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星标关注猎聘公众号 探寻职场的另一种可能

进大厂,是许多职场新人的梦想。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一些身在大厂的人亲历“25岁公司离不开你,35岁公司只想开你”后,才懂得钱钟书在《围城》里的一句话:“里面的人想出去,外面的人想进来”,而对于这个时代的职场人来说,这座围城,就是大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刚刚走出校园时,进大厂可以学到体系化的工作经验,得到成熟职场训练,而且薪资高、福利好。

后来,TA们会发现,努力工作、升职加薪、走上人生巅峰的职场剧本只能砸中一小撮人,大部分大厂人像是被摁下了快进键。有人早早的筋疲力竭,因为身体不适主动退场,有人因为年龄迈向了30+,站在了被优化的悬崖边。

“大厂是高薪,但这并非一条能够轻松走到终点的康庄大道,谁知道这份高薪能持续到什么时候呢?”

于是,在社交媒体上有这样的讨论:“互联网没有善终,只有毕业和创业。”

从大厂“毕了业”,再就业很难

别说大厂高P,就算是普通员工遇到人员更替,想要安稳落地,那也十分不易。在被优化后,才是大厂人职场生涯巨大挑战的开始。

因为被优化的人往往很难顺利就业,而且困难来自方方面面:

一方面,为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已经采取瘦身运营的公司可能会继续精简组织架构,这时候想在原来公司或原来同等级的公司中找到一席之地就比较困难。

而此时同样流入市场的人才,均拥有不俗的经验与技能,即便有岗位机会也是竞争激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一方面,岗位的匹配度往往也是一大难题。

大厂灵魂很难在小厂中找到肉体归宿,而小体量的公司中由于业务量级的局限性,并不需要很多工种。基层员工“被毕业”后,尚且能降薪加入小公司直接上手工作,但已经远离基层的管理层或高P,往往难以找到匹配的工作。

当然,收入预期也是一个非常现实的因素,从大厂毕业后,往往有市面上接不住的薪酬,不管从薪资还是福利待遇,方方面面都会比预期差很多,甚至“曾经月薪三万五,如今求职只能接到七千块的销售offer”这种情况也很常见。

更难接受的是,即便已经自降身价,还是有些高P会被用人方以顾虑年龄大等等因素拒之门外。

于是,在社交媒体上不少人忆往昔,感叹自己当年也是手拿M+的意气风发少年,怎么一朝优化日子就开始举步维艰,难道自己已在时光荏苒中被温水煮了个稀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人自嘲优化后基本等于失业,还在网上讲出这样的段子:

体力好的参加铁人三项:开滴滴、跑外卖、送快递。

年纪大的参加吉祥三宝:保安、保姆、保洁。

心有不甘的去创业:摆摊、开店、自媒体。

失业的大厂人,都去做什么了?

同时,我们也观察到,大部分职场人在被优化后都会尽快痛定思痛,尽快为自己的职场下一步准备计划。

有人逆袭跳槽,加薪远超预期。

小冯是采访中唯一逆风翻盘的跳槽派,他趁着N+A到手后的可观年包数字,跳去了某大厂的海外创新拓展部门。“现在这个岗位是我前两份工作的结合体,经历和HC(岗位编制)要求很匹配,也正赶上他们在招聘,总包算下来比之前高了60%,所以感觉自己运气好到不行,每天上班都很有干劲。”

有人拿了高额赔偿,想休息够了再出发。

相比其他人,浩贤是主动往优化的枪口上撞的那一波。

“这次公司放出消息来之后,我是挺期待的,甚至主动找了老板申请名额。拿了八个月赔偿,再加上之前的一些存款,够我安稳生活几年的,再加上没有车贷、房贷,我也没有投资创业的野心,平时消费也很低,灵活就业到退休压力不大,所以我现在一点也不急。毕竟已经38岁了,最近这两年体检报告一直亮红灯,趁这个机会打算休息休息,全当是一种新型人生体验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人在gap后,降薪进入外包。

被优化前,负责某培训业务产品运营的秦腾说,他最初是不会考虑外包的,“我这次比较寸,刚跳槽没多久就赶上裁员,而且试用期裁员给的赔偿很少,跟别人拿N+1大把赔偿的不一样,我是等一天存款就少一天。”

“但是房贷不能等,孩子马上要上小学了也等不了,中间空窗了三个多月,所幸遇上之前部门发了外包岗,我就直接进外包了”,对于网传做了外包后就不好翻身的说法,我看得也很开。

“都知道外包毁简历,但不做也没办法呀,入职之后至少能稳定两年,至于什么负面影响,以后再说吧,先把这个坎过了。”

有人在创业选择中,投身保险行业。

在深圳某大厂工作了9年的滚滚,履历十分漂亮,谁也没想到她最终会去卖保险。

“不知道你们年轻人怎么想,我这个年龄已婚未育,投什么岗位都是秒拒,那会我就明白我的职场尽头就是干个体户了,同期优化的总监里有人开面包房,有人开花店,有人开健身房,成本都挺高的,我不想风险这么大,最后阴差阳错被朋友介绍来保险经纪公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人gap半年后,开始送外卖...

曾经在某地图大厂的饭团,在gap半年后,犹豫再三决定送外卖,而且他一边跑外卖,一边总结产品优化点。

“gap期总得找点子收入源吧,光交房租压力也挺大的,我和室友决定一起接单送货,跑着跑着我就明白上班时候老板说的那句话,‘做交易的同学一定要下场把手弄脏,空口各种策略、打法和模型,都太虚了’...就光我这一周就有很多不便的感受,给第三方调用的地图精度真的很差,能找到路全靠心善的保安和大爷大妈指路,而且这完全可以增加一个外部车辆能否进小区的提示,这妥妥的刚需提效点啊。”

尚在风险外的人,如何居安思危?

对于我们所有人来说,唯一不变的事情,就是变化。除了体制内,可以说极少有人能安安稳稳在一家公司里呆一辈子。

所以,如果嗅到危机之前,应该尽快申请转岗,平时涉及跨部门业务的交流时,尽量留下好印象,这样在转岗申请时,至少还能有人帮忙。

而各位还在大厂的人,一定要趁早规划未来,想清楚未来五年假如我不上班,还能干什么,趁上班尽早开启转型计划,否则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社交媒体上有许多职场大V会苦口婆心说,“只寄希望于工资性收入生存,是一种莫大的风险。一定要在风险到来之前,找到工资外的第二收入”,这点除非经历过,否则很难有感悟。

如果已经不幸被优化,求职不顺也别急着惊慌,一定要保持良好的心态,要明白现阶段的不顺利并不是因为自己的能力差。

毕竟到了30多岁还能留在大厂的人,正值当打之年,不管是学历、身体素质、业务能力、情商还是资历,必有一技之长傍身,只是你需要一些尝试与时间,来找到适合自己的赛道换个方式成就自己。

先解决心态,再寻找方法。

作者 | 徐小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