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一些胆囊结石患者可能会有这样一个疑惑:明明我的结石是长在胆囊内,可为什么医生会说这结石不止会把胆囊搞坏,还有可能会对“肝、肠、胰”造成损伤呢?

为此,今天我们特地邀请到四川结石病医院肝胆外科何明刚主任,来给大家答疑解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胆囊结石是如何损伤“胆、肝、肠、胰”?

何明刚主任指出:“胆囊结石的危害,不仅仅只是引发腹痛、损伤胆囊功能而已,在它的背后,其实还隐藏着更多的潜在危害。

如果结石问题久不处理的话,那么很可能一不小心就会既丢了胆,又对肝脏、肠道、胰腺这些器官造成了严重损伤。”

因为,从胆道系统的解剖图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胆汁的排泄路径为:肝细胞产生→毛细胆管→小叶间胆管→肝左右管→肝总管→胆囊管→胆囊储存。

然后在人体进食后,胆囊通过收缩运动将浓缩过的胆汁经胆囊管继续向胆总管→肝胰壶腹→十二指肠大乳头→最终进入到十二指肠腔中,来参与脂肪的消化、分解。

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而胆囊结石的形成、移动和胆汁可以说密不可分,所以说结石虽然长在胆囊内,但是它可造成的危害却绝不只停留在胆囊内而已。接下来,就让我们来仔细看看结石是如何一步步在“胆、肝、肠、胰”这些地方作妖:

第一:损伤胆囊

当结石在胆囊内成形后,除了会不断增大和增多外,它还会对所接触部位的胆囊内壁不断进行摩擦、刺激,从而导致内壁黏膜反复破损而逐渐产生炎症增生、纤维化,最终使得胆囊慢慢萎缩直至功能完全丧失,同时这也是诱发胆囊癌变的高危因素之一。

此外,结石还可因食物刺激或是体位改变等发生位移,一旦嵌顿在胆囊颈部或是胆囊管处的话,那么就会导致胆囊内的胆汁无法正常流出,胆囊内压力增高。

如果此时未能及时解除梗阻的话,那么胆囊就会因迅速出现充血水肿的炎症反应而失去弹性,导致功能丢失,并且在胆囊内部淤积的胆汁还易并发细菌感染,引发胆囊化脓、坏疽穿孔等一系列严重并发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损伤肝脏

我们都知道胆汁主要由肝脏产生并持续不断分泌,再输送给胆囊进行储存、浓缩、排泄等,但当胆囊内长出结石后,其中部分小结石也可随着胆汁的流动而位移,要是堵塞在胆囊管或是胆总管中,就会导致胆汁流出不畅,从而使胆汁返流、积压在肝脏里。

时间长了,就像膀胱憋尿憋久了会把膀胱憋坏一样,肝脏也会被胆汁给“撑坏”,引起肝大、黄疸、血液中各项转氨酶数值增高等,使肝功能出现急性损伤,情况严重者甚至可发生胆汁淤积性肝硬化等不可逆的后果。

并且,淤积在肝脏中的胆汁还易形成细菌感染,导致发炎、化脓引发胆源性肝脓肿,要是不及时处理的话,也会对肝功能造成一定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三:损伤肠道

胆囊结石对肠道的损伤主要可以分为两方面,一个是当胆囊结石堵塞胆囊颈部时,肝脏分泌的胆汁因为无法进入胆囊就会通过胆囊管和胆总管等通道直接流入肠道里。

而胆汁中的胆盐可刺激肠道蠕动,当肠道中的胆汁异常增多时其蠕动得也会更快,进而就会引起人体肠道不适、腹泻等症状。

另一个是当胆囊结石体积过大时,可对胆囊造成压迫而引起胆囊炎症慢性穿孔,从而引发胆囊十二指肠瘘或胆囊结肠瘘。

且大的结石还可通过瘘管进入肠道引起胆石性肠梗阻,情况严重者可使肠壁因结石的挤压而出现坏死、穿孔,进而诱发弥漫性腹膜炎等致命并发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四:损伤胰腺

胰腺分泌的胰液要进入肠道,有个专门通道叫胰管;胆汁要去肠道也有个专门通道,叫胆总管。胰管和胆总管在十二指肠处汇合,一起连接进肠道,这个入口,医学上叫肝胰壶腹。

胆囊内的小结石如果顺着胆汁顺利流过胆囊管和胆总管后,最终停留在这,那么就会不断刺激周围组织,造成组织水肿,壶腹口变窄。

不仅会使胰腺分泌的胰液出不去,胆汁连同细菌还可能会反流到胰管,导致胰腺组织水肿、出血甚至坏死,引发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病情严重者甚至可危及生命。

最后,四川结石病医院肝胆外科何明刚主任温馨提醒,广大市民朋友在对待胆囊结石这一问题上,切不可忽视大意,务必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处理,只有这样才能将结石的潜在危害降到最低,更好的保护我们身体健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