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日趋庞大的咖啡市场,正在迅速“拼多多”化。

一夜之间,9.9元,突然成为咖啡品牌的生死线。

无论你是洋品牌还是土品牌,无论你是环境高雅,还是自带IP光环,任何售价超9.9元的咖啡,都可能失去竞争力。

咖啡赛道,正在进入血腥残酷的“战国”时代。有一个数据,十分“内卷”:

2023年,咖啡行业新开店88925家,净增长51144家,闭店38000家。

方生方死,有破有立。新人笑,旧人哭。

而进入中国市场25年,一直是“中产滤镜”的高端咖啡星巴克,则在继续高冷还是肉搏上阵的抉择上,进退失据。

PART.1

最低4元一杯:搅局者兴风作浪

已经在中国开店高达7000家的星巴克,一直宣称自己的核心优势,在于卖的不是咖啡,而是新的体验、新的生活方式,介于家和办公室之间的“第三空间”。

但星巴克可能从未想到,致命的竞争,居然是来自另一个维度:价格。最低4元一杯的咖啡搅局者,有可能成为自己的掘墓人。

瑞幸和库迪,两个咖啡品牌,最早点燃了9.9元的价格战。

库迪在价格战中的策略尤为激进,其部分产品的价格甚至低至4元,试图以低价吸引大量消费者。作为新兴的竞争者,库迪还计划短期内大幅扩张门店数量,翻倍至5000家。

瑞幸则在开店数量上特别生猛。截至2023年末,瑞幸咖啡国内门店数量达16,218家,其中自营门店10,598家,联营门店5,620家。

当然,还有更加生猛的后来者:

6月6日,蜜雪冰城旗下咖啡品牌幸运咖宣布开启咖啡6块6时代。

Tims咖啡,推出冻干咖啡粉,低于4元一杯,只比罐装可乐稍贵。

还有肯德基咖啡,全家咖啡,都是10元以下。

南京近期还有一个咖啡阿嬷火出圈,用三袋雀巢冲泡的“朴素”方式掀起了一波流量。

咖啡,正在从一种高端生活象征,变成大众手里的一杯平常饮品。

这一趋势,让以打造“第三空间”为核心优势的星巴克,遭遇了降维打击:对手和你比拼的不是空间优势,而是价格优势。

PART.2

加入还是不加入?星巴克的生死抉择?

面对来势汹汹的价格战,星巴克很难做出选择。

这不仅仅是一个财务问题,更是一个品牌价值问题,生死攸关。

一个一直以来打造中产滤镜的高端品牌,一旦降价,不仅会失去原来的市场,不得不和下一档次抢新的市场。

有媒体评论说:就好比bba如果突然降价,达到大众五菱一个档次,那它会畅销吗?它只会无限削弱他们的“豪车”光圈,反而失去了它们最稳定的一批客户——体现自己财富优越感的有钱客户。

当然,降价,是鲜花还是地雷阵,星巴克先是做了几次尝试。

今年以来,星巴克在APP和小程序中,推出了许多限时优惠券,如双杯39.9元、三杯49.9元、单杯75折等,使每杯咖啡的售价降到了20元左右。

在团购app上,星巴克拿铁、星冰乐等原价三十多元的热销产品,如今只要十几二十元。还有人通过抢购专属优惠券、叠加红包等方式买到了9块9的星巴克饮品

另外,星巴克也搞了一些小动作:很多新闻都可以看到,星巴克在全国开始实行“消费入座”,不消费会被“礼貌劝走”。星巴克放下了架子和情怀,开始提醒顾客需要花钱,才能入座。

但这种被动应战,效果恐怕不佳。

星巴克近期公布的2024财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公司营收85.63亿美元,同比下降1.8%;归母净利润7.72亿美元,同比下降15%。

“星巴克之父”舒尔茨说,我们不进行折扣战或价格战。只要我们继续赢得市场的尊重,他们就会选择升级到星巴克。

PART.3

星巴克的豪赌:下沉市场

相比价格战,星巴克将未来的宝,压在了开拓新市场——三四五线城市。

有人调侃:“星巴克就差开到村里了。”星巴克是要准备“农村包围城市”了吗?

目前,星巴克在下沉市场的新店盈利能力优于一线城市,下沉市场90天活跃会员规模的增速也更高。

星巴克中国董事长兼CEO王静瑛透露,在中国近3000个县级以上城市,星巴克已经覆盖了近900个。本季度,下沉市场会员增速超过高线城市。会员销售额增长可观,销售增速为高线城市的两倍。

有人认为,星巴克去县城,是白白送死。

因为县城人民收入更低,消费更谨慎,性价比精神更趋于极致,薅羊毛大军漫山遍野。

当然,星巴克也有应对,它有两个绝招:

一个是做“地区旗舰店”。星巴克内部人对于县城开店的定位是:当我们进入一个县时,我们不只是开一家门店,而是为该地区、为该社区开设一家门店。

另一个更简单,寻找最有钱的县。星巴克下沉市场中,浙江、江苏以及安徽地区,也就是俗称的长三角包邮区,占比超过80%;在全国百强县第一名的昆山,星巴克更是布局了近40家门店。

其实,星巴克的核心战术,还是以不变应万变,坚持自己自认为最牛的战术:长期主义。

自创立之初,舒尔茨给星巴克的定位就是:咖啡文化坚守者。

舒尔茨认为,降价不是创新,而创新才能让星巴克在“维度之战”中胜出。

他说:每个行业都有太多的噪音和竞争,今日的创新必须具有颠覆性,才能引领市场。

当然,别人的咖啡是比星巴克更牛,还是涮锅水,评价标准掌握在眼睛雪亮的群众手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