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在线学习”

获取更多资讯!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的纵深推进,教学不再是一个教室、一个课堂、一块黑板、一本教材等的单一形态场景,而是线上线下、人机交互、虚实融合的多元化开放模式。当下,中国正逐步进入“AI+教育”时代。作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如何以数字化赋能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的重点任务。

6月13日,由教育部教师工作司指导,《中国远程教育》杂志社主编的《教师数字化学习报告(2023)》在2024(第三届)终身学习成果交流会上发布。同日下午,《中国远程教育》杂志社举办“教师数字化学习”平行会议,该会议由在线学习研究院特聘专家刘曦葳主持。来自高校、研究院所、区域的专家以及研究者围绕报告内容和当前教师数字化学习的丰硕成果,探讨教师数字化学习发展之道,为教师队伍的数字化转型提供参考与借鉴。

文/在线学习新媒体撰稿人 王霖

全国视角:

展现新时代教师队伍数字化学习面貌

面对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加速与深化,教师作为数字环境中“学习者”角色将更加突出,数字素养、学习研究、转型发展等将成为新时代好老师特征的关键词。当前,我国教师数字化学习状况如何?部分与会专家围绕《教师数字化学习报告(2023)》进行了相关解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柏宏权

“教师数字化学习是指教师以数字教育实践为核心价值取向,以提升教学能力、促进持续专业发展和个人成长为目标的一种学习形态。”南京师范大学教授、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柏宏权围绕教师数字化学习的现状调研、变革挑战、实践案例及未来展望等内容深入解读了《教师数字化学习报告(2023)》。他介绍,调研组选取北京、天津、南京、青岛、芜湖、义乌、和田、哈尔滨等全国12个地区,对800余位校长、8000余名教师在数字化学习的态度、资源、场景和关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调研。调研发现教师数字化学习存在六种样态,包括教师具有普遍积极认知,数字化学习方式日渐丰富;教师数字化学习态度存在差异,呈现多元发展态势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淮北师范大学教授、数字学习与教育公共服务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北京师范大学)特聘研究员张琪

“教师数字化学习的价值趋向是提升教师数字素养、强化专业引领发展、推进教研方式创新、赋能教学质量提升。”淮北师范大学教授、数字学习与教育公共服务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北京师范大学)特聘研究员张琪从教师数字化研究的国际视角、教师数字化学习的概念内涵、教师数字化学习的实践热点三个方向对《教师数字化学习报告(2023)》进行了分析。8个实践热点分别是基于数据循证的精准教研、智能研修平台助力数字化学习、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深入实施、网络名师工作室促进协同成长、跨学科教研实践活动、真实场景驱动教师能力提升、数据支撑的教师学习发展闭环以及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教师素养提升。

这是《中国远程教育》杂志社在教育部教师工作司指导下第二次发布教师数字化学习年度报告,报告展示了新时代教师队伍数字化学习的基本面貌。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持续发布报告,并将基于报告,从标杆经验萃取与分享、典型案例征集与展演、教师数字化专业能力提升三个方面,深度推进新时代教师队伍的数字化转型工作。

区域发展:

全面提升教师数字化意识、思维和能力

以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推进教育强国建设,必须谋长远之势、建强国之基。在当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需求下,数字化已经成为撬动教育新变革的一个关键杠杆,教师数字化的发展与区域的教育发展密不可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芜湖市教育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李兵

近年来,芜湖积极推动“数字教育”,建设“数字芜湖”,其中教师发展是影响教育的关键因素之一。芜湖市教育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李兵从数字化赋能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角度,介绍了芜湖实践和探索。一是以重塑教师发展新生态为价值旨归。芜湖市经过统筹规划和持续建设,形成了涵盖平台、硬件、软件系统、资源以及专业技术服务为一体的数字教育环境。二是以数字技术嵌入为发展逻辑起点。一方面泛在式学习空间建设促进教师达成自主学习,完善教师学习相关课程,拓展教师学习的时空和路径;另一方面借力芜湖智慧教育平台,推进建设了一套科学、完整、系统的教育数字资源体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广州市天河区教育局二级调研员张伟春

