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冠果的前世今生

泱泱中华,历史悠久,文明博大。

历史是一条长河,流淌着从古至今的辉煌与沧桑,中华民族留下了浩如烟海的文化遗产,承载着五千年辉煌历史的中华民族奋发向前,自古以来,文冠果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就已非常重要,它不仅代表着文化的传承,更象征着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这座古老的文明,生长着一种神奇的果实——文冠果,从粗犷的北方大地逐渐延伸开来,一经扎根,千年不老。今天,通过历史时间轴,我们共同瞭望,文冠果在中国这片广阔的大地上,经历过风雨洗礼,饱受过沧桑苦难之后,是如何创造出这幅绚丽多彩的历史文化长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引言

文冠果是我国特有的木本油料树种,也叫文官果、长寿果、天仙果、崖木瓜、僧灯毛道、文登革,属无患子科(文冠果的种子可以做文玩手串)落叶小乔木,寿命很长,这种树普遍平均寿命可以长到300年以上,长寿的甚至有千年以上,因此文冠果也被称之为“中华第一果”。

文冠果抗干旱、抗严寒、抗风沙、抗盐碱,是一种非常好的抗逆性强的优良的、防风固沙的、水土保持的荒山绿化的树种,在石灰质山区、黄土高原、盐碱带、沙漠我们都可以看到文冠果倔强的身影。

文冠果不仅有着极高的观赏价值和应用价值,更是滋养着历代炎黄子孙,也承载着炎黄子孙对生活的美好祝愿,文冠果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和独特的魅力,丰富着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白垩纪:1.45亿年前6600万年前

被子植物在白垩纪的繁盛提供了适度的湿度条件,被子植物的崛起重塑了生态系统格局,其起源和早期快速演化问题被达尔文称为“恼人之谜”,是植物学皇冠上的璀璨明珠。达尔文以后的140年间,被子植物的起源与早期演化一直是植物学、古生物学和进化生物学研究中的热点问题。近10年来,通过分化钟估算的被子植物起源时间大多指向侏罗纪甚至三叠纪,但古生物学公认的被子植物冠群最早的化石仅发现于早白垩纪。

作为一种非常古老的植物,文冠果是被子植物繁茂时期的第三纪(约6500万年前)遗留下来的古老物种,据民间常说,当年伏羲曾以野生文冠果籽、叶为食,因此这种野果在当地也被称为“龙果”。其寿命长达2000年以上,花量极大,花朵曼妙多姿,是无患子科的家族荣耀,具有极高的观赏性,成为现代城市绿化的理想树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远古:旧石器时代中晚期

相传在上古时期,我们华夏民族人文先始,三皇之一伏羲发现了文冠果这一植物,便以野生文冠果籽、叶为食。

而在那个蛮荒时代,部落林立,战事连绵,人们把某种动物、植物或非生物等当作自己的亲属、祖先或保护神,各个部落都以这种图腾作为信仰。伏羲便融合了各个氏族部落图腾创造了龙图腾,因此便有了龙的传说。

文冠果生命力顽强,存活容易,既可食用亦可入药,在那个荒芜的年代使得许多人得以饱腹。伏羲诞生于甘肃天水,后代为了纪念伏羲,故天水民间至今将文冠果称为“龙果”,这便是“龙果”之名的来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先秦:旧石器时期-公元前221年

古典名篇(先秦)

诗经《国风·卫风·木瓜》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卫风·木瓜》创作于先秦时期,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

文冠果因为其独特的寓意,向来是中国历代文人十分喜爱的诗歌创作题材之一。诗经《国风·卫风·木瓜》有“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的诗句,诗中“木瓜”就是指现在的文冠果。文冠果色彩青翠、小巧玲珑,在周代是爱情的信物,礼尚往来自古就是中华美德。情感是这世上最美好的东西,是朋友间精神上的契合,是恋人间的心心相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汉朝:公元前202年-公元220年

相传在东汉建安年间,开国功臣马援在西河驻军。有一次,他生病卧床休息,突然感到腹内疼痛难忍。他叫来随从:“我生病了,肚子里痛得很难受,快去取些水囊来,我要放在腹部来捂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的水囊就是如今的热水袋,不过当时的热水袋材质不是橡胶,而是牛胞或者薄制皮革。

随从说:“不久前战乱,我们已经没有水囊了。”马援无奈叹息,不一会便躺在床上痛晕过去。没多久,马援觉得肚子不痛了,醒来后看到自己的妻子正站在自己面前。妻子问他病情如何时,马援回答:“没什么大碍啦!”最后妻子说:“那就好了!”

