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矿方法分类与选择采矿方法就是研究矿块的开采方法,它包括采准、切割和回采三项工作。因此,为了很好的回采矿石而在矿块中所进行的采准、切割和回采工作的总和,就称为采矿方法。

采矿方法的分类,是以回采时的地压管理方法为依据的,因为地压管理方法是以矿石和围岩的物理力学性质为根据,同时又与采矿方法的使用条件、结构和参数、回采工艺等有密切关系,并且最终将影响到开采的安全、效率和经济效果。因此,以此为依据可将采矿方法划分为三大类(表1)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一类,空场采矿法。此法将矿块划分为矿房和矿柱,分两步骤开采。回采矿房时所形成的采空区,可利用矿柱和矿岩本身的强度进行维护。因此,矿石围岩均稳固,是使用本类采矿方法的基本条件。在回采矿房时期暂留矿石的留矿发也划归本类,是因为暂留矿石不能作为支撑围岩的主要手段,且当其放出后的一定时间内,仍靠矿柱维护采空区。因此,留矿不能作为独立的地压管理方法,不应单分一类。

第二类,充填采矿法。本类的大部分采矿方法,也是分为两步骤进行回采。回采矿房时,随回采工作面的推进,逐步用充填料充填采空区,防止围岩片落,即用充填采空区的方法管理地压。个别条件下,还用支架和充填料配合维护采空区,进行地压管理。因此,矿石和围岩稳固和不稳固,均可应用本类采矿法。

第三类,崩落采矿法。本类采矿法为一个步骤回采,并且随回采工作面的推进,同时崩落围岩充满采空区,从而达到管理和控制地压的目的。因此,崩落围岩充满采空区,是应用本类采矿方法的必要前提。

矿岩的稳固性,对选择采矿方法及地压管理方法,均有很大的影响。根据矿石或岩石的稳固程度,可分为以下五种情况:

1. 极不稳固的 是指掘进巷道或开辟采场时,不允许有暴露面积,否则可能产生片帮或冒落现象。在掘进巷道时,需用超前支护方法进行维护。

2. 不稳固的 在这类矿石或岩石中,允许有较小的不支护的暴露空间,一般允许的暴露面积在50m²以内。

3. 中等稳固的 是指不支护的暴露面积为50~200 m²。

4. 稳固的 允许不支护的暴露面积为200~800 m²。

5. 极稳固的 不需支护的暴露面积在800 m²以上。

金属矿床的分类,一般按其矿体形状、倾角和厚度三个因素进行分类。

一、按矿体形状分类:1. 层状矿床;2. 脉状矿床;3. 块状矿床。

二、按矿体倾角分类:

1. 水平和微倾斜矿床 倾角小于5°。

2. 缓倾斜矿床 倾角为5°~30°。

3. 倾斜矿床 倾角为30°~55°。

4. 急倾斜矿床 倾角大于55°。

三、按矿体厚度分类:

1. 极薄矿体 厚度在0.8m以下。

2. 薄矿体 厚度在0.8~4m之间。

3. 中厚矿体 厚度为4~10-15m。

4. 厚矿体 厚度为10-15~40m。

5. 极厚矿体 厚度大于40m。

正确合理的采矿方法必须满足以下几点要求:1.安全;2.矿石贫化小;3.矿石回采率高;4.生产效率高;5.经济效益高;6.遵守有关法规要求。

影响采矿方法选择的主要因素有两个方面:(1)矿体地质条件;(2)开采技术经济条件。

全面系统地分析矿石和围岩稳固性,有条件时进行矿床的稳固性分类,根据不同的稳固性类型分别进行采空区允许体积、矿体和围岩允许暴露面积评价。同时可辅助以岩石力学数值计算方法进行采场稳定性分析。

根据矿床地质条件,按采矿技术要求,对矿体的倾角、厚度、矿石品位分布特征进行统计分类,确定不同类型的比重,分别选择不同采矿方法方案(表2)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地质杂记

免责声明:本文所载内容系网络资料,无法联系版权所有人,如文章文字、图片存在侵权行为,烦请联系公众号运营人员,微信号:zjks2016,我们会予以删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