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报记者 徐靖怡

夏木阴阴正可人,师生围坐,一起唱响“青春的歌”;长廊传来悠扬琴声,校长的路演奏响了一天校园学习的序曲;指尖灵动,一幅幅令人向往的春山图景在纸上晕染开来……

近日,太仓市教育局开展“阳光下成长”班集体艺术展示活动,学生、老师、校长齐上阵,各校纷纷搬出“拿手好戏”,把一场接力展示办得热火朝天。这便是太仓教育以美育人的生动缩影。

去年12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通知》,要求以美育浸润学校,打造昂扬向上、文明高雅、充满活力的校园文化,建设时时、处处、人人的美育育人环境。在《通知》指导下,太仓教育进一步开展美育浸润行动,营造出“校校有项目、班班有活动、人人都参与”的美育氛围。

从底色到特色

各美其美探索育人路径

多年来,太仓市教育局高度重视学校美育工作,坚持立德树人,在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育人新格局的过程中,全面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与审美能力,让每个学生在教育中追寻美、享受美。

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太仓市教育局倾力打造合唱、舞蹈、民乐、管乐、戏剧五大市级学生社团,为全市学子搭建展示艺术思想和艺术创造力的舞台。截至目前,已成功举办12届中小学生艺术节,涵盖合唱、舞蹈、器乐、情景剧、绘画、书法、篆刻、微电影等内容,深受学生喜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缤纷的社团,多彩的活动,铺就太仓教育以美育人的绚丽底色。在此基础上,各学校又进一步推进以校本课程为支撑的艺术社团活动,提炼校园特色,彰显个性发展。

“秦筝吐绝调,玉柱扬清曲。”近期,太仓市荣文小学举办校园“非遗”文化汇,校长戴薇用一曲《采花调》奏响春天的序曲,奏出江南丝竹独特的韵味。“江南丝竹”是荣文小学特别打造的特色课程。2021年9月,成立了太仓市唯一全部由本校教师为成员的教师民乐团,逐步形成全国专家、地方传承人、学校教师的三级师资梯队。学校每学期都会举办专场器乐展演活动,为孩子们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

不屈不挠的梅花,典雅高洁的兰花,傲然无争的菊花,坚忍不拔的翠竹,在小小的蛋壳上生动地、悄悄地开放;一幅幅精美的作品,一团团娇艳的花簇,象征着民族大团结,寄托着美好中国梦……荣文小学“非遗”文化汇上,还有蛋雕工作室、剪纸艺术坊等非遗特色教学活动,帮助同学们在浓厚的艺术氛围中认识美、感受美。

再如太仓市高新区第四小学开发非洲鼓特色课程,让每一名学生都能演奏非洲鼓。孩子们在鼓点中感受节奏的律动,通过非洲鼓的学习,学习专注与坚持,培养耐心与毅力。学校童心剧场则是一个大舞台,孩子们在展示中锻炼了表现力,更在观众的掌声中收获了自信和勇气!

从校内到校外

“无界”课堂促进美育生长

清晨的阳光洒入校园,美妙的琴声带着花香,让人陶醉。

在太仓市明德第二小学,校长闻中秋以一首钢琴曲《我爱你,中国》拉开了校园钢琴路演的序幕。途经的师生驻足停留,感受音乐带来的快乐与放松。

明德二小以共享音乐厅、无界美术馆为主要抓手,让浸润式美育校园文化氛围渗透到师生中去。每天清晨、课间,师生在开放的艺芳舞台以“路演”的形式,用流畅真挚的琴声为过往的师生带来美的体验。

学校还打破传统艺术展览固定空间、时间的传统模式,创造性地将教学公共空间打造为艺术展览空间,使校园成为“无界美术馆”,使学生生活在充满美学意味的校园里。同时,明德二小广泛接纳社会资源、地方文化、民俗民艺,纳入学校美育教育,让师生时时处处受到美的感召。

作为江苏省中小学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太仓市实验小学拥有多名苏州市、太仓市艺术学科带头人,副校长赵丽琴是苏州市美育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学校通过构建多元艺术特色课程体系,发挥教师特长及地方文化资源,开展特色社团活动;同时依托馆校携手,为学生提供更丰富、专业的艺术资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年4月,太仓市实验小学与太仓市文化馆、上海沪剧院签约合作。在太仓市文化馆的支持下,上海沪剧院定期走进太仓市实验小学,为同学们带来精彩的沪剧表演,让学生近距离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专业的沪剧演员还将指导同学们学习沪剧表演技巧,培养他们的艺术兴趣,让同学们感受传统文化之美。

学校还与西北工业大学长三角研究院签订协议,开展以艺术介入设计、传递生态保护和人文关怀的“科艺协同”普蓝星项目,通过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注重设计、实践操作和情感体验,为每一位学生提供丰富的、有意义的学习经历。

从校园环境开发到校外资源统筹,太仓许多学校正“内外兼修”,努力探索文化、教育与艺术领域的新发展路径,让学生的美育课堂越来越“无界”,让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越来越进步。

从教学到育人

向美而行成就“人人出彩”

“用优美的旋律呼唤爱,让音乐属于我们班的每一个人!”这是太仓市科教新城实验小学二(10)班班主任陈鹏娟的带班理念——春风化雨育谷粒,启智润心伴成长

《上春山》《夏日的雷雨》《劳动狂想曲》《让烦恼过去》……不重样的曲目组成了二(10)班的“每周一歌”。孩子们玩转一曲同唱、主题练唱、异曲共唱,美育阵地的拓展自然天成。三(6)班副班主任朱珠是陈鹏娟的结对徒弟,于是两个班便把班会课调到一起。孩子们一起唱啊、跳啊,小组唱、小演奏、小舞蹈,笑靥格外美丽。

据了解,科实小将班集体艺术与班级文化建设合二为一,助推校园文化的一班一品,无处不是美育实践的窗口。“没有什么比艺术教育更适合作为培养孩子们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土壤。”科实小校长吴敏敏谈到,美育是培养孩子们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它是一种达成目标的方法,而不仅仅是一个目标,更重要的是要将美育融入教育的全方位、全过程。

在太仓市金浪中学,同样班班有歌声。学校组织班级艺术展示,不仅注重传统艺术形式的传承,更鼓励孩子们尝试新的艺术表现手法,追求创新与突破。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参与其中,学校设置了合唱、绘画、诵读互动环节,让同学们进行交流、互动,以艺术的力量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太仓市浮桥中学则秉承“以剧为镜正己身”的思想道德教育观念,将美育与红色文化相结合,开展红色戏剧探索实践。师生站上舞台,在演绎中与先烈“对话”,追溯峥嵘岁月,解读“红色密码”。学校通过艺术手段深化学生对中国革命历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在美育熏陶下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育有志气有骨气有底气的时代新人。

美育深深植根于中华教育传统中。太仓市教育局副局长顾新华说,一所所学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归纳美育规律,让学生涵养品格、完善人格、塑造心灵,促进学校美育发展。太仓市教育局也将继续强化美育浸润行动,进一步健全面向人人的美育育人机制,全面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道德情操、人格修为和精神境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