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日, 一位来自河南的普外科医生

分享了40岁的职业困境和跳槽抉择

激起了广泛的共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前年轻的时候以为忍忍就过去了

后来发现,忍忍就饿死了

这位医生的故事

不仅是个人职业选择的反思

也是众多医务人员的缩影

每天上班,下班,上班,下班......

见形形色色的患者,听各式各样的话

不同年龄段有不同的压力

哪些时候会让你有离职的冲动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下是遍布大神的知乎上

众多康复治疗师的心声

敬请欣赏

整儿八经版

“钱少,心还委屈了”

当我生日那天,所有的钱只有两百多快的时候,这工作原来只是如此而已,穷是真的穷,养不起自己,花呗都不敢用;

当我每天十一二个病人,一周六天上班,看到工资条的时候;当我被患者家属骂,我只能站在那听的时候。不敢离职,但又怕到了四十来岁想跳槽都没地方要了!

价值及存在感越来越弱

1.工作得不到领导/同事的认可。比如你的工作的不能产生效益的,因此你这个岗位简直就是浪费资源的(实际上并非如此,只是他们不了解这个岗位的重要性)。久而久之就会产生被忽略的感觉;

2.觉自己付出的与回报不对等;

3.领导的性格跟自己合不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领导不懂康复”

前天主任喝多了说他一个人管20个病人,治疗效果都比我们好,然而他并不懂康复,中医针灸的,医院当时开康复科给他管,分不清脚内外翻,查房当众说出肌力三级的概念还觉得自己挺牛批,总想让我们接更多的病人,然后又觉得我们每天做病人太过机械,没有效果,我可以肯定的说,我对我的病人从来不是机械的训练,一直说要加工资,然后从没涨过。

“还没上班却期待下班的时候”

感觉还没上班就期待下班的时候,就该离职了。

吐槽版

“月入三千,失去期待 ”

作为一名月薪三千的治疗师

每次急用钱的时候

看着工资卡里的余额,都无语凝噎

“连最起码的尊重都没有”

病人都不知道我是啥

叫我护士、或者按摩的

哀莫大于心死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领导总在瞎指挥”

与领导的思想不在一个频道上肿么破

科主任外行啊,好喜欢不懂装懂

“行业内都在喊转行”

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周围负能量爆棚啊

工作得不到认可

还找不到人生价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医院最边缘科室”

医院不给买设备、进机器的时候

医院不看好康复科的时候

跑题版

“突然被夸奖了”

来自外界人士对我们的赞扬:

作为一个病人家属,我深知一个康复治疗师对患者的重要性,妙手回春这个词真的恰当,也许就是你的一个坚持让一个家庭有了希望!请千万不要低估自己的重要性!

“付出得到认可的时候”

“是坚持的动力”

我来跑个题,坐标上海,某三甲医院的骨科物理治疗师,就在今天一位半年多前在我们科做过关节置换术后的高龄患者千里迢迢从外地来我们科复查。

在办公室等了半天,后来我忙完手头上的事,给患者再次做了评估,已经比出院时恢复得好的多,我问是不是来找主刀医生复查的,患者再三的向我表达谢意,说这次是专程来找我复查的,那一刻我觉得每一份职业都有它不一样的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努力工作,认真生活”

离开医院不表示离开专业!生活中有很多不同角色 我们要努力“各尽其职”。

“未来可期呀”

目前整个业内环境,还是有很多成长空间的,未来一定会出现风口期,希望同学们坚持住……

“发现不一样的乐趣”

暂时还不想辞职,感觉康复很有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座的年轻人,你们觉得该不该重视待遇呢?

· 欢迎点赞、在看、分享到朋友圈 ·

编辑丨云自闲

灵感来源:知乎

本文系“康知了”综合整理稿件!

如需转载,请间隔24小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