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高僧释守净在一次爬山修行的过程中,看到溪水潺潺,怪石嶙峋作响,流云飘荡乱飞,云雀欢歌穿行,百草芬芳生香,心灵深受触动,禅意油然而生。于是,写下充满了禅意的《偈二十七首》,借助自然的现象,道出从容的力量,透着做人的智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偈二十七首·其一

(宋代)释守净

流水下山非有意,片云归洞本无心。

人生若得如云水,铁树开花遍界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首诗巧妙地以“溪水”、“流云”与“”铁树开花为喻,深入浅出地阐述了人生应尊重自然、顺势而为的哲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前两句“流水下山非有意,片云归洞本无心。”以“流水”与“片云”相映成趣,“有意”与“无心”相得益彰,深入浅出地阐述了人生应尊重自然、顺势而为的哲理。借流水顺应地势而下之喻,揭示自然规律之道。告诫我们身处社会之中,亦应顺应自然、遵循规律,因势利导,而非逆天而行、违背规律。借山中白云飘荡以洞为家、随风而归,揭示一切均源于自然、不可有意为之规律。启示我们应尊重自然,顺应其规律,而非强行干预,方能和谐共生,实现人类与自然共融共荣的理想状态。在富含哲理的诗句中,透出浓浓的禅意:在人生的旅途中,应顺应时势,以平和的心态面对一切,方能领略生命的真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两句“人生若得如云水,铁树开花遍界春。”以“人生”与“云水”互相对照、“铁树”与“界春”互相映衬,写出了一种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境界。把人生应如行云流水,应随遇而安,不刻意强求,自然洒脱。以铁树开花比喻,深刻阐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智慧。揭示出人生一定要敬畏自然规律,顺应自然规律,方能悟道成真。凡事顺其自然,行事不矫揉造作、不刻意强求、不执迷不悟,内心方能平静如水,波澜不惊。心境达到了这般境界,那么世间万物便不再是一种羁绊,而是自然而然,水到渠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全诗仅仅四句,且没有一个生僻字,却字字珠玑、句句含情,安慰了世间无数愁苦,道出了人生诸多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