事后马援才得知,自己妻子请了一位大夫来给他看病,并取出一枚果子给他吃,没想到很快便恢复正常,那枚果子在当时被叫作“龙果”,也就是今天的文冠果。从那以后,文冠果就有了“暖心果”(又名暖腹树)这样一个鲜为人知的别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唐朝:公元618年-公元907年

文冠果成为唐德宗命名的钦定植物

在《长安客话》中记载:文官果肉旋如螺,实初成甘香,久则微苦。昔唐德宗(公元780年~805年在位)幸奉天,民献是果,遂官其人,故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唐德宗年间,唐德宗去沈阳巡查得了一种怪病,访医无数,怎么也治不好!后来有一老农敬献了一种螺旋状的果实。唐德宗吃后是神清气爽,龙颜大悦!随后就封了这个老农做了县令。这个果实就是文冠果,因此“文官果”之名的来历便是如此。

在中华大地上有好多被赋予灵性的花和树,只有文官花称为状元花。文官花早在汉武帝时就被栽植到上林苑,称为“凌云之花”。唐代时栽植到学士院,称为“状元花”,唐德宗皇帝御赐其名。

宋朝:公元960年-公元1279年

宋高宗(公元1127年)时,胡仔篡集的《笤奚渔隐丛》后集,卷第三十五记载:上痒录云“贡士举院,其地栖广勇故营也,有文冠花一株,花初开白,次绿次绯次紫,故名文冠花。花枯经年,及更为举院,花再生。今栏槛当庭,尤为茂盛。”

由此得知,文冠果在宋朝时叫文官花,当时的文官官服是按照文冠果开花时候的颜色来分级的,文官首穿白袍,次着绿袍,再穿红袍,最大的官穿紫袍,后来官员都按照文冠果开花的季节来穿着袍服以此来区分官级的大小,文冠果象征着官运亨通,有一县令县老爷说过文冠果有保佑文官官运长久之作用。

贡院是封建王朝培育国家栋梁的地方,也是文冠果被广泛传播出去的绝佳之地。进入贡院,才能有考取状元的机会,这株在试厅前的文冠果,因其不断变幻的颜色,具有特殊的意义,象征着考取功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宋代开始,文官花作为祥瑞树种在文人士大夫家中广泛种植观赏,“文官当庭,金榜题名”一时成为风靡京都的吉祥树。受到文人学者的喜爱,留下诸多诗词赞誉文冠果。宋代慕容彦逢《贡院即事》诗,题下原注:“自崇宁癸未(二年,1103)叨备从班,距今十有四年间,五知贡举。文官花在试厅前。”诗曰:“文官花畔揖群英,紫案香焚晓雾轻。十四年间五知举,粉牌时拂旧题名。”他所歌咏的,当即崇宁时“特起”的礼部贡院,文冠果在试厅前。文冠果作为贡院特有吉祥植物受到文人学子的喜爱。

北宋:公元960年—公元1127年

“一寸木一寸金,降龙木破天门。”

这是自古以来在民间流传的一句话,讲的正是《穆桂英挂帅》中穆桂英大破天门阵的传奇故事。

在故事中讲到,杨六郎率军攻打天门阵,被辽军放出毒气所困阻,伤亡惨重,后穆桂英自穆柯寨带来镇寨之宝——降龙木,驱散阵中毒气才得以大破天门阵。如此具有传奇色彩并且价值颇高的降龙木,就是文冠果木,因此文冠果木一直就被人们奉为“驱凶避邪、逢凶化吉、保佑平安”的镇宅之宝。

由此可见,降龙木的奇特之处便在于此。在历史上也曾有文献记载,古代用降龙木制成筷子进贡给皇帝和重臣使用,用以测试膳食中是否有毒。

在医学史料也记载,降龙木的医学药用价值的重要性是独有的,并且至今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替代它。民间曾有这样的神话传说:家中有神木,疾病去无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明朝-公元1368年-公元1644年

