她嘴里得出“热爱数学”这个观点下更为情感丰沛的素材,刚刚因数学而闻名天下,她不可能触犯那些带着先入为主姿态的问题。

从功利角度看,数学和服装设计,能带给她的“好处”已经不可同日而语。选择数学,多少顶级的机会在等着她,众望所归!继续学服装设计?嗯,大家都会悄悄生出暴殄天物的遗憾。

在关注受访者的“技术正确”的前提下,她不会否定对数学的热情,即便舆论滔天,她仍勇敢承认:我热爱服装设计。这就像一位得到国王垂青的天才,仍念念不忘自己的发小,勇敢地将发小与国王并列。

后续的挖掘出现了新的素材:姜萍和她的姐姐,其实想走一条中专再入大学的曲线救国之路,避开那摇摇晃晃的独木桥,从羊肠小径杀出,以低成本和高效率完成自我的救赎。

以姜萍姐妹的务实态度来看,她们绝不是在学业道路上瞻前顾后害怕眼下“亏分”的计较者,她们更像放下世俗眼光瞄向更远方的小战略家。

平民出身的孩子,其实少有谈“素质”和“务虚”的资本,她们只能在命运留给自己那狭小的空间里腾挪,在“面子+务实+热爱”的不可能三角中,勇敢地放弃那个“面子”。

看姜萍的采访视频,最令人佩服的还不是她的数学成就,而是小小年纪表现出的淡定平和,神态中毫无“一朝闻名天下知”的得意侥幸,倒是坦然面对“十年寒窗无人问”的必然。她对生存本身的含义,对形式的美感,对梦想和现实的权衡,对数学之外鲜活现实的认知,都足够全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舆论的推动下,全社会似乎自发在为她的数学之路寻找蹊径,喊话顶尖高校,支招留学深造,甚至责问教育体制,各种声音层出不穷。

却很少有人愿意再深一层问问姜萍:既然你这么喜欢服装设计,在这条路上继续前进,你还需要什么帮助?

基础学科研究当下被赋予了对抗“卡脖子”的战略意义,所以,我们更愿意看到珍贵的人才资源变成“战略资源”。可是,直到人才带着某种偶然性被看见之前,她还在艰辛的求学路上蹒跚而行,被看见之后,我们就期待“好钢用到刀刃”上,却忘了问问,这块好钢怎么想的。

若不成名,就默默成为可替代的耗材,若成名了,就要成为更高级的耗材,这并不是对人才的尊重。

不如,就让姜萍选择自己的热爱吧,这才是人生最可靠的指引。出名之前,一个“裁缝”专业中专生利用业余时间苦读数学,在很多人眼里就是荒谬的,因为“不实用”,网络上反对数学的声音里,一直没缺少“反正买菜用不上”的奚落;出名之后,很多人用“新实用主义”对待这个早熟的女孩,却不知这是另一种荒谬。

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种学科成为“显学”后不几年就边缘化,一些原本的冷门却因机缘巧合而“显学化”。20年前,外语是绝对的实用热门学科,如今呢?10年前,未有人预料到马学异军突起而传媒滑落至此;如今,计算机似乎又在迎接转折。与人的一生相比,每个专业的热度都堪称短命,因实用而升温,因热炒而增值,这些远比不上热爱这个维度可靠。

何况,姜萍的热爱又如此笃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