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国武器研制史上曾经犯下不少错误,就是认为实现零的突破就可以了,没有想到如何形成战斗力和可持续发展。如核潜艇1970年下水后的研制工作就断了线,20年没有研制新型核潜艇,歼轰7“飞豹”战斗轰炸机用完库存的“斯贝”涡扇发动机后没有再造一架,仿制的运8中型运输机40年产不足100架。迫于形势需要,现在抓紧研制、改进新型号,发展出了“高新工程”系列飞机。大型飞机也是多年徘徊不前,水轰5也就生产了几架,仅有的两艘大型补给舰造岀后全卖了,歼-8战斗机也是如此,不过这个本来是失败的过渡型号却成为中国航空科研史上的重要型号,从60年代一直不停改到2005年才放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歼8战斗机的起源

1963年,部队非常需要一种爬升到20千米高空打美国的U-2飞机的战斗机,当时中国最好的战斗机是米格-21,可是米格-21从沧县机场起飞,到13.5千米高度时做上升转弯才爬升到19千米,爬得太慢,不敢用加力,到升限以后也只有一分半钟留空时间,飞行员肉眼只能看到6千米,找不到U-2飞机就得就近找机场降落了,1964年空军开始改进米格-21,要求爬得快、留空时间长、看得远,一开始计划用8吨推力单发发动机,可搞了20多个方案还是不行,总设计师黄志千提出用两台米格-21发动机推动一架米格-21的方案,经过15年研发,花掉了2.631亿元的研制费后终于在1979年设计定型为歼-8战斗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80年12月,歼-8原型机交付部队试用,到1984年底停产共生产了44架,歼-8白天型也生产了52架,空军认为试用认为速度、爬升率、实用升限以及作战半径比歼-7飞机有明显提高,但维护难度大,维护人员多,再次出动时间长,前轮摆振引起使空速管老断和平尾振动,空军数次反映质量问题,认为问题不解决不能用于战斗科目训练,更不能作战,也没有达到空军最初对提出的全天候作战要求,很多人认为其应下马、做教练机,无奈的是空军最重视的歼-9下马。作为歼-9完成前过渡的歼-8战斗机是中国当时唯一的第二代战斗机,只能继续改进成歼8A,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歼8A是配备了SL-4雷达的全天候型,原型机在1980年5月完成总装,1980年6月25日第一次地面试车时液压泵出现共振破坏,液压红油喷起火燃烧,烧毁原型机和附近另外1架返厂大修机,损失700余万元,科研成果付之一炬,只能重新生产,1984年,花费9000万元研制费用后,歼8A设计定型,终于达到了1965年确定的技术要求,但投产时已落后,研制了17年的204雷达搜索距离仅为18千米,单脉冲晶体管技术可靠性太差,又不具备下视功能,所用的霹雳-2乙导弹早已停产,霹雳-5乙空空导弹又和204雷达不匹配,根本不能执行作战任务,所以只生产了31架就1990年停产,并在1992年改装了607所研制的JL-7AG单脉冲雷达,探测距离提高到28千米,称为歼-8E,而美国的战斗机上的脉冲多普勒雷达最大搜索距离已经达到了70千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歼-8的先天不足是机头进气道限制了机载雷达的尺寸,早在1980年,三机部部长吕东和空军司令员张廷就要求大力改进歼-8到可以以对付苏联的米格-23和苏-19战斗机。主要设想是改为两侧进气,装配埃森贝格集团的2021雷达,加装半自动引导系统的地空指挥引导数据与传输设备,换装涡喷13A发动机,并列为1985年前重点研制项目。9月4日,总参谋部、国防工办以(80)参装字第594号文《关于歼-8改进型(歼8II型)主要战术技术要求》批准了项目。1981年方案论证会初步确定采用SL-4雷达,1982年又决定配装南京14所设计的208雷达,探测距离只有30千米,配套的“霹雳”4雷达制导导弹是仿制美国“麻雀",事实上这些配备勉强能与苏联出口型米格-23战斗机相当,和苏联空军的原装米格-23相比差距相当明显,更不用说米格一29战斗机。