《本草纲目》是明朝医学家李时珍30余年心血的结晶,是几千年来中国药物学的巨著和精华。

《本草纲目》载:长寿果称“文冠树”,又谓“文光果、天仙果”:“性甘平,无毒,涸黄水与血栓。肉味如栗,益气,润五脏,安神养血生肌,久服轻健,百年不老。树枝煎熬膏药,祛风湿,强筋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至今

2013年8月

国家林业局在辽宁朝阳召开了全国文冠果能源林培育利用现场交流会。

2014年4月1日

国家林业局《文冠果原料林可持续培育指南》和《山桐子原料林可持续培育指南》的通知

2014年12月26日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木本油料产业发展的意见

各级林业部门要组织开展核桃、文冠果等木本油料树种资源普查工作。

2016年10月13日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粮食局关于印发 《粮食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的通知

鼓励利用米糠、玉米胚芽制油,加快油核桃、油橄榄、文冠果等木本油料产业发展。

2019年6月6日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颁布(2019年第3号)

《文冠果油》LS/T 3265-2019通告

2020年1月11日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文冠果产业国家创新联盟”在大连民族大学成立。杨凌金山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专家教授联合成功选育出木本油料树种文冠果优良单株,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3年

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实施意见》的文件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党中央坚持不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就做好“三农”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和重要部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加大支持木本油料作物的发展。其实这已经不是国家第一次提到要大力发展木本油料作物了,为提高优质的木本油料重要来源,国务院于2015年发布了《关于加快木本油料产业发展的意见》。

木本油料行业是我国经济林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供优质食用油的重要来源,是解决国家粮油战略安全的有效途径。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发展木本油料产业高度重视,文冠果将迎来重大历史发展新机遇!

2023年8月1日

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文冠果种仁等8种“三新食品”的公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规定,文冠果种仁、文冠果叶2种物质批准成为新食品原料。

其中,文冠果种仁食品安全指标按照我国现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中坚果与籽类食品的规定执行,文冠果种叶食用方式为泡饮,推荐食用量为≤6克/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千年文冠果,惠泽全天下!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文冠果的历史长达6500万年,全身都是宝,与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历朝历代都认可文冠果,开发文冠果,然而最后却都偃旗息鼓,说明都没有找到“芝麻开门”的密匙。

这个密钥就是——科技的力量!

杨凌金山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1年,专业从事中药材金银花、酸枣、黄精、翻白草、桔梗、丹参、百合和功能性木本油料植物元宝枫、油用牡丹、文冠果的良种选育、丰产栽培、示范推广、精深加工、医疗康养为一体的国家林业重点龙头企业。先后荣获中国林草产业创新奖、中国林草产业5A级诚信企业,担任牡丹芍药产业国家创新联盟理事长单位、林草健康产业国家创新联盟副理事长单位、元宝枫产业国家创新联盟副理事长单位、生态中医药产业国家创新联盟常务理事单位、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常务理事单位、陕西省林业科技创新联盟副理事长单位、陕西省牡丹产业协会副会长单位、杨凌示范区法人科技特派员企业、杨凌现代农业产业链推广企业,陕西省质量诚信服务AAA级信誉单位、杨凌示范区农业科技示范推广工作先进集体、杨凌示范区第四批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是陕西省科技厅认定的“陕西省药用植物示范基地”,是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认定的“陕西省定制药园”,是陕西省林业局认定的“苗木花卉产业省级示范园”,“陕西省林下经济示范基地”,是陕西省林业科学院“元宝枫试验示范基地”、是陕西省老科学技术教育工作者协会的 “助力乡村振兴科技示范基地”。公司董事长王拉岐荣获全国绿化劳动模范、中国林业产业突出贡献奖、光彩事业国土绿化贡献奖,是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受聘乡土专家、国家森林康养专家智库专家。

杨凌金山农业科技公司以科技创新为引擎,致力推动健康产业的发展和进步,为社会提供安全有效的健康产品和康养服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服务热线:400 0369 665

18792811298(微信同步)

科技引领未来,创新改变世界!文冠果这个古老的树种,在科技的力量下,必将迎来璀璨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