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3年,苹果手机在国内的销量为4500万余台,同年华为完成了3200万余台的销量成绩。

手机板块的三大操作系统,安卓、iOS、鸿蒙,其中iOS操作系统的份额为17%,鸿蒙为12%,剩下的71%为安卓份额。

今年第一季度,市场排名首次发生了变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鸿蒙系统的市场占有率为17%,超过了iOS的16%,安卓系统的市场占有率则下滑到了68%,iOS系统的市场占有率下滑了1%,安卓系统则下滑了4%。

对应的是鸿蒙增长的5%份额。

投射在汽车板块,今年鸿蒙智行的销量有明显起势,5月份整体交付量接近3.1万台,增速非常快,预计在未来12个月鸿蒙智行将会完成40万台的新车交付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什么?

中国的乘用车转型,本质上是消费生态的转型和升级,30万级的乘用车市场需要具备“电动、智能、自动化”三个属性。

在智能座舱方面,不仅仅是单纯意义上的座舱设计,如何和移动端更完美、更深度的匹配也非常重要,自主研发的鸿蒙系统在操作端取得了重大的成绩。

一方面,超3000万台的手机年销量使华为成为了业内的巨头,另一方面,匹配度较高的鸿蒙座舱,也在汽车板块取得了一定成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之前聊过一个话题:智能座舱该如何发展?

乘用车市场的智能座舱,一定要介入网联化的优势,并且要与车机系统深度捆绑起来,包括但不限于无线连接、远程无线连接等。

苹果手机销量被华为超越,这是一个标志性节点。

CarPlay系统登场于2017年,起初命名为“iOS in the Car”,设计之初其实是“非智能汽车”的解决方案,对老旧燃油车FM、蓝牙听歌的羸弱智能化表现做出改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CarPlay有两个核心的问题,一直都无法解决:

1、只能匹配苹果手机,但国内的iPhone产品竞争力近年在持续下滑,每年的市场占有率在持续下降,目前的季度份额跌破了17%。

也就是说,新卖出的100部手机,只有17台是苹果,更多人是用不到CarPlay的。

2、CarPlay的形式单一,更多是作导航、听音乐所用,目前的智能汽车要求点比较多,比如说NFC、蓝牙钥匙、车辆定位、车辆状态、远程解锁、提前打开空调等等。

这些功能性配置,CarPlay都无法提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传统的燃油车来说,CarPlay的确改善了娱乐化能力不足的问题,但对于更多非iPhone、年轻消费者来说,CarPlay完全不够用。

新的产业形态其实已经有了雏形,在乘用车电动化的发展趋势下,是否具备生态座舱已经是标准的加分项,非智能汽车的确还需要CarPlay,但大量的智能汽车已经开始抛弃这一传统的车机系统。

更为开放式的娱乐车机系统非常重要,尤其是可以和手机闭环链接、深度优化的车机/手机系统,非常重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过去,科技企业没有下场配合车企造车,但目前伴随着华为、魅族、小米的入局,生态座舱的概念已经提出,并且在市场中已经获得了初步成绩。

吉利的魅族、小米的澎湃、华为的鸿蒙,这些都将会是未来几年优化的方向,也会在未来几年在年轻消费者的世界中,创造出新的玩儿法和竞争力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