二:天折的“和平典范”计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80年,中美关系进入蜜月期,双方就洽谈过改进歼8雷达性能不足的问题,并计划在1983年进行合作,1981年4月17日,歼-8I首飞,美国政府在当天就批准了歼-8II合作项目,中国将合作项目称为八二工程,1984年年初,美国空军派来一组由飞行员和空军系统工程部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带队的是清末军机大臣和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翁同酥的曾孙子翁以顿,时任美驻华使馆的空军副武官,这群人直接来到沈阳参观正在做地面试验的歼-8II,美国人一边夸歼-8II做工比F-16还好,一边又说高级轿车装的却是吉普车的仪表,表示会帮助中国改成全新的战斗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人接着又到电子部14所考察,中国专门为专家组配了一架专机拉着他们从北京到南京到处看,美国空军一位女性工作人员带的一部手提计算机让在场的很多中国专家很羡慕,7-8月,专家组又返回中国,列岀一份长长的清单,要求实地考察中国附件仓库、机场设施、技术保障等各种设施,这时国防科工委已经决定全盘和美国人合作,自然全部同意了,但美国人要求的是图纸和接口控制文件难倒了中方人员,当时的人英文水平不是很高,填写电线规格、输出电压、电流,环境条件等表格只能动员研究所所有人员一起干,中国方面也约了英国的马尼公司和达索公司来货比三家,以色列人也赶来建议,通过接触,中方人员感受到了现代电子系统的样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85年,中国派出专家组赴美考察,先后参观了格鲁门、麦道波音等公司,然后来到莱特的美国空军系统司令部一间保密谈判间里和美国系统司令部司令麦克皮克空军中将谈判,双方不断讨价还价,每隔一两个小时出来透透风,中方要求雷达有捷变频能力,麦克皮克空军中将说美国的雷达都没有这个能力,中方认为中东战争中的F-16雷达就有,麦克皮克空军中将先是不同意,最后同意改成可以快速变化雷达频率,由于中国在可靠性、安全性、维修性、保障性都没有严格的军标,规范只好按照美国的要求来办,最后与美国空军签订由美国空军负责招标并改装的协议,一共改进55架次歼-8II,但合同里就明确讲了,软件只能看不给,合同金额高达5.5亿美元,这就是中美蜜月期的巅峰之作“和平典范”计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87年,中国将2架歼-8II战斗机和一架做静力试验的歼81I机身前段运抵美国比斯派格,1988年完成航电系统的安装及测试,0101号机随即送到爱德华兹空军基地空军飞行试验中心”6510中队由资深飞行员进行全面试飞,同时中方约20名技术人员前往格鲁门公司和代顿空军基地接受培训,到1989年0101号机完成大部分试飞项目,美方认为改进后作战能力相当于F-16/79,0102号机已经完成航电系统的协调试验,没有升空完成空中试验项目,地面模拟测试中出现的问题也没有解决,1989年中,计划一度停顿,虽然几个月就恢复工作,却再无合作气氛,美方和尽量避免提及与中国的合作计划,并在1992年将2架歼-8II样机和4套完整的航电系统返还中国,返还前还让台湾派人参观了一遍。

三:天折的歼-8III战斗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和平典范”计划虽然天折了,但中国技术人员学习了西方航空技术的整体性、可发展性和前瞻性,培养了一批掌握了航空电子技术的技术人员,国内航空设计单位完整的了解从顶层文件到具体工艺的设计规范,认识到了综合航电对战斗机的巨大价值,了解了当时较先进航电系统的综合和软件设计规范,这种技术实践是独立研制所无法获得的,歼-8I1最初的火控系统仅能对付中高空目标,无法下视探测低空目标。美方把F-16A/B战斗机的AN/APG--66(V)X波段脉冲多普勒火控雷达移植到歼--8II上,改称PRCF-8APG--66(V),该雷达最大搜索距离约140千米,具有顿率捷变能力,可快速更换修理,能够在地面杂波干扰中搜索井锁定目标,这是中国雷达基本无法做到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了APG-66(V)雷达,歼-8II才能够有效拦截低空突防的苏军图-22M“逆火”轰炸机和苏-24战斗轰炸机,不过然APG-66(V)无法使用AIM-7“麻雀"中距半主动雷达制导空空导弹,可以使用AIM-7“麻雀"中距半主动雷达制导空空导弹的APG-68雷达美国不会提供,但美方为歼-8II座舱增加了类似F-16的下视显示器和平视显示器,可显示雷达成像、字母数字、符号叠加输出和电视制导视频图像,飞行员可直接读取各种信息。空对空作战时可透过平显看到目标和叠加的雷达目标截获指示符号、瞄准光环、最大/最小发射距离指示、瞄准操纵点、弹丸示踪线(热线)和速度矢量。巡航时显示方位、速度、高度和操纵信号等,大大降低飞行员的工作强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重要的一环是1553标准总线,当时难倒中方人员的是1553B串行信息综合总线,软件很繁琐,应该如何编码,那些码代表什么信息等等,中方人员花了几十万元把几台微机连起来编程,就这样开始与美国人合作,1553标准可以雷达光电探测、导航、传感、座舱显示、外挂管理和火控计算机等信息完美综合,西方武器系统基本上都符合1553标准,让不同厂商的航空电子设备的规范化、标准化,中国以后的战斗机完全参照了1553的标准,中国还从和平典范”计划中学到了火控计算机、LN-39惯性导航系统和外挂武器管理系统,还基本了解了中距拦射空空导弹的技术原理,返回的4套完整电子设备成了国内航电发展的重要参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项目中断浪费了本就紧张的资金,白耗了宝贵的时间,使空军出现了战斗机空白,空军只能选择自行改进完善歼-8II作为替代品,1991年1月,一肚气的军委领导人认为美国制裁欺负我们,我们一定要自己把歼8II搞好争口气,不计代价搞200架,这个“争气机”计划被称为歼-8III计划,歼-8III战斗机基本上就是换装新型航电系、1553B数据总线和脉冲多普勒雷达,有关单位想毕其功于一役,争取花7亿元在1995年前后研制与歼-10水平相当的战斗机,所以歼-8III战斗机应用了太多的新技术,外挂载荷也增加了25%,飞机重量大大的增加,涡喷13发动机已经带不动了,只有还不够成熟能满足需要,装上涡喷14发动机的01架样机在1993年12月12日首飞成功,04架样机于1995年12月17日首飞,但在1997年转场阆良机场时左起落架撞断在一条临时挖的电缆沟里冲出跑道撞树损毁,1998年9月为了补充损失而紧急投产的05号原型机起飞三分钟就发动机故障坠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结语

事故后空军认为歼-8III战斗机技术状态不佳,决定下马。歼-8III战斗机虽然失败,但在系统综合上的收益很大,基本突破了先进航电和武器综合的软、硬件瓶颈,提高了经验与能力,中国从引进和合作为起点,到引进国外成套系统实现国产化,再到自行研制先进航电火控系统,今天,中国的先进航电系统已经突飞猛进,歼-8Il作为战斗机是失败的,但作为先进航电系统发展的平台,确实起到了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