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观看视频)

商洛新闻网讯:今天(6月19日)下午,由商洛市政协组织的陈仓文学创作分享会在市图书馆举行。商洛籍作家、诗人、小说家、第八届鲁迅文学奖得主陈仓以“故乡是我的文学沃土”为主题,介绍了自己的文学创作经历,分享了在创作过程中的感悟以及经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本没有路,是自己修着路,一步一步地走出塔尔坪,走到了现在。”虽然父母是文盲,但陈仓自小就爱读书,这为他的文学创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母亲离世后,他将发自内心的思念和呼喊用文字表达出来,慢慢地去写山上的树、田里的麦子和家中的牛……自此开启了他文学创作的道路。陈仓表示,这个世界上没有天才,真正的天才要一直闷头朝前走,就是要坚持不懈。在文学创作道路上,陈仓笔耕不辍,相信被嘲笑过的梦想,总有一天会让你闪闪发光。

当谈到文学和现实生活的关系时,他说:“好的作品是真正地活出来的,是用皮肉‘熬’出来的!”在陈仓看来,儿时家中贫穷困顿的生活,如今已然成为他的宝贵财富,正是因为自己经历了这些苦难,才特别热爱生活,也更能体会到人情冷暖,用真挚的语言激荡人心。

“我的善意是商洛这片土地和父老乡亲们培养起来的,乡亲们淳朴的爱为我建立起了善的价值观,绘就了人生温暖的底色。”陈仓感慨道,真正的好作品一定是传播善意,希望自己的所有作品都能让读者感到善与爱。

活动现场,大家踊跃提问,陈仓逐一解决了他们的文学困惑。参会人员纷纷表示,陈仓所分享的创作经验让各自获益匪浅,也进一步激发了他们对于文学的热爱。

陈仓简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仓,陕西丹凤县人,被誉为全文体写作者,在诗歌、小说、散文、艺术访谈等领域均有收获。主要出版有“进城系列”小说集《麦子进城》《小猪进城》等八卷,长篇小说《后土寺》《浮生》,小说集《地下三尺》《再见白素贞》,长篇散文《预言家》《动物忧伤》,散文集《月光不是光》等二十余部作品。主持中国文化艺术名家系列访谈栏目,执行主编“对话百家”系列丛书《文化酵母》《光的方向》等六卷。曾获第八届鲁迅文学奖散文杂文奖。

记者:史岚晨 管箫

编辑:韩婷

审核:孙黄荣 签发:张永罡