“和课链反”、震撼课、GAI,如何把这些“前沿词汇”聚合在一起?广州市天河区教育局二级调研员张伟春介绍了广州市天河区教育局实施教育部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项目的相关情况。他表示:“从2023年7月启动至今,广州市天河区教育局以全区1.5%的教师为先行者,积极推进实施教育部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项目一期,提出了微创新、大合作、微创新4C分类法、优课解码、“和课链反”5个关键概念,鼓励、促进教师利用大概念+生成式人工智能(GAI)对备课、上课、练习评价和教研四个环节进行点上、分布赋能的初步尝试,完成了生成式人工智能(GAI)的起步、应用以及初步推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广州市远程培训教师发展中心主任、广州开放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院长曾海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教师培训生态体系中发挥的比重日益增强,团队进一步在实践中,在‘智慧师训’基础上,凝练进化为‘Ai师训’理念,让有智慧的AI(人工智能)、有温度的Ai(关爱)助力老师成长。”广州市远程培训教师发展中心主任、广州开放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院长曾海介绍:“目前,我们已构建了市、区、校、师四级联动,探索数智赋能,为广大教师构建一个具有自组织、自适应、自探索和自激励特征的培训生态环境模式,实现智能、精准、高效的教师培训。通过智能学习环境为教师提供智能学习资源和智能支持服务,支撑多层面教师发展共同体的构建,提升教师的核心素养,引导和促进教师向高素质、专业化和创新型的方向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院长支梅

目前,北京市丰台区围绕“四要素、三主体、二空间”构建了网络教育生态圈。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院长支梅介绍了相关经验。一是构建网络教育平台与资源库,引入智能算法,实现资源的精准推送,满足不同层次和学科的需求。二是推进教师数字化能力培训,区域内定期举办各类信息化教学研讨会、工作坊和线上培训课程。三是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助推教师借助网络教育平台,将线上线下相结合,设计并实施混合式教学模式。四是构建数字化评价体系,利用大数据技术和人工智能算法,建立基于网络教育生态圈的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价系统,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成效、学生的学业进步以及学校的整体教育效能进行全面评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哈尔滨新区教育局党委委员、区教育发展中心副主任王千武

哈尔滨新区教育局党委委员、区教育发展中心副主任王千武从构建智能教育应用模式、构建智慧教育运管体系、普及STEAM教育创新行动以及加快教师队伍能力提升等方面介绍了哈尔滨新区教育数字化建设的成果。他介绍,2019年,哈尔滨新区政府投入专项资金475万元,完成了基础教育39所学校、15所幼儿园、4所民办学校城域网建设;2022年,区政府投入2210万元,完成22间“STEAM教育创新实验室”、13间“人工智能创客实验室”建设;2023年,完成了“新区域智慧教育服务平台(2.0版)”,召开新区信息化建设阶段总结暨智慧教育项目论证会;2024年,预计再投入3000万元,启动哈尔滨新区智慧教育项目(3.0版)建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武汉市汉阳区教学研究培训中心信息科技部主任谭婷

近年来,武汉市汉阳区以“重构智慧教育生态、建设品质教育强区”为目标,积极探索区域可行性发展模式,确立“问题驱动、系统推进、创新突破、迭代优化”的思路,将数字化转型作为撬动区域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支点,通过区域整体布局,学校应用实践,师生共同探索等方式,围绕智能技术赋能教育管理和教学创新探索变革之路,构建区域智慧教育新生态。武汉市汉阳区教学研究培训中心信息科技部主任谭婷表示:“数字化已经撬开了教育之门,我们将以此为契机,通过教育的流程再造、结构重组和文化重构,全面提升区域教师的数字素养,促进区域教育研究和实践范式的深刻变革,全面提升汉阳品质教育发展水平。”

聚焦关键问题 做深做实产教融合——产教融合创新发展交流会在武汉举行

现场观摩,实地“充电” ——2024(第三届)终身学习成果交流会实地参访

AI为终身教育插上“智慧”翅膀——人工智能赋能终身学习体系构建平行会议顺利召开

把老年教育送到老年人的家门口——老年/社区学习探索与实践平行会议在武汉召开

权威媒体报道2024(第三届)终身学习成果交流会

《教师数字化学习报告(2023)》发布

智汇未来:终身学习成果的碰撞与融合——2024(第三届)终身学习成果交流会在武汉开幕

重磅!2024(第三届)终身学习成果交流会邀请函来了

相关内容持续更新中,关注“中国远程教育杂志社”微信公号,及时了解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